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佳良:一心为民办实事 振兴乡村谱新篇
| ||
| ||
潘佳良 2023年度仙居县优秀人大代表,下各镇前潘村党支部书记、主任。他将满腔热忱播撒在乡村振兴上,用务实担当诠释人大代表的责任。 用百分百的情怀挑起重担 前潘村过去是典型的“问题村”“三无村”——村级党组织软弱涣散、村民间矛盾尖锐、村容村貌脏乱差,无资源、无产业、无资金。2017年,当时还在经营工艺品厂的潘佳良,放弃每年丰厚的收入,毅然决然的回到前潘,扛起了村书记的重担。 “刚回到前潘村的时候,村里连固定办公的场所都没有,更别说老百姓会信任你。”面对现实的困境,潘佳良没有退缩,他组织新一届村两委班子“走街串巷”,深入群众家中听民声、纳民意,充分了解前潘村民所需所想所盼。面对村民急难愁盼问题,他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向下沟通协调,在他的带领下,前潘自来水管道改造、道路硬化建设、亮灯工程、农田水利工程、文化礼堂建设等项目有序推进,人居环境持续优化,民众矛盾纠纷有力化解,这些切实涉及民生实际的事,在潘佳良百分百的努力下逐步实现从零到一,从一到百的飞跃。 当村民们站在新修的永安溪大坝上,看着“繁星点点”的太阳能路灯、整洁干净的硬化道路、“歌声朗朗”的文化礼堂,纷纷为佳良书记竖起了大拇指,更推选他为人大代表,带领全村继续奔富。 用百分百的热心助农共富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前潘村既没有特色农旅产业,也不在集镇区辐射范围内,面对先天资源禀赋匮乏的现状,潘佳良没有轻言放弃。 “前潘村没有基础,那就‘借鸡生蛋’!”恰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指导员在前潘村挂职,潘佳良代表主动与其对接,借助帮扶“春风”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签订党建联建协议,实现以党建为载体、项目为牵引,创新跨区域沟通、多维度合作的党建联建带富形式。为更好地借助这股“春风”,他精心选品,根据不同时宜不同特产,细心谋划,精心制定了30余趟“共富专车”,让前潘乃至下各镇农旅产品直通省城。一年多来,“共富专车”累计吸引45名人大代表参与服务,受益群众超500人,助力村集体经济增收近40万余元,相关工作成效还被《中国组织人事报》《台州组工》等关注报道。 “共富专车”不仅是村集体增收的“金点子”,更成为村民促销致富的“好帮手”。每年农忙,潘佳良代表总活跃在田间地头,为村民农产品销售想办法,谋出路。近年来,借助“共富专车”,许多村民的农产品得以及时销售,一扫往年积压滞销的颓势。看着滞销的橘子有了销路,村民杨天飞终于松了一口气:“我的腿有残疾,每年收橘子、卖橘子的时候都特别愁,没有佳良代表的热心帮助,今年就又白忙活了。” 用百分百的担当履职尽责 潘佳良是农民出身,老是说自己“土里土气”,而正是这份“土气”,使得这位农民代表更能俯下身子听民愿,放下架子解民忧。 “我是人大代表,您有什么困难、诉求、建议,都可以向我反映!”为更好地联系群众,他在前潘村设立了人大代表联络点,将自己的代表码随身携带,积极收集民情民意,并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在比亚迪工厂建设,推进张店湖头村拆迁正举步艰难时,潘佳良作为人大代表义无反顾参与调解,白天黑夜、寒来暑往,为困难户破难、为钉子户拔钉;2024年,作为人大代表助力团项目推进助力分团的组长,他带领组员开展大走访、大调研,深入基层一线,聚焦发展瓶颈和群众心声,针对性提交了《农村闲置房改造利用的建议》《关于仙居东部片区下各镇河网水系闭环管理的建议》等,引起了相关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人大代表一头连着政府,一头连着群众,只有付出百分百的努力,真正从群众角度出发,才不会愧对百姓的期待。”潘佳良表示,“我将一如既往地在人大代表一线岗位上践行初心和使命,在当好人大代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好。”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