埠头人大:打好人大履职“组合拳”,构建营商环境优生态
| ||
| ||
作为仙居“西北门户”,埠头镇聚力打造中药材种植、玻璃制造、机械加工等特色产业集群,正加速成长为县域经济“活力引擎”。然而,产业腾飞背后亦有隐忧,企业普遍面临资金和技能人才短缺等发展瓶颈。 近年来,埠头镇人大主席团以“代表两去两回 助力营商环境”主题活动为抓手,聚焦企业急难愁盼,创新履职机制,通过政策解码、需求破译、政企联动等举措,为本地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注入人大智慧、发展动能。 政策解码:惠企政策润心田 “政策文件专业术语多,申报流程复杂,想享受红利却不知从哪里下手。”台州中创玻璃的吕总道出了不少企业的心声。政策理解难、执行链路不畅,一度阻碍了惠企红利的释放。为此,埠头镇人大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推动惠企政策落实落地。线上,依托人大代表联络群打造“指尖课堂”,精准有序推送《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政策图解等,累计推送政策解读内容60条,点击量超2000次。线下,鼓励人大代表们拎着手册进园区、车间,用方言讲案例、以实例拆条款,今年已开展“送策上门”20余次。如今,企业惠企政策知晓率已大幅提升80%,申报材料一次过审成为常态。 需求破译:定制服务破坚冰 融资门槛高、人才匹配难,现成为镇内企业扩产升级的“绊脚石”。埠头镇人大组织辖区30余名县镇两级代表成立营商环境服务专队,深入台州昇旺建材有限公司等4家重点企业和诸永高速埠头互通改建等工程项目开展专项调研,综合运用“实地勘察+云端问需”调研模式,建立企业档案,精准绘制企业发展需求图谱。同时,埠头镇人大邀请财税、人社等部门进站,推动制定减税降费方案、创设“金融惠企直通车”、搭建校企合作平台等,有效解决企业融资难、人才短缺等共性难题。目前已推动完成4家企业“一企一策”服务方案制定,问题办结率达95%,企业产能提升30%,新增就业岗位150余个。 政企交响:同频共振结硕果 “找部门办事,要么跑断腿,要么等回复,效率实在是不高。”埠头镇企业代表应女士坦言道。沟通渠道不畅、问题解决缓慢等,影响了本地企业高质量发展。埠头镇人大直面痛点,多次召开“助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专题座谈会,邀请相关企业代表与部门科室负责人沟通对话,形成减税降费、市场拓展等建设性意见12条。会后建立问题清单,并全程跟踪督办,通过“调研-反馈-落实-问效”全链条履职模式确保企业诉求“件件有回音、事事见成效”。“现在部门主动上门对接,服务速度赶超订单增速!”应女士的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如今的埠头镇,永安溪畔生态护岸筑起发展屏障,工业园区内新设备轰鸣作响,乡村创客厅里游人如织。未来,埠头镇人大将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以更实举措推动政策落地,以更强担当护航企业发展,让监督之力化作润企细雨,让代表智慧铸就坚实护盾,在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征程中书写人大新答卷。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