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居财政“三维”发力 答好生物多样性保护“特色卷”
|
||||
近年来,仙居县财政局锚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目标,统筹资金从智慧监测、多方合作、科普教育三个维度精准发力,以“智+合+育”综合策略答好生物多样性保护“特色卷”,支持该县率先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颁布首个国家公园全域禁猎令。近日,仙居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入选省“811”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工程培育名单,获200万元省级专项资金支持,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注入强劲动能。 一是擦亮“监测眼”,织密生物多样性保护“防护网”。仙居财政投入241万元资金,赋能野生动植物资源智慧监测与监管体系建设。依托数字智能技术,完成两轮仙居国家公园范围内野生动植物的本底调查,详实记录动植物462科2786种,涵盖50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2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验证了中华穿山甲、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等珍稀濒危物种在仙居的分布。同时,完成了20个濒危物种的专项调查并形成专项调查报告,新发现7个以“仙居”命名的新物种,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是汇聚“各方力”,注入生物多样性保护“活力源”。仙居财政以资金统筹为纽带,推动多元主体协同参与保护工作。成功争取法国开发署7500万欧元低息贷款,专项用于县域自然遗产保护、生态修复及环境教育等项目;统筹1.5亿元资金建成浙江省首个区域生物多样性主题博物馆——仙居生物多样性博物馆,3000平方米展厅成为集科普教育、保护研究、学术交流于一体的重要平台,获批全省首批生物多样性实践体验地。每年安排25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县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运作,该协会90名志愿者累计开展野生动物巡逻救助763次,收容、救护、放归野生动物900只,清除兽夹、电网等非法捕猎工具一批,协助破获偷猎、盗猎案件110起,有效化解人兽共处矛盾。 三是走好“科教路”,形成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潮”。统筹资金强化科普载体建设,通过“线上+线下”多维发力,让保护理念深入人心。线上,整合资金185万元,绘制“云上仙居——生物多样性保护数字地图”,搭建VR体验场景应用,建设线上综合性展示体验科普馆,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在线展示,满足游客线上参观的需求。线下,设置展板、发放手册、播放宣传片、举办研学课堂及校园活动等多种形式推广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仙居生物多样性博物馆试运营以来接待公众10万人次。同时,支持出版了全国首部生物多样性主题地方性图册——《仙居的生物多样性和国家代表性》,现已发放50本。
信息来源: 县财政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