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快递 > 乡镇信息

“青向北·共发展”| 新春返乡青年与流动党员共绘家乡新蓝图


发布日期:2025-02-12 09:58 访问次数:

在经济蓬勃发展与社会加速变迁的当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怀揣梦想,奔赴异乡求学打拼。新春佳节,归乡的他们如繁星点点,汇聚成家乡一道别样的风景。春节期间,在仙居县下各镇“青向北”人才微驿站,一场“共话乡情,共谋发展”的返乡青年座谈会热烈启幕,借青年视角,展路北风采,点燃青年投身乡村建设的热情。

座谈会现场气氛热烈,返乡青年们都积极分享,满怀热忱,一心想将积攒的知识、经验与资源回馈家乡,助力家乡发展。青年代表们洞察敏锐,直言乡村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在乡村振兴中脱颖而出,走出“下各小镇”的特色之路,探索多元化路径、打造特色化品牌、推进产业化链条是当前的重中之重。

返乡青年创业者潘君武率先分享利用电商平台打开本地特产红美人销路的成功实践经验,通过互联网突破传统销售局限,实现产品附加值跃升,累计年销售达300万余元,带动周边千余亩红美人种植,为村庄经济注入活力,蹚出致富新路;新路北人王将胜分享路北“实景剧本杀”创作之路,体验游客超2000人次,门票收入达14余万元……返乡青年们用各式各样的形式带动乡村发展。

同时,围绕路北村未来发展规划,与会人员畅所欲言、深入探讨,达成三大核心发展共识:经济振兴、环境改善与文化传承。

共富生金是“内生力”。一方面,依托本土特色资源,深耕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鼓励返乡青年创业,挖掘自然景观与人文底蕴,发展共富项目,吸引游客,聚人气、促增收,提升村知名度;另一方面,紧跟科技潮流,推广数字农业,借助互联网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让家乡特产走向更广阔市场。青年党员顾昌钉强调“咱们在发展过程中不能侧重商业,老街氛围需打造,要保留那份原汁原味的乡土气息,让游客来了既能感受到乡村的活力,又能回味往昔岁月,这对咱们的长远吸引力很重要。”

生态宜居是“原动力”。强化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引入环保新技术,是提升村民生活品质的必由之路。同时,倡导青年积极投身村庄绿化美化,传播环保理念,建立垃圾分类与处理体系,促进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打造和美乡村。流动党员顾佳宸关注到村内的规划布局,说到“良丰路和村内规划要提前谋划,合理布局各类功能区域,如生活区、商业区、农业区、文旅区等,避免后续发展混乱无序,保障村子可持续发展。”;心系村里老人生活的顾根根发言道“咱们村老年人不少,可以多建一些适合老人休闲娱乐、健身康养的设施,让在外打拼的年轻人放心,也让老人们安享晚年。”

文化传承是“驱动力”。地方文化承载乡村记忆与精神内核,亟待挖掘与守护。青年作为生力军,应发挥创新思维,举办民俗文化展览、传承传统手工艺等活动,唤醒村民文化自信,凝聚乡村发展向心力。热衷乡村文化建设的青年人才顾佳怡建议道:“村里可以建设一座有特色的乡村图书馆,不仅要有丰富的藏书,外观上也要成为村里的地标建筑,再画上一些展现乡村风貌、民俗风情的壁画,让它既是知识的宝库,又是文化的展示窗口,为村子增添文化韵味。”

“下各路口见,助力小镇兴”,“青向北”人才微驿站座谈会在春节期间圆满收官。这些在外接受新思潮、新技术的归巢“鸿雁”,为家乡带回前沿信息与创新思路,他们的建议饱含深情,为家乡发展添智助力,也使家乡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未来,“青向北”将持续发力,为返乡青年架起沟通桥梁,在交流中拉近乡土情,在探讨中厚植责任感。



信息来源: 下各镇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