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 计划总结
索 引 号 11331024002681575M/2025-128784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成文日期 2025-08-19 发布机构 福应街道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福应街道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 2025-08-19 访问次数:

今年以来,福应街道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聚力县委“三大提升行动”,聚焦高质量发展,乘势而进、实干争先,较好完成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为实现全年目标打下坚实基础。1-6月,规上工业产值总量位居全县第一。肯特催化成功在上交所主板上市,为全县唯一。

一、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兴产业强实体,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

一是工业经济有新突破。坚持大刀阔斧抓工业,实现规上工业产值68.4亿元,同比增长9%,占全县总量38.3%。全年工业性投资项目58个,其中总投资亿元以上27个,完成制造业投资8.76亿元,其中技改投资6.1亿元,入库技改投资项目12个。建立“小升规”企业培养梯队,挖掘潜力企业15家,完成合益化学月度升规。二是商贸发展稳中有进。发放购车补贴329万元,占全县总额82.3%,拉动汽车消费3.6亿元。限上批发业销售额49.6亿元,同比增长33.7%限下样本零售额317万元,同比增长47%;限上餐饮业销售额1246万元,同比增长14.5%。外贸出口额7.9亿元,同比增长24.4%。三是创新改革活力迸发。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助力规上企业发明专利清零,研发费占营业收入比重达4.57%,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总产值达88%,均位居全县前列。健全完善班子联系服务规上企业制度,常态化开展助企纾困,全覆盖走访6轮次,收集解决各类问题130余个

(二)攻项目稳投资,营商环境优化升级

一是全力攻坚重点项目始终将推进重点项目作为区域发展的重要抓手,紧盯“七张清单”,全年共有重点项目21个,政策处理节点24个,涉及用地730多亩。上半年,已完成重点项目7个,涉及节点任务10个。持续开展管理区擂台赛,细化为4类清单,确保责任到人辛苦指数换取攻坚速度二是全力推进政策处理。完成G351国道连接线、西环路北延段、开发区东部配套幼儿园、下岸中型灌区建设等项目政策处理工作,供应土地383多亩。完成G351国道连接线杨府、东盛、周宅3个村57亩土地进场清表,及158椁坟墓搬迁工作完成西环路北延段68亩土地西环路以东春晖西路以北地块53.52亩土地进场清表工作三是全力推动招大引强。引进落地精微、菘桦、醇新、亘元4个医化项目,共181亩工业供地,其中精微、亘元2个为仙商回归项目。招引3个乡村振兴项目,其中怡园杨梅深加工项目已签约落地,总投资超500万元大路村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中心、月塘社区马路疏导点项目已基本洽谈成功,投资额分别为1300万元和500万元。

(三)优环境提品质,县域承载力稳步提升

一是推进城市更新。花苑新村、财政局宿舍等4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已进入施工阶段司太立总部东侧地块、仙药小区西侧地块等5个城区边角地微改造项目稳步推进,东门独脚门楼历史街区修缮工作进入二期招投标阶段。完成锦绣明珠、千和小区等13个小区67组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建设,并投入使用。推进老城区雨污管网提升,做好塔山沿路、永安街城市内涝点整治二是抓好农民建房。成立农民建房工作专班,编制《2025年村庄规划编制计划表》,开展中桥头社区、横路丁村、肖垟村等8个行政村10个自然村村庄规划编制,其中后岭、坑口、陈家岙等5个自然村已完成村庄规划编制,共完成建房审批52户,正在审批39户。农房政策性保险参保1861户,审核上报旧房装修、厨卫改造补贴40户。三是提升产城融合。加快推进东部工业新城建设,推动大路村商务中心、项斯村唐风小镇打造,培育乡村文旅、电商物流等新业态,完成项斯古道修缮工作完善交通路网,推进351国道、35省道、西环路北延段、13号路、19号路为主框架的片区路网系统建设完成横路丁至畚箕湾、临石线至上林等5条农村公路“白改黑”,以及台小线至西垟冷链运输项目改造工作。加快周宅、徐家岙等安置区建设,同步提升周边教育、医疗、商业等公共服务配套基础设施。

(四)拓增收强保障,强村富民步伐加快

一是发展乡村产业。深化实施“五张清单”,制定“一村一策”,推动项目兴村,东溪村村内道路停车场及路灯建设项目、东岭下村室外道路项目列入“一事一议”。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15万元以上村完成13个,完成率76.47%;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村完成6个,完成率67%;经营性收入100万元以上村完成2个。发展杨梅产业,今年杨梅总产值约1.5亿元。新建大路村共富工坊,为村集体增收35万元常态化开展“三清一促”,10个村社开展财务审计,13个村社开展财务清查。二是保障土地要素。加大巡查执法力度,对乱占乱用耕地行为“零容忍”完成15家设施农用地“大棚房”巡查整治,推进肖垟、坑口等村200余亩耕地功能恢复项目。完成3口山塘水库治理政策处理工作,顺利对接下岸灌区项目。大路村511亩高标准农田工程正在验收。开展农机安全、农业面源污染等常态化巡查,实地核实1202亩受污染耕地现状三是办好民生实事。大力支持教育事业发展,改善提升盂溪中学和第五小学食堂就餐环境。改造提升东盛、下王2家文化礼堂,19个“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常态化开展活动。建立弱势群体结对帮扶机制,落实“一户一策一干部”,社会救助在册困难对象318户467人退役军人优抚在册困难对象109人、计生特殊家庭33户46人,每季度探访关爱走访100%。设立27个公益性岗位,帮助低收入农户每月增收600元。6435人免费享受城乡居民同质同标体检,1006名妇女享受免费两癌筛查新增5个AED自动体外除颤仪点位,培训30名救护员上岗。依法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受理和调解讨薪投诉46件。

(五)防风险促稳定,社会治理提能增效

一是盯紧平安稳定。抓好信访源头治理和积案化解,严格落实领导接访制度,做到有访必接。信访积案总量同比下降5.5%,其中国家级积案总量明显下降,同比下降85.71%。12345来电件数量同比下降4.06%,满意率65.26%,同比上升2个百分点。打造“福应网事”网格治理模式,深入开展反诈、反邪教、禁毒、防溺水等宣传,完成23处重点危险水域救生设施安装,辖区内交通亡人事故同比下降66%。二是抓细安全生产。检查138家企业安全生产,整改隐患451;检查危化品使用企业21家,整改隐患40;排查电气焊作业场所20家,整改隐患11;检查有限空间作业4次,整改隐患4;整治“厂中厂”26家,全部开展应急演练。开展企业“三色”分级管理,50家黄色企业全部完成整改。开展“拆窗破网”专项行动,整治出租房16家,完成电动自行车室外单点式充电口建设814处。健全防汛指挥体系,完善应急预案,开展防汛防台培训演练3场,全线排查35省道和永安溪沿线排水系统问题开展校外培训机构整治工作,指导规范46家家教托管机构,完成房屋合法性审查和房屋质量安全鉴定。三是守好舌尖安全。每季度检查1178家食品经营主体食品安全情况,已集中巡查56次,社会监督2轮,整改问题120处。班子包保19家校园食堂,进行专项检查,现场整改问题51处,无发生食品安全事故。

(六)强组织固根基基层堡垒更加夯实

一是注重固本强基。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分类梳理问题,进行销号管理,完成357个问题整改。明确23大类109条履职事项清单责任,确保每项工作有章可循、责任到人。党纪立案6件、组织处理10人、廉政约谈35人次,调处涉纪信访件3件,同时开展重复举报攻坚行动,对4件信访件开展复查复核。推进纪检监察“三化”建设,深入开展重点整治项目以及群众身边具体实事摸排落实,督促“一镇街一实事”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建设。提升基层阵地服务水平,打造千和小区、东门社区等3个示范型“党群服务圈”,开展“电影党课”“农技培训”等特色活动80余场。二是锻造干部队伍。全面培养年轻干部,依托“应有其才”青年沙龙强化业务培训,选聘12名业务骨干任“青蓝导师”开展帮带,相关经验做法被《浙江日报》报道。实施“一线压担”工程,今年选派40人到土地征收等岗位历练。建强后备干部队伍,开展7期专题轮训,有效提升干部理论素养与业务能力。提前分析研判,确保换届工作平稳有序。三是做大党建品牌。扩大“有福来应”品牌效应,开展“共富课堂”“技能培训”等各类活动15场次,惠及村民1000余人次,共富联络员助农销售达600多万元。开展两新组织“两个全覆盖”攻坚,核查476家企业,三有企业党组织覆盖率36.2%。构建“社区大党委+党建联盟+社会组织”协同机制,打造“双龄共养”老省心综合体,相关经验做法被《中国组织人事报》报道。“两代表一委员”积极开展走访调研,收集群众意见建议26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5个。

2025半年工作计划

(一)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新质生产力

一是加大技改力度。做好“盘活存量”和“用好增量”两篇文章,支持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工艺升级。实施技改重点项目33项以上,其中“零增地”技改项目2个以上。积极引导原有企业开展“零增地”技改,努力提高亩均产值,完成永圣彩印“零增地”技改企业3家。二是育强企业主体。坚持内育外引并进,大力支持本地企业增资扩产,强化“抓大、扶中、育小”。推进企业“小升规”,新增规上工业企业9家以上。引导企业深耕优势领域,鼓励企业申报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省隐形冠军企业积极培育“双创苗圃板”后备企业,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3家。聚焦高层次、科技型人才招引,构建精准化人才服务体系,持续激发科创活力。三是提升商贸动能。利用乡贤资源,积极对接白银商会,加快一批贵金属等批发业企业新入统培育。大力挖掘住宿餐饮业,督促企业尽快上规。加强汽车零售企业相关配套支持,扶持汽车维修、美容、租赁等关联产业,延伸产业链条。

(二)全力推进项目建设不断提升发展支撑力

一是聚力招商引资。积极应对招商新政,进一步完善招商体系。提前谋划部署,梳理出下半年及明年可供招商的较为成熟地块470亩,可招商7个项目,总投资50亿元以上。利用好三类用地医化园区产业优势,重点发展医化产业集群。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三大百亿重点产业集群培育工程,推动“3+X”产业向上延伸,推进新能源、新医药、新材料三大新兴产业,布局低空经济、机器人、合成生物等三大未来产业,重点推动总投资10.33亿元的仙通橡塑等项目落地。二是攻坚重点项目。树牢“项目为王”理念,持续深化管理区擂台赛工作机制,推进G351国道连接线工程、知林贵金属催化剂项目、瑞峰生物制药项目等16个项目,保障各个项目无障碍施工做好要素保障,完成东部工业新城等区块1741.8亩土地征收,及耕地功能恢复200亩。三是优化营商环境。提升项目服务水平,持续优化重大项目专班服务机制,落实班子联系服务企业制度,推动精微、菘桦、醇新、亘元等项目加快施工进度,争取早竣工、早投产、早出效益。树牢“亩均论英雄”理念,紧盯高耗低产企业和低效用地区块,持续推进“腾笼换鸟”,完成瑞峰项目100亩土地供地。

(三)全力推进城市建设,不断提升县域承载力

一是推进城市焕新。着力提升主城区城市管理水平,切实解决交通堵、停车难、秩序乱等城市顽疾配合做好中心菜场及周边农产品批发商户搬迁政策处理工作同步推进新老城区焕新,完成花苑新村等4个老旧小区改造、司太立总部东侧地块等5个城区边角地微改造,完成塔山沿路、永安街排水设施提升内涝点整治工作。推进东门历史街区修复工程,逐步推动山等山体公园建设谋划城区体育场馆等配套设施项目二是完善基础设施。扎实推进乡村建设,优化公共基础设施配置,持续提升人居环境做强杨梅产业,完成中桥头、坑口、肖垟等4个村社杨梅山道路建设。夯实水利基础,推进三农用水提升扩容保安工程,完成东岭下3口山塘综合整治。开展“幸福河湖”建设,提升改造盂溪河道,完成永安溪生态治理工程扫尾。完成大路区块高标准农田验收,推进岭东村田肚自然村垦造水田项目历史遗留问题地块整改,建成岭下村农产品服务中心。三是加快产城融合。强化东区承接开发区与主城区、东部工业新城承接开发区与周边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强交通网络建设,进一步解决G351遗留问题和“小三改”项目,保障G351连接线等工程无障碍施工加快推进大路商务中心、项斯唐风小镇等项目建设,和周宅、徐家岙、岭下等安置区建设,提升配套基础设施,促进人口集聚

(四)全力推进强村富民,不断提升共富牵引力

一是增强产业培育动能。围绕缩小“三大差距”,深化“五张清单”工作机制,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集聚开展“才汇共福”行动,发挥好共富联络员带富作用,培育优秀“新农人”,做好“人才集市”等培训服务,加快打造电商直播基地,拓宽农副产品销售渠道。立足“江南唐风 项斯故里”品牌,探索打造集研学农场、实景体验等多元一体的文旅线路。二是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深入挖掘各村可利用资产资源,包括闲置公房、场地、山林、土地等,进行多点多面开发盘活。推动连片发展,以大路村为中心,结合周边村生产资源优势与企业需求,打造园区物流、仓储、延伸加工等配套项目,提升村集体物业经济收入。三是优化提升民生服务。推进肖垟、大路、东盛等村拆旧建新,完成94户农民建房。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升第四小学和机关幼儿园体育设施,配合保障开发区东部配套幼儿园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普及免费体检、两癌筛查、免费疫苗等医疗惠民举措,谋划康养综合体、农村助老就餐点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用房。加大对低保、特困、伤残、重大疾病等群体的救助和帮扶力度,完善退役军人常态化联系机制,确保各类优抚资金准确发放。

(五)全力推进平安建设,不断提升社会治理力

一是严抓安全生产。开展各领域专项整治,切实提高企业主体安全生产责任意识。持续推动全街道开展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清零活动,加大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力度。持续推进“厂中厂”、电焊作业、危化品领域专项整治,消除隐患苗头。二是细抓基层治理。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村社干部与群众走访联动,牢固树立“无事多上门,才能有事不出村”的工作理念,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三是深抓隐患消除。增强应急消防力量,加强基层应急体系标准化建设,提升应对各类灾害能力。扎实推进道路交通、未成年犯罪预防、禁毒、反邪教等重点领域治理,持续抓好校园安全、食品安全等工作,不断优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守护辖区安全稳定。

(六)全力推进政治建设,不断提升基层战斗

一是筑牢基层堡垒。巩固学习教育成果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日常管理和监督,防止问题反弹。持续深化“幸福里”小区党建,培育“邻舍家”服务品牌,继续办好党群服务集市、邻里文化周等主题活动做大做优党员志愿服务。持续开展“朝夕相伴”双龄共养行动,加快月塘社区老省心综合体、县前社区居家养老中心等设施建设,新建下宅村党群服务中心。继续深化“党代表深观察”品牌,提升代表履职能力。二是培养干部队伍。持续举办“应有其才”青年沙龙,为青年干部提供学习交流平台。实施后备干部分类储备,积极与返乡优秀青年建立联系一肩挑后备人选输送到重大项目所在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党组织软弱涣散村等重点村社历练提升头雁领航能力三是平稳有序做好村级换届。坚持把严肃换届纪律贯穿换届选举工作始终,持续深化“三访三了解”,加强选情分析,做好工作预案,主要领导联系指导重点、难点村,营造良好换届氛围。提前深入排摸各类重难点问题,特别聚焦遗留问题、农民建房等,在工作中精准识别干部,进一步优化班子结构。



信息来源: 福应街道党工委、办事处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