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 计划总结
索 引 号 12331024472751267X/2025-12867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成文日期 2025-08-15 发布机构 县气象局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仙居县气象局2024年度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 2025-08-15 访问次数:

今年以来,仙居县气象局紧紧围绕年度目标任务,笃行不怠,赓续前行突出特色亮点工作不断完善仙居气象品牌

一、加强气象服务能力,筑牢“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完成X波段雷达建设,完成区域自动气象站新建及升级改造依托省级气象大数据平台,对接本地气象服务产品、业务平台,优化预报业务流程,提升日常气象服务、决策气象服务能力,有效强化灾害性天气、气象灾害实时监测和预报预警能力。为杨梅节、淡竹马拉松等重大项目重要活动提供气象保障服务,编制专项服务方案,发布专项服务产品,其中,央视一套《山水间的家》栏目在仙居录制期间,为栏目专班组提供逐小时专题气象服务共35期,6月14日、15日、16日的彩排及正式录制期间,由于天气系统变化较快,升级为每小时提供专题服务,为节目取景、彩排、录制提供全方位气象保障,受到县领导高度肯定。节目中,主持人撒贝宁对气象专报、气象保险等服务仙居杨梅举措点赞。

二、擦亮“后亚运时代”气象为农服务品牌

积极对接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应用转化亚运气象保障最新科研成果,开展亚运成果应用气象服务试点工作,启动杨梅品质提升气象数智赋能行动,进一步发挥全省杨梅气象服务联盟牵头单位作用,成功打造全省杨梅精细化服务“新样板”。该项工作得到县委书记崔波同志批示,获得市数据要素乘比赛优胜奖。

一是强化数智平台建设,“百米级”预报技术“精算”杨梅采摘时间开展亚运气象服务成果本地化应用,联合省气科所应用“百米级、分钟级”高分辨率模式集成融合分析预报技术成果,开发“仙居杨梅采摘指数模型”,预报精细到500米分辨率,逐10分钟更新。杨梅种植户通过手机App便可获取精细到每一片种植区的分钟级天气预报,及时安排采收和销售,避免不及时或过早采摘造成的损失研究杨梅种植全周期精细化预报,升级“百米级、分钟级”无缝隙网格预报产品,并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开发杨梅精细化预报系统不断丰富和拓展杭州亚运会气象科技成果

二是强化科研能力建设,数字化”大棚管理“精管”杨梅智能种养。联合浙江仙农物联科技有限公司开发数字农业智慧管理系统,研发杨梅全育期大棚自动化管理和智能控制技术,通过温室大棚物联网自动调节杨梅生长环境气象条件,实现杨梅品质和产量双提升。建立杨梅全育期气象适宜性、农业气象灾害、农用气象服务、主要病虫害等气象指标体系自主编制的《仙居杨梅优质丰产与气象》书籍即将出版。

三是强化示范基地建设,“实训制”气象服务“精细”杨梅灾害防范。升级改造西炉马上塘杨梅农业气象应用和实用技术培训实践基地打造杨梅农业知识科普长廊,增设数字化农业气象服务展示大屏,积极宣传推广最新科研成果

三、气象科普宣传品牌助力微光燎原

进一步深化“气象微光”气象品牌,在原有工作基础上继续加大科普宣传力度。一是完成二十四节气气象科普,并结合323世界气象日为24名“小小气象科普员”颁发奖品和聘任证书。二是讲好仙居气象故事,制作气象版《热辣滚烫》,传达气象人坚守岗位的奉献精神,提醒气象职工行路不易勿忘初心三是做好宣传报道,已刊发中国气象报4篇,CMA网4篇,中国气象局微博、微信8条,央视新闻、中国蓝新闻各一条。四是加大宣讲力度,一同志入选台州市道德模范宣讲团、台州“垦荒青年”宣讲团、仙居县党纪学习教育宣讲团,开展各类主题宣讲10余场,获评台州市优秀社科普及基地讲解员称号,参与微党课录制,进一步提高气象部门在地方的知名度。

 

2025年,仙居局将继续主动创新提升基层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和服务水平,四个仙居建设、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山区样板贡献气象力量,

一是继续深挖杨梅气象服务。在现有工作基础上,探索开展杨梅全生产期农业气象服务,建立精细化的气象灾害预警阈值体系,进一步优化丰富服务产品,发挥服务成效,为梅农提供更具针对性、时效性的气象信息,助力地方特色农业经济蓬勃发展。

二是开创特色旅游气象服务。根据山地索道及栈道运行需求,增加神仙居景区区域峡谷风观测站点。联合上级业务指导部门,拟引进冬奥山地滑雪气象服务模式,开展山地旅游精细化气象服务。

三是加大力度拓展科技服务。在经济下行、地方保障紧缩的背景下,积极探索多元化的科技服务模式与领域。加强与当地企业的深度合作,依据企业在生产、物流、销售等环节对气象信息的特殊需求,定制个性化的气象科技服务套餐,以科技服务的创新发展为气象事业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是推进风廓线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的现代化气象体系建设,为气象预报、气候研究、灾害预警等多方面工作提供更为丰富、精确的数据支撑,助力气象服务水平迈向新台阶。

五是积极融入乡村振兴建设。近年来,仙居因地制宜打造未来乡村平台,助力打好乡村产业发展“特色牌”。在乡村旅游方面,拟探索气象服务深度嵌入旅游线路规划与景区运营具体举措,积极开展气象科普下乡活动,提升农民气象灾害防御意识与应对能力,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稳步前行。

六是开展气象故事场馆建设。深度挖掘本地丰富的气象历史文化资源,设置风云征程、风雨同行、党建红×气象蓝、温度仙居、一路清风等板块,展现仙居气象人精神,为升级文明单位、申创党建示范工作做准备。



信息来源: 仙居县气象防灾减灾中心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