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乡镇街道 > 下各镇 > 政策法规 > 政策文件
索 引 号 1133102400268125XW/2025-125551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日期 2025-03-12 发布机构 下各镇
组配分类 政策文件
文号 下政发〔2025〕4号

关于印发《下各镇基层防汛防台体系提能升级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


发布日期: 2025-04-08 10:01 访问次数:

下各镇基层防汛防台体系提能升级建设工作方案

 

一、总体思

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政府工作报告和民生实事有关要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紧紧围绕“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总目标,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切实筑牢防汛防台“最后一公里”。

二、工作目标

坚持抓基层打基础,筑牢防汛防台救灾人民防线,着力推进基层防汛防台体系“五张网”提能升级建设,推动基层防汛防台体系与基层应急消防治理体系、“141”基层治理体系深度融合,实现“1833”联合指挥体系五级贯通,形成上下贯通、权责清晰、运行高效的基层防汛工作格局,进一步巩固提升极端情况下“自为战、各村自为战”能力,更高水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三、领导小组

为按时、高质完成提能升级建设工作,决定成立基层防汛防台体系提能升级建设领导小组。现将领导小组名单通知如下:

     王鹏翔党委副书记,镇长)

常务副组长:李家皓(分管防汛防台负责人)

    :潘政郑伟军王敏郑剑李奕王丹阳陈可可吕泽平朱丹艳周建敏柯武康吴海玲张秋阳王建军

      :张建军郑晖龚柳榕王淑敏吴泽金王艺澎应琦陈银武冯林武龚燕波崔凯杰尹雷陈泳波张艺成周慧波沈忠根

领导小组人员有工作变动的,其接任者为自然责任人。

四、工作步骤

(一)动员部署。开展基层防汛防台体系提能升级建设动员部署会,研究基层防汛防台体系“五张网”提能升级建设内容,开展自排自查工作,分析存在的不足。同时,开展镇、村两级防汛责任人的培训工作,做好提能升级建设的宣传动员工作。

(二)全面推进。各村按照方案要求,全面开展基层防汛防台体系提能升级建设,积极开展工作创新,力争主汛期前基本完成建设任务,并在实战中进一步巩固提升。

1)梅汛前重点工作。完成预案优化,防汛防台指挥要素图编制,各村防汛防台形势图更新,建立“八个重点领域”风险清单,编制高风险区和隐患点“一点一策”等。

2)台汛前重点工作。根据要求配备卫星电话配套组件、无人机、应急照明灯组等装备设施配备;完成镇、村两级防汛责任人、高风险区群众警示教育和新任防汛责任人岗前培训等。

(三)不断完善。立足实战,通过今年汛期的检验,及时发现应用中的问题,查找不足,开展分析评估,进行整改提升,例如完善巡查、值班、物资等台账,不定时抽查责任人等。认真总结、提炼提能升级建设推进过程中的好经验、好做法,研究制定有效措施,持续巩固建设成果。

(四)验收提升。按要求接受县级验收,配合做好上级防指提能升级建设验收指导工作,针对建设任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工作经验,落实整改意见,进一步提高防汛防台能力。

五、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线条、各村要把基层防汛防台体系提能升级工作作为今年的重要任务来抓,充分认识防汛防台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加强组织领导,以解决问题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防指的防汛防台工作部署,大力开展基层防汛防台体系提能升级建设,全力夯实防汛防台抗旱工作基础。

(二)规划先行,强化落实。深入研究并制定工作计划,细化工作任务,明确时间节点,落实人员责任。要科学严密组织,提升建设效果,在任务设置、组织形式上紧贴实际、注重实效,有条不紊推进各项工作,确保在既定时间内完成各项任务。

(三)有序推进,提升效率。基层防汛防台体系提能升级建设工作涉及到应急演练、宣传培训、制度预案编制等内容,要加强沟通,综合协调,全力提升工作效率,做到平稳有序高效推进。团结协作,共同努力,提高基层防汛防台体系提能升级建设工作质量,确保民生实事能办实办好。

 

附表:防范应对短临强降雨与台风实战应用手册

 


附表:

防范应对短临强降雨与台风实用手册

灾害类型

工作事项

具体措施

镇级

各村

短临强降雨(山洪地质灾害)

监测预警

值班人员实时关注预警信息,收到预警信息后,及时通知条线负责人、各村负责人及网格员,并报告镇级有关负责人。

各村收到预警后通知防汛责任人和群众。

叫应叫醒

1)暴雨、地质灾害、小流域山洪橙色预警镇级主任、分管应急消防管理站副书记或者副主任中一人坐镇指挥;(2)暴雨、地质灾害、小流域山洪红色预警:党政主要负责人坐镇指挥;(3)暴雨、地质灾害、小流域山洪橙色以上预警:值班人员叫应各村主要负责人。

暴雨、地质灾害、小流域山洪橙色以上预警各村主要负责人进岗履职。

快速响应

有关负责人以预报预警为令,遇暴雨黄色、橙色、红色预警时,结合实际启动Ⅲ级、Ⅱ级、Ⅰ级应急响应。

收到暴雨预警后:

1)组织防汛责任人开展小流域山洪、地质灾害、城镇易涝点、危旧房等风险区域巡查排查,随时做好人员转移、内涝防范等管控措施;(2)负责人携带卫星电话。

转移避险

根据水利、自然资源等行业部门分布的人员转移信息和现场实况,或上级防指人员转移要求,按照“三必须”要求组织风险区受影响人员转移,紧急情况实施“就近就高”避险。

根据水利、自然资源等行业部门分布的人员转移信息和现场实况,或上级防指人员转移要求,按照“三必须”要求组织风险区受影响人员转移,紧急情况实施“就近就高”避险。

安全返回

预警解除后,确认住房及周边环境安全,组织已转移人员安全有序返回。

预警解除后,确认住房及周边环境安全,组织已转移人员安全有序返回。

台风

进岗履职

镇级激活应急指挥机制,启用相应工作组。1)Ⅲ级响应启动时:镇级分管负责人坐镇指挥;

2)Ⅱ/Ⅰ级响应启动时:镇级党政主要负责人坐镇,包保责任人下沉到各村

Ⅲ级以上响应启动时各村防汛责任人、各类网格员进岗履职。

动员部署

Ⅱ级响应启动时:党政主要负责人召开防台部署会,会商研判灾害风险,全面动员部署,督促各村、基层站所全面落实防台各项工作举措。

Ⅱ级响应启动时,各各村全面落实防台各项工作举措。

进驻前置

1)Ⅲ级响应启动时:做好“三大件”“四小件”调试使用等准备,挖机等大型抢险装备再确认;

2)Ⅱ/Ⅰ级响应启动时:抢险救援队伍和社会力量备勤待命,必要时提前预置重点影响区域。

 

1)Ⅲ级响应启动时:做好“三大件”“四小件”调试使用等准备,挖机等大型抢险装备再确认;

2)Ⅱ/Ⅰ级响应启动时:抢险救援队伍和社会力量备勤待命,必要时提前预置重点影响区域。

风险管控

滚动排查8大重点领域隐患临灾排查,隐患立查立改,难改隐患落实临时管控措施。

 

滚动排查8大重点领域隐患临灾排查,隐患立查立改,难改隐患落实临时管控措施。

人员转移

1)Ⅲ级响应启动后:提前转移高风险区人员内受影响人员;2)Ⅱ/Ⅰ级响应启动后:按“三必须”和“6个100%”要求全面转移风险区受影响人员,视情组织扩面转移。

做好人员转移全过程管理,落实基层干部和转移群众“同吃、同住、同转移”。

1)Ⅲ级响应启动后:提前转移高风险区人员内受影响人员;2)Ⅱ/Ⅰ级响应启动后:按“三必须”和“6个100%”要求全面转移风险区受影响人员,视情组织扩面转移。

做好人员转移全过程管理,落实基层干部和转移群众“同吃、同住、同转移”。



五停落实

配合上级防指和行业部门落实道路封控、景区关停等应急管控措施,做好各项应急保障;视情自主落实“五停”措施。

落实道路封控、景区关停等应急管控措施,做好各项应急保障。

全时值守

风雨影响重点时段镇级应急工作组24小时运转,随时掌握防台动态信息,紧盯雷达云图、雨水情;开展“六问六答”抽查,督促防汛责任人履职到位。

风雨影响重点时段各村落实醒夜值守,相关责任人必须随身携带卫星电话,遇到突发情况及时报告镇级

抢险救援

发生险情或险情征兆、“五断”极端情况启动抢险救援行动方案,调度辖区抢险救援力量、大型装备等资源,快速恢复应急指挥通信,组织开展人员疏散、临时安全管控等先期处置,防止次生灾害扩大,必要时申请上级增援。

发生险情或险情征兆、“五断”极端情况,组织开展人员疏散、临时安全管控等先期处置,防止次生灾害扩大。

安全返回

接到县级防指人员安全返回的相关指令后,在自然资源、建设等部门指导下,评估确认住房、周边环境等安全,组织已转移人员有序返回,并及时上报情况。

接到县级防指人员安全返回的相关指令后,在自然资源、建设等部门指导下,评估确认住房、周边环境等安全,组织已转移人员有序返回,并及时上报情况。

信息报送

按照应急响应等级,向县防指动态报送信息。在接到灾情后30分钟内上报上级防指,后续按照《自然灾害情况统计调查制度》要求做好灾情续报、核报。发生3人及以上死亡失踪或遇险被困的,在接到灾情后15分钟内口头报告、30分钟内书面报告至上级防指。

各村在灾害发生后1小时内将本地灾情上报,后续按照《自然灾害情况统计调查制度》要求做好灾情续报、核报。发生3人及以上死亡失踪或遇险被困的,各村在灾害发生后30分钟内上报。

 

 

 

 




信息来源: 下各镇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