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 关于全县养老事业发展专题询问的审议意见
| ||
| ||
县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 关于全县养老事业发展专题询问的审议意见 (2024年9月9日仙居县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五十二次主任会议通过)
县人民政府: 2024年8月27日,县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听取了县政府副县长骆骏骞所作的《关于全县养老事业发展情况的报告》和县人大常委会社会建设工委主任吴疆宏有关调查情况的汇报,并进行了专题询问。 会议认为,近年来,县政府及有关部门深入贯彻县委决策部署,建立健全“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养老政策,加快夯实基础设施,着力提高服务水平,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统筹协同格局有待健全。全社会对老龄化重视程度不够、统筹应对理念不强,对养老服务的认知与理解存在一定局限,财政资金、社会资本投入不足,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氛围不够浓厚,各方参与的积极性还没有完全调动起来。养老服务体系尚未健全,牵头部门统筹协调作用没有很好发挥,统筹谋划、协同配合、有效运转的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养老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当前我县社区养老尚属起步阶段,城乡社区养老服务发展不平衡、覆盖面不广的问题突出。养老机构养老专业性不强,养老有效供给不足与高空置率并存。新建住宅小区养老服务设施“四同步”要求未完全有效落实到位。闲置资源改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的通道还未有效打通。 三、养老服务质量亟待提高。当前我县大多数养老机构服务形式单一,中高端优质养老服务缺乏,对特困、低保、高龄、失能老年人的兜底保障有待加强。部分助餐点位的餐饮设施环境卫生不佳,供餐质量不稳定。推进医养结合的体制机制瓶颈有待破解,涉及主管部门多,融合发展不够顺畅。 四、护理短缺形势依然严峻。我县养老护理员队伍普遍存在“知识水平低、收入待遇低、社会认同感较低,从业数量不足、专业化不足,队伍稳定性差”的现状。尽管每年开展职业培训,但养老护理员职业吸引力不足,考取证书人数与养老需求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全县机构在岗养老护理员103人,其中持证护理员31人,高级以上职称仅占1.56%。 五、智慧养老尚处起步阶段。通过信息化、智能化手段为居家老年人提供独居关怀、家政预约、健康保障等服务仍较缺乏。智慧养老设施设备的适老化不足,老年人无法顺利使用的现象较为普遍,智能设施设备的闲置率较高。 以上审议意见,请县人民政府坚持问题导向,认真研究处理,抓好整改落实,将办理情况送交县人大常委会社会建设工委征求意见后,于2025年4月15日前向县人大常委会提出书面报告,并接受票决。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