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快递 > 乡镇信息

浙里·乡村talk丨从农遗智慧到富民产业,“仙燕”归巢共话湫山“梅”景


发布日期:2025-08-14 16:19 访问次数:

“这片古杨梅园里,树龄超200年的杨梅树就有1500棵,它们不仅是‘梅茶鸡蜂’复合种养系统的‘活化石’,更是我们湫山乡护好青山‘饭碗’、端稳生态‘金碗’的生动见证!”8月4日,来自仙居县大学生联谊会的10余名学子围拢在湫山乡“湫思享”青年宣讲员周围,凝神倾听古杨梅树与绿水青山的故事。一场以青春视角对话乡村沃土的“乡村Talk”就此拉开帷幕。15549000383688.jpeg古杨梅公园里,在宣讲员的引导下,大学生们沿着绿意葱茏的小径拾级而上,古杨梅树枝繁叶茂,树下茶树郁郁葱葱,林下鸡群悠然啄食,蜂箱错落点缀其间,“梅茶鸡蜂”复合种养系统这一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立体画卷在眼前徐徐铺展。

随后移步至仙居古梅树酒业公司的幽深酒窖,浓醇酒香扑面而来,沉睡于陶坛的琥珀色琼浆,默默讲述着青涩果实如何经时光点化,升华为乡村振兴的甘甜佳酿。公司负责人向大学生们介绍道:“我们企业年酿造产能最高可达30万斤,并依托线上线下渠道将产品销往全国。此外,我们还与多所高校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为产业发展注入科技动能。”

“古杨梅不是老古董,是能生金的‘绿色银行’。”活动尾声,湫山乡党委书记王建仙与这群故乡“新火种”围坐深谈,细数湫山古杨梅产业的前世今生与当下坚守:“从最初的粗放生长,到现在成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这条路靠的是对绿水青山铁了心的守候——因为只有生态本钱丰足了,杨梅经济才能永续长青。”

15549000385096.jpeg“这次乡村Talk让我受益匪浅,亲手摸过古梅树的纹路,才懂啥叫‘绿水青山藏宝贝’。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有责任也有能力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一位参与活动的大学生激动地说。仙居县大学生联谊会相关负责人也表示,今后将组织更多类似活动,引导广大青年关注家乡、反哺家乡,为家乡发展注入青春智慧。

乡愁窖藏,终成佳酿;沃土新苗,其势正长。“从探索全球农遗生态智慧,到为古法酿造惊叹驻足,再到与家乡发展领路人心贴心地‘Talk’,青年热忱正是古老产业焕新、乡村振兴最需借力的一股春风,湫山乡3000余株古杨梅群的‘绿金’故事,正在呼唤更多的青年执笔共绘。”湫山乡宣统委员陈鲸安感叹道。



信息来源: 综合信息指挥室(党政综合办公室)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