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县级部门 > 县农业农村局 > 政务资讯 > 业务资讯 > 政务信息
索 引 号 113310240026811889/2024-129042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日期 2024-07-03 发布机构 仙居县农业农村局
组配分类 政务信息
规范性文件登记号

央媒点赞!“三美”融合,仙居创成省级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带!

发布日期:2024-07-03 访问次数:

6月28日

人民网总网首页刊发

《台州仙居创成省级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带》

报道了台州市“神仙居所·心有归处”示范带创成省级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带。串联白塔镇、淡竹乡2个乡镇15个村,辐射2.3万人的示范带,刻画出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三美”融合的美好景象,成为展示“千万工程”实践伟力的“金名片”。




全文如下↓↓


6月19日,台州仙居县神仙居景区的山峰间云雾缭绕,宛如仙境,山脚下则是美丽乡村的写实画卷,一条长15公里的示范带熠熠生辉。在这里,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刻画出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三美”融合的美好景象。

报道了台州市“神仙居所·心有归处”示范带创成省级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带。串联白塔镇、淡竹乡2个乡镇15个村,辐射2.3万人的示范带,刻画出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三美”融合的美好景象,成为展示“千万工程”实践伟力的“金名片”。




全文如下↓↓


6月19日,台州仙居县神仙居景区的山峰间云雾缭绕,宛如仙境,山脚下则是美丽乡村的写实画卷,一条长15公里的示范带熠熠生辉。在这里,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刻画出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三美”融合的美好景象。

“得益于环神仙居一带的自然风光,上叶村积极发展一片民宿集群、一个未来农场、一条乡村市集、一个儿童乐园的‘四个一’文旅新业态。”上叶村选调生、村党支部书记助理章宇凯说,2022年以来,村里新增民宿65家,节假日民宿一房难求。


上叶村是示范带文旅共融的一个缩影,放眼各村镇,都在紧抓核心景区的优势,全域提升美丽颜值。


示范带对标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标准,一体建设美丽乡村、美丽田园、美丽河湖、美丽公路,让山上与山下联动、风景与村景融合。深入开展“微改造、精提升”,全面清理门前屋后,绿化道路两侧,改造农房立面,打造独一无二的乡村风景线。其中,环神仙居旅游公路入选全国首批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典型案例,示范带获评“全省首批神仙画游县域风貌样板区”。


资源共享 借力借智


“看这个杨梅,比乒乓球还大。”在淡竹乡下叶村,正值杨梅成熟季,乡村农创客齐正义承包村里200余亩杨梅园,在电商平台直播热卖。


仙居县全面加强“三支队伍”建设,积极打造“新农人”队伍,引育一批“农创客”,推动农创、文创、青创、科创“四创”融合,共建立了16个农创客团组,实现每村覆盖。


此外,示范带充分利用资源共享,有效借助专家力量抓创建。仙居县借力台州院士之家,对接各类院士资源,推广农业新技术,助力产业增值增效。


近年来,示范带充分整合各方资源,加强与中国美院战略合作,共建“中国美院白塔乡土人才研学基地”,建立“1+1+N”乡村振兴“智汇团”,利用农村文化礼堂、乡贤馆等平台,定期开展艺术美学赋能传统技艺培训。


据了解,白塔镇共开办书画、木雕等名家工作室和研学基地16家,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针刺无骨花灯已实现规模化生产。2024年1至5月,已承接研学人员逾2万人次,全镇30多名无骨花灯从业人员每人增收6万余元。


群众共富 可感可及



浸豆、磨豆、滤浆、点卤、压制成型……在白塔镇感德村百年豆腐工坊,村民吕玲玲一步步演示豆腐制作流程。


“豆腐工坊带动研学、团建等活动,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获得收入。”感德村党总支委员王进说。


2022年初,感德村将2座江南老院落收归集体,挖掘传统技艺,修缮改造为百年豆腐和汉青染坊共富工坊,还将老茶厂打造为户外运动用品共富工坊,通过让游客沉浸式体验和实物生产,推动30多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创业。目前,村内每年的可持续经营性收入达100多万元。

在探索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感德村深知先富带后富的道理。“村里好多年轻人在外经商成功,每逢过年过节,村里都会组织回村的乡贤坐下来聊聊天、取取经。”王进说。


鲍汝刚便是其中带头回乡创业的代表。“之前我在江苏开办酒店多年,偶然的机会听村里说现在旅游业发展前景很好,便回来看看,发现确实值得投资。”鲍汝刚说。


从2021年开始计划方案至今,鲍汝刚已在仙居县开办4家高端民宿和1个房车露营基地,总计投入近3000万元,并计划带动周边打造一系列民宿示范品牌。


在示范带的带动下,仙居全县各村组建327名“共富生活委员”队伍,亮出党员身份,专门负责货源组织、质量把控、订单对接、困难帮扶,以组织力的提升来增强群众增收致富力和基层组织向心力。



信息来源: 县农业农村局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