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仙居县南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仙居县城关中心卫生院) | 法定代表人 | 吕良忠 |
住所 | 仙居县南峰街道建设东路25号 |
开办资金(万元) | 2904 | 经费来源 | 财政适当补助 |
年初数(万元) | 1526.6 | 期末数(万元) | 1118.3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预防保健服务。医疗护理预防保健卫生防疫妇幼保健健康教育计划免疫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31024472750176Y | 举办单位 | 仙居县卫生健康局 |
开展业务情况 |
一、基本情况 | 南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前身是城关中心卫生院,成立于1953年,是全县最早成立的两家医院之一,因区域规划调整于2008年10月改为南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9年3月份纳入仙居县人民医院医共体挂牌南峰院区。中心是一家集医疗、康复、预防保健为一体的浙江省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设4家社区卫生服务站,2个村卫生室。辖区总面积36.3平方公里,户籍人口40397人,有8个社区,7个行政村。地面积4935平方米,建筑面积5856平方米,现有医生49人,护士36人,开放床位50张。法定代表人:吕良忠,主要负责人李友勇,联系电话87880120。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一、医疗业务收入指标向好2024年1-11月:业务收入3678.71万元,比去年4956.28万元下降28.78%(主要原因是医院严格执行了医保政策);业务收入中,西药收入占医疗收入38.16%,比前两年平均49.55%下降11.39%;门诊人次246121人次,比前两年平均277256人次,下降11.22%;每门诊人次收费水平113.43元,比前两年平均153.74元下降26.21%;每门诊人次西药费为59.47元,比去年61.47元下降3.25%。出院人次486人次,比去年597人次下降18.59%;出院者平均医药费用为6103.04元,比前两年平均7197.6元下降15.2%。百元医疗收入的医疗支出费用为137.71%,比前两年平均138.61%下降0.9%。。二、强化质量管理,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和提高(一)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专业水平。医务科每月二次常态化开展业务学习,内容涵盖了临床专业知识、护理、院感、检验及传染病防治等;并配合卫健局及总院的学习培训考核要求,及时组织相关人员参加。积极组织人员参加技能竞赛,2024年获得医共体病历书写竞赛个人二等奖,团体二等奖;在首届仙居县“药师审方技能”和“药师处方点评技能”竞赛中荣获佳绩,团体一等奖,应焰娟荣获个人二等奖。(二)开展医疗质量检查,常敲安全警钟。每季度开展院内及辖区内医疗机构医疗质量与安全检查,认真落实十八项核心制度,贯彻落实人员岗位责任制及医疗技术操作规范。针对院内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予以相应的奖罚措施;对于辖区医疗机构存在的问题,积极督查其整改情况。(三)开展病历质量检查。加强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信息化建设,进一步规范病历书写,提高书写效率及质量。每季度开展病历质量检查,并将结果进行通报,要求临床医师积极改进,以进一步提高病历质量。(四)加强住院管理。2024年度,不断优化并强化医疗质量管理,改善了危重病人交班制度。常态化联合质管科、医保办、药事质控、后勤等科室开展住院病人大查房,提高住院病历护理质量;按照DRGS标准,做好住院病人的控费要求;加强消防安全培训,增加消防设施,严绷消防安全弦。并依托医共体,委托上级医院专家,加强了对病区疑难及危重病人的三级大查房;优化了病区医师排班,新增病区门诊,为有住院指征的患者及已经出院的患者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五)加强门急诊管理:一是建立首诊负责制度,由职能部门对首诊负责情况进行监管,每季度开展督导、检查、总结、反馈,持续改进。。二是急诊设备配置齐全,均处于可用状态,急诊药品配置齐全。三是严格控制药占比,加强临床用药合理性的培训和考核,本年度药占比及人均药品费用比上年同期明显下降。四是日常推进检查检验互认工作。连续数月检查检验互认工作完成率在92%以上,有效避免重复检查。截止目前与上年同期相比,人均就诊费用明显下降,切实减轻了广大患者的经济负担。(六)加强学科建设。中医康复科和消化内科是我院两大重点学科。1.中医康复科:2024年度,针灸康复科着力培养年轻医生的独立诊治能力,上半年引进了艾灸仪等机器丰富了治疗手段,增强了治疗效果;中医内科着力推广中医经方的运用,饮片业务量稳定。依托云上中医,科室业务逐年增加,截止10月底,云上中医处方量较去年同期增加约14%。2.消化内科:近三年来医院先后投入70万余元用于添置消化内科的医疗仪器以及必要的医用设施。2024年投入10余万元更换了胃肠镜电脑操作系统、购置了高频电凝刀等设备。目前可开展的诊疗项目有:普通胃镜、无痛胃镜、肠镜检查;消化道早癌筛查;消化道息肉切除;幽门螺杆菌尿素酶检测等。(七)推行患者安全目标管理,确保医疗安全。一是医疗纠纷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医疗纠纷处置组织架构,制定医疗纠纷防范和处理预案,建立科学的处置程序和医患沟通机制,明确专人负责纠纷处理,规范设置投诉接待场所。二是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各科室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注重临床用血管理、临床实验室管理、危急值报告制度管理,确保手术、用药、检验等医疗服务环节的安全。实行了临床科室、职能科室、中心领导三级医患纠纷隐患预警,妥善处理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积极学习法律法规,增强了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安全意识,近年来未发生重大医疗事故且未发生医疗纠纷。(八)加强重点科室管理,确保院感质量安全。院感科每季度进行医院感染监测,手卫生考核及医院感染知识考核;且每季度督查重点科室并要求整改,规范医疗垃圾,结合临床规范抗生素使用率,对多重耐药病人上报及管理工作增加了痰培养、尿培养、血培养及其他微生物培养等项目。全年医院感染率为0%,器械消毒合格率100%,有效控制医院内感染,确保了医疗安全。(九)加强药事管理,推进临床合理用药。建立了以主任为主任委员的药事管理委员会,加强药剂管理,规范采购、储存、调剂,执行《处方管理办法》,开展处方点评,2023年1-11月抗菌药物使用率(19.75%)、输液率(15.08%)、激素使用率(2.53%)、基药使用率57.24%。优先合理使用基本药物和集采药物,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抗菌药物品种控制在35种以下,举办了多期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培训,并加强监督指导。按规定报告不良反应,全面落实质量管理与改进制度,提供用药咨询服务,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且为广大慢性病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服务更多患者,我院增加了慢性病药品种类。现阶段,我院正进一步推进慢病长处方工作,在确保用药安全的前提下,为有需要的慢性病患者提供长达4-12周的配药服务。并积极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提供具有中医特色的康复和健康指导服务。(十)按照医院需求,加强人才培养。制订业务学习计划,每月组织片区内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学习。本年度本单位卫技人员参加卫健局组织的业务培训9次,到课率达100%。及时制定了下年度进修人员,2024年,派出不同科室3人至总院短期进修;万医进修接收了2位村医,均合格结业。(十一)推进片区化管理。为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专业水平。2024年,组织本院、步路及上张院区医务人员参加业务学习,每月开展1-2次,结合卫健局及总院的学习培训考核要求,涵盖了临床专业知识、护理、院感、检验及传染病防治等培训内容。开展医疗护理药事院感等质量检查,常敲安全警钟。每季度开展片区内质量与安全检查,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予以相应的奖罚措施;对于片区内卫生院存在的问题,积极督查其整改情况。开展片区内非中医执业医师全员学中医行动。(十二)强化慢病一体化门诊。我院慢性门诊于今年6月份开始规范运行,为本辖区慢性病患者提供诊前检查、诊中治疗与健康宣教与及诊后回访等一条龙服务。自成立以来共计服务辖区慢性病患者1000余人次,深受广大患者好评。(十三)医防并重,公共卫生服务实效显著落实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一直是中心工作的重点,连续获得县级基本公共卫生项目考核第二名,今年基本公共卫生项目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建立电子健康档案42433份,建档率为62.2%;规范电子合格率95.6%;健康档案动态使用数35374份,健康档案动态使用率83.36%,居民健康档案开放361074份,居民健康档案开放率85.1%。慢性病管理符合要求,高血压患者管理数3550人;规范管理人数2308人,规范管理率65%;血压控制人数为2490人,血压控制率70.38%。糖尿病患者人数1108人,规范管理人数720人,规范管理率65%;血糖控制人数为483人,血糖控制率43.59%。登记在册的精神病患者为194人,居家管理人数185人,居家管理率95.4%;规范管理人数136人,规范管理率85%;病情稳定人数185人,稳定率100%。截止11月底,共免费健康体检5824人,(其中一般人群1650人,65岁以上老年人4174人),老年人健康体检率61.3%;65岁以上老年人中医药管理人数4842人,65岁以上中医药管理率71.1%。共举办各类健康知识讲座12期,健康咨询活动10次,更换宣传栏内容6期,发放各类宣传资料9000余份。截止11月底,建立预防接种证995本,建卡率100%。共接种免疫规划、非免疫规划疫苗31278针次(其中免疫规划疫苗16339针次;非免疫规划疫苗14939针次)。流脑AC2、白破、百白破4、脊灰、含麻疹成分疫苗2剂等5种苗接种率均达到90%及以上;其中含麻疹成分疫苗2剂接种率达95%及以上。截止11月底辖区内共规范签约人数32713人,规范签约率48%;其中十类重点人群签约数9044人,重点人群签约率为83.5%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1、用房用地面积不足,导致业务开展存在困难。2、人力资源结构欠合理,人员老龄化严重,部分岗位存在断档现象;3、基本医疗服务能力欠强、特色医疗专科影响力不足,以特色带动基本医疗的全面发展后劲不足;4、院科两级管理的制度建设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的管理控制措施力度有待加强;5、信息化建设欠到位,绩效考核细则有待进一步完善,以提高机构管理能力。 |
四、下一步打算 | 1.全面提升医疗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强化巩固基础医疗质量,提升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内涵,培育优化新服务模式质量管理体系,推进质量管理文化建设,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精细化、科学化、规范化程度,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和服务均衡性,提升重大疾病诊疗能力和医疗质量安全水平,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2、持续优化片区化管理工作。在医共体框架下,深度整合一街两乡医疗卫生资源,实施分级管理,使片区内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明显提升,资源利用效益明显提升,群众健康水平明显提高;提高基层就诊率、县域就诊率,增加片区卫生院门急诊人次和业务收入。3、拓展口腔业务,待口腔种植技术审批完成后,第一时间开展种植项目4、加大投入,改造手术室、内镜中心、口腔种植室。5、申报医养结合项目,争取改建、扩建项目,高水平推进医疗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南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扩建工程建设、落实消防改造和医疗环境提升改造项目,合理调整医院科室布局,进一步完善就医流程。 我们将以改革创新的意识、求真务实的精神、脚踏实地的作风,为提高医疗质量、推动医院创新发展做出积极的努力!以“更好、更快、更强”的发展为辖区居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无 |
相关资质认可 |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有效期至2028年7月31日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