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
关于全县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情况的审议意见 | ||
| ||
县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 关于全县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情况的审议意见 (2025年5月16日仙居县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六十六次主任会议通过)
县人民政府: 2025年4月30日,县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听取了县委常委杨含呈所作的《关于全县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情况的报告》和县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主任潘林忠有关调查情况的汇报,并分组进行了认真审议。 会议认为,近年来,县政府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断规范心理健康监测、持续完善心理预警干预,努力筑牢青少年心理健康防线。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心理专业人才队伍有待加强、部门协同联动机制仍需完善、家庭与学校教育衔接不足等。为此,会议提出以下意见: 一、进一步夯实教育基础 1.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引导青少年打好精神底色、夯实人生根基。 2.坚持预防为主、关口前移,定期开展家访活动和学生心理健康测评,构建完整系统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监测预警体系。同时,加大对留守儿童、外来随迁子女等学生关注关爱力度。 3.重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和队伍建设,注重发挥县学生成长指导中心、校心理辅导室等作用,提升风险监测预警能力。 4.加强对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分析研究,组织编写符合县域特点的分学段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教材,并纳入必修课程。 5.加大投入力度,切实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费保障。 二、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 1.进一步明确相关部门单位职责,整合各方资源,强化协作配合,推动形成政府统筹、部门协作、学校主导、家庭尽责、社会参与的协同联动工作格局。 2.联合开展青少年法治安全教育,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 3.积极搭建社区心理服务平台,支持专业社工、志愿者等面向全县青少年和家长提供业务指导、咨询交流。 4.进一步畅通预防、干预、转介等医校协同救治通道,提供全方位、个性化服务。 三、进一步优化社会氛围 1.各乡镇(街道)强化与部门协作开展涉未成年人网络环境专项整治工作,加强校外托管机构监管。 2.重视家庭教育,办好家长学校、网上家庭教育指导平台,多举措开展家风家教宣传活动,增强家校共育合力。 3.相关部门加大社会心理咨询机构监管力度,规范和促进心理咨询行业发展。 4.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识和预防心理问题科普,提高公众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和理解,营造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以上审议意见和问题清单,请县人民政府认真研究,将办理情况送交县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征求意见后,于2025年7月31日前向县人大常委会提出书面报告。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