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 计划总结
索 引 号 331024JD050000/2024-129891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成文日期 2024-08-05 发布机构 溪港乡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溪港乡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 2024-08-05 访问次数:

溪港乡224节365米长的板凳龙舞进央视元宵晚会,“小乡也能大作为“的信心更加坚定。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乡上下按照 “迟做不如早做,早做不如争试点做”的理念,以“赶超突进”的奋进姿态,“勇立潮头”的争先气概,全力打造“秀溪锦港·康美山区”。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大抓党建,抓大党建,全面提能力、勇担当。

围绕抓党建引领促能力提升,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农村工作指导员、“新农人”培育等工作多次得到人民日报、新华社、浙江组工等媒体聚焦报道。

一是党建基层基础持续夯实。“头雁领航·村村竞赛”为抓手常态化开展乡村两级干部述职评议,压实党建工作责任。通过实施“强基壮苗”工程一体抓好党员发展和后备干部培养,注重在项目攻坚、产业发展、带富领富一线挖掘培养党员干部。截至目前,全乡共储备后备人才54名,其中大专以上学历占比37%,35周岁以下占比44%,新增发展党员储备5人,完成发展党员2人,销号3年村、2年村各1个。用好用活乡村两级党群服务中心,上半年共举办活动100余场。以优异成绩取得全县“一月两镇三提升”现场比拼会胜利。统筹做好人才“外引+内育”文章,全力破解山区人才“引育难”瓶颈。通过仙居组工等公众号线上发布人才招募令,做好“外引”文章。通过深入挖掘,重点瞄准乡土人才、青年返乡人才等队伍,做实“内育”文章。乡土人才优秀代表陈玉琴、吕前展在4月份仙居县“我和我的村”之共富生活委员直播技能大赛中包揽一、二等奖,其中陈玉琴的工作事迹更是在县委农村工作会议上得到崔波书记重点表扬并成功入选全县仅8位的2024年度浙江千名乡村CEO培养计划。

二是从严治党政治责任不断压实。以党纪学习教育为抓手,聚焦三个领域,强化执纪监督,净化政治生态。半年来,开展正风肃纪4次,专项监督检查9次,处理处置问题线索3处,组织处理人数3人,党纪、政务处理1人,办结信访案件1起。召开警示教育会1次,组织专题读书班2次,开展《条例》解读培训2次,基层党组织书记讲纪律党课12次,支部组织集中自学72次,实现学习教育全覆盖、全过程。

三是党建统领各项工作亮点纷呈通过加强引导和监管,守牢意识形态主阵地。做好舆情信息报送,及时妥善处理网络舆情2起,完成各类平台供稿累计60余篇,其中国家级媒体平台录用11篇。正常运营海外传播账号2个,其中推特账号粉丝量突破5000,相关工作得到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郑海敏点名表扬。积极组织党外知识分子开展座谈会2次,开展专题党纪教育学习3次,凝聚统战新合力。坚持党管武装,高质量完成72名适龄青年人网上兵役登记工作,向部队输送优质兵员1名大学在校生。

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履职尽责,深化代表闭会期间活动,组织人大代表开展相关活动10次,走访群众195人次,线上线下收集民情民意64条。发挥“民生议事堂”、委员工作室、社情民意联系点“三位一体”作用,开展民生议事活动2期,助推民宿+茯茶产业融合发展。

(二)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全面促振兴、稳增长。

围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用好“校地15年”契机,以“在溪港看见和美乡村的生动实践”为主题,全力抓项目、促发展,着力在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招大引强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一是项目攻坚成效明显。坚持项目招引、建设同步推进。乡主要领导带队9次赴杭州、西安等地开展招商引资,项目涵盖制造业、科技、高端文旅等多领域,涉及资金近10亿元。6月,与陕西茯茶镇集团签订茶叶基地战略合作协议,并授牌曹山村为茯茶镇茯茶原料基地。招商工作精神在县新春第一会上得到崔波书记表扬。半年度商务成效显著,在全县商务大会上做唯一典型交流发言。总投资300万元的曹山村茯茶产业加工园项目顺利推进。对接安岭水厂做好管网延伸前期设计方案,联合县水利局对3个村,6个供水站进行提升改造,扎实推进三农用水提质扩容保安工程,确保全乡用水安全。稳步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修复农村公路板块破碎约3500平方,裂缝约15000米并做好日常管护。

二是乡村面貌持续向好。坚持以“拆”破题,拆除影响人居环境、整洁程度较差的鸡圈猪舍、破旧房屋等152间,共计2000余平方米,为和美乡村腾出发展空间。常态化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清除卫生死角50多处,打造节点20多处。落实五水共治要求,做好乡域河道日常清理,严格管控曹店断面水质检测点沿线河道,实施清网护渔行动,开展巡查检查30余次。完成松材枯死木清理1.2万余吨,清理完成率100%,有效缓解了松材线虫病的蔓延。持续开展秸秆禁烧专项行动。全乡水更清、天更蓝的图景正在突显。

三是共同富裕加速推进。紧紧围绕“强村、富民”的目标,通过盘活资源、产业赋能、分村施策,一体推进“有效增收、高效化债”。如麻车坑、曹山等村通过盘活土地资源、做大茯茶产业,分别实现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突破100万和50万。金竹溪村通过发展旅游康养赋能民宿经济,实现村集体增收30多万元。大园、百花、仁庄等村依托山海协作高山农产品加工销售基地,创新共富“委员+工坊”双联动机制,带货直播成交5000多单,销售额突破100万元,户均增收300多元,其中“山水涧”共富工坊入选第二批省级“巾帼共富工坊”。塘弄村深挖杭电联建资源,成立“溪电缘”共富工坊,运营仅1个月,已为30多人增收超9万元,“山货进校园”行动在杭电“618年中欢乐购”启动当天完成订单3万多元。安山村通过文旅融合发展,举办板凳龙非遗文化节,在春节期间开展非遗板凳龙表演吸引线上线下近3万名观众观看,带动全乡民宿收入超30万元。

(三)大抓治理,抓大治理,全力办实事、惠民生。

围绕抓党建促基层治理,以“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全力抓安全、保稳定,着力维护全乡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一是安全防线不断巩固。高标准建成应急消防管理站,以满分通过市级验收,形成覆盖全乡的应急消防系统。积极做好防汛应急响应,开展防汛演练1次,参与人数100多人次。落实农村自建房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共计排查危旧房179户231间,修缮23间,拆除73.5间,腾空隔离134.5间。严格执行“禁火命令”,营造了“人人防火,共同防火”的良好氛围。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包保工作责任制,常态化开展沿街商超、饭店、民宿等食品安全巡查。严守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切实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实地核查耕地流出问题图斑整改27例,完成河道“清四乱”图斑工作,对侵占河道违规的3处建筑进行拆除,拆除面积约230平方米。

二是群众获得感持续提升。义务教育质量稳步提升,溪港乡中心校中考再创佳绩,参加中考的19名学生中16人上普高线(500分以上10人),其中仙中录取3人。重建乡级综合文化站,增设各类功能室,丰富群众业余生活。完成乡村艺校创建,结合群众的文化需求,开设文化、文艺讲座和培训,提高了文艺爱好者们的基础技能素质。进一步落实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低保户、低保边缘户实现动态管理,发放救助金20000元。做好困难户关心关爱工作,发放慰问品及慰问金共计价值约35000元。持续推进殡葬改革,完成10个违规坟墓整改。完成1318户的耕地地力补贴的核对发放,全面落实省级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发放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104.5余万元。三年天然商品林停伐管护补助资金25.4余万元,补偿面积15884亩,推动全乡农户纯收入每年直接增加620余元。

三是社会治理全面优化。持续推进“平安溪港”建设,做好矛盾纠纷化解工作,重点化解金竹溪与埠头镇余氏祖坟的纠纷。5月份在全市信访工作动态综合排名第一。积极开展“禁种铲毒”排查工作,铲除7株罂粟。开展扫黑除恶、国家安全、防范养老诈骗等各类学习宣传30余次,发放各类宣传册800余份。实现全乡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重大责任事故及交通安全亡人事故、赴省进京越级访等均零发生。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

下半年,溪港乡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省委十五届四次全会、市六届三次党代会、县十五届三次党代会精神,围绕年初目标进一步实干争先,重点做好以下个方面工作:

(一)把好党建引领“方向盘”,实现红色溪港新突破

一是突出提能抓队伍。入实施强基壮苗工程,按照“年纪优、学历优、能力优”的标准抓好党员发展和后备干部培养,红色根脉强基工程为抓手,确保每村储备3名以上入党积极分子,10月份完成全部未发展党员村的销号任务。高标准做好党纪学习教育后半篇文章,用学习《条例》来推动工作,守住干部廉洁底线二是突出共富抓实效。深化一村一策·共富八式,依托高山农产品加工销售基地,坚持农文旅融合发展,持续做强民宿经济、做大茯茶产业,推动委员+工坊双联动机制落实运行,通过整合资源、激活潜力,实现兴村目标,力争7月底全乡8个村均实现总收入30万、经营性收入15万;三是突出赋能抓人才。深化校地联建,开展新溪旺新农人培育工程和乡土人才引计划,围绕现任村干部、后备干部、共富生活委员、乡土人才等群体,下半年开展培训3期,共计150人次以上,壮大乡土特色队伍50人以上。做好乡土人才陈玉琴、吕前展等先进事迹的挖掘提炼总结推广,努力打造全县共富生活委员标杆。

(二)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释放活力溪港新动能

一是全力以赴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完成仙居溪港35千伏输变电工程项目主体施工。完成三农用水提质扩容保安工程项目,完成辖区内水系治理5.1公里,堤岸70米,堰坝11座,渠道工程501米,游步道工程1248米,机耕桥1处。继续深挖乡贤资源,新增限上零售企业入统1家以上二是站高看远谋划今后项目落地。配合县交通局规划台丽上高速互通出口连接溪港谋划S210-S211省道连接项目。依托溪港9万亩山林和4千亩茶园为基础,谋划集茶叶产业、新能源开发、户外探险、生态康养为一体的茯茶乡村共富示范国债项目。实现茶叶产值1000万元以上,旅游增收200万元以上,村集体增收20万元以上,茶农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和旅游资源的串点连线,持续打造三条路线暨绿色中老年疗休养旅游路线、沉浸式党史体验红色路线、创业培训金色路线,争取在溪港设立杭电培训分中心,新增民宿5家以上,实现全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以上,旅游收入突破1100万三是凝心聚力打造山区共富样板。依托七月七清音庙会、非遗板凳龙表演等形式,把非遗文化带来的品牌效应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促进旅游民宿产业增收50万元以上。以金竹溪村发展历程为主线,开展千万工程在溪港的生动实践案例宣传活动,争取省级以上媒体报道2次以上。加强军地结对共建,依托军分区结对仁庄村优势,推动村庄规划和产业发展,完成全村拆违除旧400㎡以上,道路村内硬化4公里,争取100万以上项目落地1个,村集体增收10万元。

(三)打好社会治理“组合拳”,展现幸福溪港新面貌

一是平安稳定建设更扎实。深化党建引领基层网格作用,用好五环智控,健全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体系,完成余氏祖坟搬迁。扎实推进除险保安各项工作,用好综合信息指挥室闭环式管理,确保实现全年辖区内安全生产事故、意外事件死亡越级访零发生。加大普法力度和反诈宣传,让遵纪守法和全员反诈迈入新阶段,打造全年无诉讼乡镇,全年辖区内电信诈骗率环比下降50%以上二是民生福祉保障更全面。坚持问题导向,加强党员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妇联等群体走访群众,切实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解决包干群众关切问题10个以上。全力办好省、市、县、乡各级民生实事。持续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做好低保、特困人员、残疾人等动态管理,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应助尽助、应兜尽兜对接安岭水厂管网延伸项目,为安金竹溪、安山、塘弄等村群众饮用水提供保障。三是人居环境整治更深入。持续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深入开展清污、梳堵、拆违、治乱行动,实现全乡主干道沿途无垃圾死角,河流沟渠无黑臭,村内道路无断头,新增节点小品30个,1米菜园20个。开展守好母亲河共护好生态活动,常态化开展清网护渔专项行动。开展生活生产用水纳管进终端,畜禽圈养、河道除磷等行动,实现省控曹店断面水质达标一类。



信息来源: 溪港乡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