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安全生产月”启动仪式,观看“安全生产月”主题宣传片,开展安全宣传咨询和安全技能比赛,积极查找身边安全隐患……今年6月,全国各地“安全生产月”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如火如荼,取得显著成效,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随着时间流逝,“安全生产月”即将落幕,当集中宣传的活动已完成,当“安全生产月”的横幅被收起,需要我们思考:“安全生产月”过后,特别是当前,防汛防台风、高温天气、暑假相叠加,各类安全风险明显增多,对安全工作提出了复杂挑战,要如何正确处理“止”与“不止”的辩证关系,深化拓展“安全生产月”活动的效果,持续保持安全生产的“热度”,让安全更好成为全社会的共同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 “止”是一种人生智慧。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老子《道德经》说“知止不殆”,儒家《大学》中说“止于至善”,而我们今天安全生产要求“永不止步”。这种“止”与“不止”的辩证关系,正是我们年复一年抓好“安全生产月”活动,并坚持以月促年永不停步的实践要求。 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旨在集中增强全民安全生产意识,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动员各方查找身边安全隐患,提高本质安全水平,引导社会公众遵守规则、敬畏生命,在安全生产上不再麻痹侥幸、远离违规操作,避免事故灾难。 然而,安全生产是一场“攻坚战”,也是“持久战”。本质安全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抓安全工作单有“止”是不够的,更需要有“不止”的精神。“不止”意味着永不满足、永不懈怠、勇攀高峰,这是一种积极进取、追求卓越的态度。 这启示我们,每年的“安全生产月”一定要紧密围绕主题,因地制宜、扎扎实实地开展宣传培训和隐患排查等活动,争取达到最佳社会效益;同时,要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绝非一个特定月份的事情,而是一年12个月、365天不可间断的永恒课题,必须日日讲、月月讲、年年讲,必须经常抓、反复抓、常态抓,强化“止”的底线,坚持“不止”的追求,构建全社会持续推进、创新提升、科学高效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要端正对抓好安全生产的重要性、逻辑性和规律性的认识,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是全民性、动态性工作。今天安全了,不等于明天也安全;这里安全了,不等于那里也安全。即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也必须时刻保持高度警惕,以“安全工作永远在路上”的清醒与定力,扎实推进安全生产宣传融入日常、抓在经常,永不止步。 每年6月组织“安全生产月”活动,是一项全国性的决策举措。要加强总结完善这一工作制度机制,争取一年比一年组织得好。同时,要克服“安全一阵风”的工作思维,把贯穿其中的有益做法,转化为推进安全生产的长效做法。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安全隐患报告奖励和第一“吹哨人”机制,健全安全宣传“五进”工作机制,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安全治理体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转型。 文化是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是抓好安全生产的治本之策。大力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对于久久为功提高安全素质,持续用力培育安全文化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但距离全社会“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安全文化目标要求还有不小差距,唯有在安全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建设上持续用力,乘势而上,才能不断形成“止”的导向,营造“不止”的氛围,共同编织好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安全防护网,实现高水平安全与高质量发展的良性互动。 来源:中国应急管理报6月28日三版 原标题《正确处理“安全生产月”的“止”与“不止”》
信息来源:
中国应急管理报6月28日三版 原标题《正确处理“安全生产月”的“止”与“不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