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辅助栏目2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 > 年度报告

仙居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李伟森


发布日期:2024-09-06 17:48 访问次数:

单位名称仙居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法定代表人李伟森
住所  仙居县解放街113号
开办资金(万元)55.00经费来源财政全额补助
年初数(万元)45期末数(万元)45.5
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为农服务,发展农村流通。研究制定全县供销社的发展思路和发展规划组织协调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和各项为农服务工作行使本级社有资产的所有权代表和管理者职能负责农资储备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331024767966847X举办单位仙居县人民政府
开展业务情况
一、基本情况2023年度,我单位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有关情况具体如下: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一)全力推进省级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项目建设。仙居供销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集农业新技术新机具示范推广、农机维修保养与存放、农机人员培训管理等功能于一体,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占地面积20.1亩,建筑面积9900平方米,服务半径10千米以上,服务面积2万亩以上。截止目前,项目已进入工程建设阶段,力争年底前建设完工。(二)推行“供销社+共富工坊”模式。一是依托基层供销社,盘活闲置房屋,发展共富菜园、特色采摘、传统手工艺、初代农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推动农旅产业链纵深发展。目前已建成农旅融合式共富工坊2家,来料加工工坊1家。建成以来,共承接游客78批1687人,实现农副产品销售超百万元,促进村集体增收120余万元,带动农户就业近40人。二是大力发展电商经济,打造供销电商共富工坊直播间,培训农村电商人才,引导农合联会员、农民合作社、杨梅种植大户等开展网络直播带货,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今年杨梅季,为“仙居杨梅”专场带货四十余场,累计销售仙居杨梅700余箱,销售额约22万元。(三)深耕为农服务主业。一是圆满完成春耕备耕农资储备供应。立足职能服务春耕备耕,确保农资供应量足价稳,今年县供销社下属恒丰农资有限公司储备化肥1200吨(其中尿素170吨、钾/磷肥59吨、复合肥971吨),农药10吨,配备2辆农资配送专用车,全力保障农业生产需求。二是做好杨梅统防统治。今年恒丰农资公司主动配合有关部门,发放药物25万包,乡镇街道覆盖率100%,并做到送药下乡、送药到户,共完成统防统治面积约12万亩。同时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并通过公司各柜组门店积极向农户提供技术指导,确保我县杨梅安全生产。三是着力发展无人机飞防作业。践行高科技改变农业理念,开展无人机飞防服务,积极推动我县农业现代化发展。截至10月底,共计开展植保无人机飞防服务80余次,作业面积达13000余亩。(四)强化下属企业管理。一是健全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对社有企业均实行项目化管理,要求企业有年度经营项目,并制定出台《仙居县供销系统社有企业薪酬管理制度(试行)》《社有企业经理竞聘上岗制度》等,实行总经理负责制,将员工的绩效薪酬与企业效益挂钩,倒逼员工压实工作责任。二是落实三家股份公司营业期限到期审计评估及股权变更工作。兴合土特产有限公司、恒丰农资有限公司、广源副食品有限公司到2022年10月、11月均已到达20年营业期限。截至目前,广源副食品公司和恒丰农资公司已全部完成股权变更工作,土特产公司的股权变更也进入收尾阶段。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体制机制存在制约。县供销社作为参公事业单位,既没有开展经营活动,也没有承担具体的行政职能,传统的专营业务萎缩。所属基层社经过改制,人员大幅下岗,仅聘用个别人员进行管理,存在靠收取租金维持现状的现象,自身发展艰难。二是助推本土农产品品牌建设不够有力。在“神仙大农”仙居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中参与度不高,仅在初期帮助相关部门与其他县市区供销合作社进行过对接,没有主动参与到品牌宣传、推广、产品营销等工作中去。三是服务“三农”的方式和内容跟不上形势发展变化。为农服务形式不够丰富,仍停留在提供农资供应和储备上,在为农提供配方施肥、收储加工、农民技术支持等方面的服务能力相当欠缺,效果很不明显,在以销定产、股份合作等服务新方式上思考不多,适应不了新形势下农户的发展需求。
四、下一步打算一是探索农事服务中心项目运营模式。采用“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的运营模式,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合作社为纽带、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为基础、社会化服务组织为支撑,通过股份合作、订单生产等利益联结形式,形成关联紧密、分工明确、链条完整、利益共享的紧密型组织联盟。根据各环节作业服务需求,统一购买农资、统一机械化服务、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田间管理、统一销售产品,发展单环节、多环节、全程生产托管等覆盖全产业链的服务模式,着力解决耕地撂荒和“谁来种地”的难题。二是拓展无人机飞防服务。组织田间管理专家对服务地域农田,开展病虫害防治前、防治中、防治后建档跟踪,为农户提供专业防治建议与意见,并配置“特效药”。通过精准服务、科学作业、资源整合、拓宽产业、人才培养等措施,推动无人机飞防服务提质扩面,达到有效减少农药使用和农业面源污染、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农业效益的目的。2024年,预计无人机飞防超2万亩次。三是着力增强基层组织可持续发展能力。以赋能强基建设为抓手,全面提升基层供销社发展质量,不断巩固壮大供销合作社发展基础和为农服务根基计划。计划通过盘活城关供销社位于河埠路和下各供销社位于羊三角的低效闲置房产,建设集惠农政策宣传、农技培训、农具维修、农产品推广等为一体的综合服务点,整合基层社、社有企业人力资源,组建人员队伍,推动供销合作社基层组织服务领域延伸,在惠农富农中实现基层组织为农服务。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相关资质认可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信息来源: 仙居县委编办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