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快递 > 部门信息

强村富民绘“丰”景


发布日期:2025-08-06 15:20 访问次数:

“强村富民”不仅是现代农村发展的重要目标,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着力点。 为此,一批批党员干部发扬“滴水穿石”精神,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久久为功的韧劲,争做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先锋力量,书写了山乡巨变的生动篇章。

周彦姿:引才筑梦 强村富民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青年作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敢闯敢干,富有创造力。去年以来,仙居县以“青年入乡”为切入点,吸引更多青年“入乡筑梦”。仙景村作为首批试点村,由白塔镇副镇长周彦姿作为联系镇领导,牵头谋划并落实试点打造工作。

“我们牵头梳理了试点村的资源库、项目库和人才库,制作成资源展示手册和PPT,并创建‘我在白塔有个村’小红书账号,面向社会发布试点村的资源介绍和运营团队招募信息。期间对接了10余个运营团队,最终与杭州蓝乡乡旅达成合作。”试点工作初期,周彦姿及镇村党员干部开展了大量基础性工作。

2024年10月,白塔镇、仙景村与杭州蓝乡乡旅正式签订合作协议,创新推出“三方入股”机制,采用“镇村企”合资模式进行整村运营,各方按持股比例投入资金、分配收益、共担风险。

运营团队驻村初期,如何快速融入村庄成为重中之重。面对千头万绪的工作,周彦姿放弃周末休息时间驻村蹲点:一方面推进村庄环境提升、景观节点改造和业态打造等工作;另一方面利用晚间带领村干部、村民代表和运营团队走访村民,既增强村民对运营团队的认同感,又提升村民的发展理念,促使他们主动参与运营建设。遇到部分村民不理解、不支持的情况时,她总是耐心调解,深入分析问题根源并针对性解决。

同时,周彦姿会同镇村干部一起策划并成功举办了仙景美食大赛、年猪宴等活动,有效帮助运营团队快速融入村庄,显著提升了仙景村的知名度。她还牵头全面梳理各类资源,组织运营团队和驻村设计团队反复探讨业态规划,成功完成多项改造:将青溯咖啡馆升级改造,把荒废林地打造成网红营地,使垃圾堆料场变身为古树祈福广场。此外,在多方协作下,成功引进了9个青创团队,包括与山餐厅、陌野旅拍、星汉智联无人机俱乐部等。截至目前,仙景村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已成功入驻9个业态,其中仅青溯营地和青溯咖啡自2024年底对外开放以来,就已吸引游客约7万人次。

在县委县政府、相关部门及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仙景村仅用9个月就完成了从“三无村”到网红村的华丽蜕变。今年以来,村集体仅租金收入一项就已突破50万元。 

俞静静:以“真心”换“征心”

不同于仙景村,湫山乡杨家村大岭脚自然村深藏于两山夹峙的山坳之中。这里山清水秀、风光优美,但因地处偏远、交通不便,资源难以转化为经济收益。如何实现资源变现与资产增值,成为当地发展的关键问题。

今年年初,湫山乡引进浙江大岭仙缘康养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对大岭脚村实施整村开发。项目落地后,征迁工作全面展开。作为驻村干部,俞静静深知吃透政策是打开工作局面的关键。为此,她组建了由村“两委”、乡贤、离任村干部等组成的“政策攻坚小组”,并邀请乡项目办和法律顾问参与,针对大岭脚村的山地、林地属性开展专项分析,提前研判村民关切点和潜在风险。小组还制作了“政策答疑清单”,制订通俗化宣讲方案,为入户动员工作夯实基础。

“土地交出去,子孙喝西北风?”“项目黄了,谁来兜底?”面对村民此起彼伏的质疑,俞静静带领村工作组以“一刻也不耽误”的劲头开启攻坚——采取“白加黑”“5+2”工作模式,连续两周每日走访入户。在村民的灶台边、劳作的地头间、工作的马路旁,团队累计记录诉求30余条,通过耐心讲解政策、分析项目带来的就业增收机遇,帮村民算清经济账和长远账,最终形成翔实的“民情台账”。

面对态度坚决的征迁户老杨,俞静静先后上门6次,从最初的“闭门羹”到第6次终于踏进家门。俞静静拿出整理好的周边成功案例数据,耐心计算,帮他厘清土地流转及房屋出租收益,最终用真诚打动了他。通过党员干部带头签约、示范户现身说法,仅用10天就完成65亩土地流转、28户村民40余间农房的签约。

从最初的充满疑虑,到如今的共同奋斗,在项目落地的过程中,俞静静始终牢记驻村干部的使命,用脚步丈量民情,用行动诠释担当。每一次与村民的沟通协调,每一个问题的解决,都让她更加坚信,只要真心实意为村民着想,就一定能凝聚起乡村振兴的强大力量,让杨家村在发展的道路上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吴丹霞:激活招商“新动能”点燃发展“强引擎”

今年3月28日,总投资1.22亿元的永安溪畔精品民宿、楠隐民宿等四个项目成功集中签约,标志着埠头镇在工业智造与文旅振兴的双向赛道上,开启了一场全新的乡镇发展探索之旅。而这些成绩离不开时任埠头镇副镇长吴丹霞的努力。

埠头镇有着丰富的生态资源和人文资源,可一直以来没有一家高端民宿。为填补埠头镇高端民宿业态空白,吴丹霞主动作为,多次对接上海旅悦集团,推进永安溪畔精品民宿项目。“在日益激烈的招商引资竞争中,只有切实主动服务,真正把客商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办,把客商遇到的难题作为自己的难题解决,才能赢得企业的信任,推动招商引资工作落地生根。”吴丹霞经常这样说。

针对一期项目的建设需求,吴丹霞牵头大陈坑村和西亚村盘活两栋建筑面积超2000平方米的村集体闲置用房。同时,带领镇招商工作组走村入户,用2个月时间完成大陈坑村45户村民的28亩土地流转协商工作,为该项目二期、三期工程建设打下了基础。

为激活周边水域资源价值,吴丹霞会同镇村两级干部开展水域环境整治,积极落实项目方生态化运营理念,打造“民宿+水上休闲”联动业态。这一举措使项目投资周期从五年缩短至三年,并实现了水域、农田及村庄闲置土地的高效利用。同时,通过联动埠上别舍、楠隐等民宿项目,有效弥补了片区旅游接待能力的不足。

同时,吴丹霞还积极走访本地企业,在了解到仙居松谷涂料有限公司的年产1万吨水性涂料项目扩产困境后,多次走访同类高端企业浙江亘元涂料有限公司,积极对接县经信局、县自规局、县投促中心、县科技局等单位部门,最终推动引进浙江亘元涂料有限公司注资1.3亿,实现“以企引企”。目前,该项目已进入供地前期阶段,预计落地投产后3年内产值可达2亿元。 

行之有恒 方能笃行致远

乡村全面振兴绝非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其推进过程必然面临千头万绪的矛盾、错综复杂的挑战和荆棘遍地的困难。正是因为有周彦姿、俞静静、吴丹霞这样的党员干部,她们树立并践行正确政绩观,摒弃急功近利的心态,砥砺久久为功的意志,才让仙乡大地结出“村强民富”“旧貌换新颜”的丰硕果实。

来源:仙居新闻



信息来源: 县农业农村局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