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 计划总结
索 引 号 113310247405400961/2025-126023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成文日期 2025-04-24 发布机构 县民政局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2024年工作亮点及2025年工作思路汇报


发布日期: 2025-04-24 访问次数:

2024年以来,民政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人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宗旨,发挥民政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基础作用,履行落实民权,改善民生的各项要求。经过全局上下的共同努力,民政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全年向上争取各类资金1.85亿元,台州市社区养老服务工作现场会在我县召开,清廉社会组织工作获省级清廉社会组织建设观察点、市级社会组织进企业双服务试点,健全社会救助长效机制试点项目入选省民政“弱有众扶”社会救助体系领域改革试点,地名工作获浙江省民政厅第二批地名文化服务与文化建设试点,相关工作《台州日报》头版报道。

一、今年特色亮点工作

(一)补齐民生短板,项目建设再加速。今年我局共推进谋划重大专项债项目10项,涵盖养老、殡葬等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10.8693亿元,年度投资2.11亿元,争取专项债资金1.77亿元,连续两年我县的项目数量、总投总额位居台州市民政系统第一。福利中心二期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约4351万元,完成率108.775%。横溪养老服务中心基本完工,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约994万元,完成率198.8%。下各养老服务中心工程完工,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约701万元,完成率140.2%。仙居县社会福利院改造提升项目已基本完工,计划十月底投入使用。朱溪镇养老服务中心新建项目已完成主体工程招投标,正在进行施工准备工作及施工许可证办理。白塔镇医养中心改扩建项目基本完成施工图设计。仙居县养老护理中心消防环线项目已完成初步设计批复。乡镇生态公墓新建项目(一期)、乡镇街道公益性生态公墓新建项目(二期),年度计划总投资1.07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0.85亿元,仙居县殡仪馆改扩建项目已完成投资8185万元,计划10月底一期项目投入使用。为朱溪水库移民争取1500万共富资金,投入经济开发区购买厂房,实现双赢。

(二)注重提质增效,养老体系再完善。坚持高站位、系统性、项目化、闭环式推进,全力构建“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养老服务体系。盘活下各卫生院、老民政大楼、纪委大楼等存量资产建设养老设施,破解养老服务用房选址难题,走在全市前列;医养结合创新推进,今年新建成投用1家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构建老年助餐点位128个,建成“老省心”综合体4处,正在谋划推进6处;增设家庭养老床位240张,完成率达120%;实现全县养老服务中心、照料中心统一招标,片区化、连锁化运营,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托管率达100%,照料中心托管率达70%。高标准推进仙居县消费品以旧换新居家适老化改造项目,“优惠码”申购率达100%,工作进展位于全市前列。全面落实七优享“老有康养”考核指标,共包含重大工作、重点任务等模块近18个考核指标,均已完成季度目标。

(三)夯实民生基础,殡葬改革再深入。深入开展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按照“有效消除存量、坚决遏制增量”的原则和“一迁、二改、三植绿”的方式,坚持专班推进、集中攻坚,累计排查整治违规坟墓1326个。协同市场监管、综合执法部门开展墓体加工点联合巡查,对巡查发现的无证经营、违规生产销售超规格墓体的场所,关停4处,限期整改9处。有序推进殡葬领域项目建设。下各镇生态公墓确认为全省第三批公益性节地生态安葬示范点之一,并奖励节地生态安葬建设奖补50万元。

二、明年重点工作

(一)项目为王,狠抓民生项目建设。一是新建项目:朱溪镇养老服务中心新建、白塔镇医养中心改扩建2个项目今年年底前开工,2025年计划投资3000万元。生态公墓二期安岭金徐、田市官坑山、朱溪大洪、皤滩乡皤滩村4处生态公墓及配套道路开工建设,预计2025年投资4000万元。二是续建项目:福利中心二期2025年完工;仙居县殡仪馆改扩建二期福安堂,2025年投资2634万元,建筑面积2259平米,计划2025年完工并投入使用。

(二)提升服务,持续织密养老服务网络。一是扩面提升养老服务基础设施,以养老服务重点项目为抓手,推进社区养老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推进原审计大楼、原县纪委大楼等老省心综合体点位建设,推进养老基础设施建设;二是福利中心二期、横溪养老服务中心、下各养老服务中心实行“公建民营”,引入专业团队开展市场化、专业化运营;三是探索落实养老服务“爱心卡”制度落地。深化山区“就近式”服务供给,强化服务监管,全力推进“爱心卡”制度全域深化工作;四是落实养老服务补贴和养老护理补贴发放工作。加强与医保、人力社保部门的协调对接,做好补贴对象的审核认定和补贴的发放,做到不漏发、不重复发放,不断提升困难老年人的幸福感、获得感;五是提升养老服务水平,扩展养老服务方式,提供多元化助餐,推进医养结合机构建设,探索智慧养老,培优养老服务人才,筑牢养老服务安全底线;六是发展养老服务产业,创新产业业态,创新合作模式,创新产品类型。

(三)提质增效,兜牢社会救助底线。进一步完善“1+8+X”社会救助体系,建立长效机制,全力做好省级社会救助试点工作。积极开展支出型贫困救助、重病重残单列户救助,聚焦无户籍人员等关注度低等困难群体社会救助问题,确保共富路上一个不掉队。深化“弱有众扶”帮扶格局建设。完善政府、市场、社会多元主体参与机制,形成救助合力,有效防范化解贫困风险,不断提升贫困治理的整体效能。坚持以需求为导向,坚持项目化管理,用活用好福彩公益金,通过购买服务等形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救助服务,打响县域品牌。

三、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养老事业仍有短板。社区养老基础设施薄弱,原有的社区养老设施建设不够科学合理,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覆盖面不足,无法满足老年人护理、康复等方面的养老需求,且后期托管运营服务质量和水平参差不齐。养老机构品质有差距,医养设施落后,备案养老机构品质不佳,均处于低端水平,导致床位空置率高,养老床位存在缺口。养老数字化管理应用滞后,缺乏成型的数字化管理体系以及完善有效的运营监管平台等,都亟待进一步解决。建议:一、坚持政府主导,加大政策供给、财政投入、工作统筹力度,着力推进居家、社区、机构养老协同发展;二、整合各部门资源及社会力量,形成养老事业良性发展格局,卫健、司法、住建等部门将相关资源向养老事业倾斜,全力支持养老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以慈善募捐等形式引导社会慈善力量参与养老建设,各方出力,形成多元化、可持续投入机制。

(二)救助工作实效难以拓展。一是基层社会救助力量薄弱。社会救助政策多,具有一定专业性、复杂性,我县有在册保障对象近万人,日常管理量大任务重。乡镇(街道)没有专职救助经办人员,存在工作人员身兼数职、人少事多、调动频繁等情况。二是标准过高、福利捆绑。随着保障标准提高,社会救助从底线式的“生存保障”走向了身份捆绑型的特权化的福利。在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的地区,福利捆绑进一步拉大了保障对象与未纳入保障范围的边缘家庭差距,拉大了与普通群众之间差距。保障对象不愿意脱贫,增加了国家负担,也降低社会活力。建议:一、提高重视程度,加大资金投入,整合部门力量,高位推动救助工作;二、持续织密三级助联网络,加快资源整合,强化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助联体“助”的功能、“联”的优势;三、全面排查县域困难群众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科学合理设定救助标准、范围,充分发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救助、急难型救助、慈善救助作用。

(三)殡葬改革面临现实困境。一是大综合一体化执法改革后,民政部门没有专门执法队,由于殡葬执法对象特殊,执法人员的能力素质还不够适配;另一方面,现行的《殡葬管理条例》对殡葬改革和管理只进行了原则性规定,对违纪违规的丧葬行为没有明确具体的处罚措施,执法工作开展较难。二是我县部分殡葬项目土地指标紧张。如仙居县殡仪馆改扩建项目停车场土地指标短缺,殡仪馆停放车辆最高可500多辆,目前已设计停车位300个,缺口200多个,至少增加3亩土地指标才能满足设计需要。建议:一、推动建立健全殡葬领域跨部门综合监管机制,明确民政、发改、市监、自规、综合执法等多部门职责分工,强化综合监管质效。二、保障殡葬项目土地指标要素,在项目土地指标分配上予以适当倾斜。



信息来源: 县民政局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