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331024ZF380000/2024-129887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成文日期 | 2024-08-05 | 发布机构 | 县供销社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
仙居县供销社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
||||
今年以来,仙居县供销社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落实县委县政府和省、市社决策部署,高效能聚合“三农”力量、高标准抓好工作落实,助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1.全面推进省级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项目建设。仙居供销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占地面积20.1亩,建筑面积9900平方米,以农机维修、粮食烘干及加工等为重点,通过改造提升、强强联合、兼并托管、合作共营等方式,逐步引导集农机服务、农技服务、农资配送、加工冷链储藏、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社会化服务网络,打通农事社会化服务“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项目主体已通过初验,室外工程将于7月底完工。 2.着力加强农产品流通网络建设。一是持续推进电商经济发展。仙居县仙供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通过打造“供销电商共富工坊”直播间,培训农村新型电商人才,引导农合联会员、农民合作社、杨梅种植大户等开展网络直播带货,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杨梅季开通“仙居杨梅”专场直播间,助力仙居梅农增收致富。二是完成供富大篷车冷链系统项目建设。分别在副食品仓库和埠头农事服务中心建设冷库,购置一辆大通v90专用冷藏车,打通偏远山区流通“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第一时间把“好货”运出大山,卖出好价格,帮助山区村民解决农产品运输难、保鲜难等问题。今年杨梅季,仙供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向当地二十多家梅农共收购约2万斤优质杨梅,销售杨梅近4000箱,销售额达80余万元,为梅农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3.不断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一是成功举办杨梅全产业供应链展销会。为进一步加强“供销”对接,为六月份仙居杨梅上市做好准备。5月10日,仙居县杨梅产业农合联联合仙居县杨梅协会等单位共同举办首届中国仙居杨梅全产业供应链展销会,此次展销会吸引了各地梅农3000多人,达成合作意向800多单,现场成交额超千万元。二是做好农资储备供应。为了保障我县农资市场有效供应,防止市场脱销和抵御自然灾害风险,县供销社全资子公司仙居县恒丰农资有限公司一直承担着全县的农资储备任务。为确保农资供应报价稳供,恒丰农资公司与县供销社签订《2024年仙居县农资储备承储协议》,全年储备共化肥1300吨(其中尿素240吨、钾/磷肥78吨、复合肥982吨),农药12吨,配备4辆农资配送专用车,全力保障农业生产需求。三是做好杨梅统防统治工作。今年恒丰农资公司作为全县杨梅通防统治承办单位,积极主动配合有关部门,发放杨梅统防统治药物25万包,乡镇街道覆盖率100%,并做到送药下乡、送药到户,共完成统防统治面积约12万亩。同时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并通过公司各柜组门店积极向农户提供技术指导,确保我县杨梅安全生产。 4.大力发展无人机飞防作业。我社作为为农服务组织,以服务三农为己任,践行高科技改变农业,积极开展水稻、杨梅、油茶等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充分利用植保无人机“飞防”作业,精准施药,将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相结合,让田间管理既轻松高效又节能环保,保障粮食丰产、农户增收致富。截至6月底,共计开展植保无人机飞防服务130余次,作业面积达30000余亩。 5.逐步完善农资经营考核激励体系。为打造一支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爱岗敬业的新时代农资队伍,增强企业竞争力,提升公司综合效益。根据员工“德、能、勤、绩”四方面综合表现,坚持客观公正原则,研究制定《仙居县恒丰农资有限公司企业发展专项激励基金发放办法》,促进员工干事热情,增强企业社会竞争力。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 1.加速探索农事服务中心项目运营模式。采用“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的运营模式,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合作社为纽带、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为基础、社会化服务组织为支撑,通过股份合作、订单生产等利益联结形式,形成关联紧密、分工明确、链条完整、利益共享的紧密型组织联盟。根据各环节作业服务需求,统一购买农资、统一机械化服务、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田间管理、统一销售产品,发展单环节、多环节、全程生产托管等覆盖全产业链的服务模式,着力解决耕地撂荒和“谁来种地”的难题。 2.加快构建现代农资经营服务体系。一是加强与市级农资公司联合发展,积极构建县内农资龙头企业与基层门店一体化的现代农资经营服务体系。二是加强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对接,顺应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新需求,支持、引导农资企业、基层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联合社等新型农业服务主体,积极为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植保飞防服务。三是打造标准化“农资惠”服务平台,引导社有企业、基层社加快科技创新,提升农业社会化科技服务含量和水平。打造智慧电商平台,推动农资线下实体网络与线上服务平台有机融合、协同发展,提升农资物流管理智能化、农资服务精准化水平。 3.加强基层组织示范建设。以赋能强基建设为抓手,全面提升基层供销社发展质量,不断巩固壮大供销合作社发展基础和为农服务根基计划。计划通过盘活城关供销社位于河埠路和下各供销社位于羊三角的低效闲置房产,建设集惠农政策宣传、农技培训、农具维修、农产品推广等为一体的综合服务点,整合基层社、社有企业人力资源,组建人员队伍,推动供销合作社基层组织服务领域延伸,在惠农富农中实现基层组织为农服务。
信息来源: 县供销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