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竹:“民宿朋友圈”多元联动赋能景村善治
|
||||
淡竹乡立足生态资源优势,推进民宿产业发展,目前全乡有民宿220多家,8000多张床位,拥有等级民宿14家,其中白金宿3家、金宿1家、银宿11家,12家民宿荣获法开署品牌体验民宿称号,民宿产业年收入超5000万元。在民宿产业发展过程中,部分民宿主主人翁意识不强,缺少统一的组织引导、规则约束,外来民宿投资者与本地村民融合难等治理难点突出。淡竹乡以“共建共享 共治共融”为主题,打造“民宿朋友圈”品牌,以打造“熟人圈、文化圈、互助圈”三圈联动为路径,推动多元力量助力民宿产业健康发展。 聚焦“邻里融情”,通过举办民宿生活节、主理人对对碰、民宿家宴大赏、民宿结亲活动,把民宿联谊活动搬进文化礼堂、游客接待中心,使民宿主们由相识到相知,由相知到相敬,由相敬到相助,进一步密切民宿关系,增进民宿友谊,打造“熟人产业圈”。如在下叶村举办的“民宿生活节”活动,民宿主们通过美食市集、美学分享、草地音乐会等丰富有趣的互动,打破社交壁垒,快速提升民宿之间的交流互助价值,有力推动民宿主由“陌邻”变“睦邻”。 淡竹乡以“交流、学习、促进”为目标,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民宿学堂”。聚焦民宿主需求,邀请业务专家、厨艺高手等开展民宿管理讲座、烹饪现场教学、电商直播等方面的技能培训。同时,依托游客接待中心,打造“主理人小讲堂”,组织民宿主建立邻里互学非遗手工、拿手好菜等学习型组织,引导居民在学习交流中营造良好的商圈氛围,在学习交流中融洽和睦的邻里关系。如听溪居、坐看云起等民宿联合发起“融合共发展 非遗文化进民宿”教学活动,为辖区民宿主开展扎染、无骨花灯制作等非遗手工教学。 聚焦民宿主、游客、村民三个维度需求,以“好人好样 幸福里”志愿服务品牌建设为抓手,以“好样驿站”“好样巴士”“好样民宿”“好样绿币”为载体,提供免费饮水、免费充电、爱心雨伞、图书借阅、常备药品、Wi-Fi使用等优质服务,引导全乡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深入崇尚践行“浙风十礼”,让文明新风、志愿新风在全乡掀起热潮。组织民宿从业人员深入开展各类帮扶活动,推动平安夜巡、防溺水宣传、交通疏导等志愿服务常态化、规范化,形成“我为大家守一天,大家为我守一月”的邻里守望氛围。下叶、下陈朱等村组建100余名民宿志愿者队伍为在游客旺季常态化维护交通秩序,保障景区运行有序。 淡竹通过开展“民宿朋友圈”系列活动,不断增强民宿主的幸福感、归属感,使民宿主和村民在广泛参与中相识、相知、相融、相助,拉近邻里距离,增进邻里感情,促进邻里和谐,逐步建立互知、互敬、互帮、互信的邻里关系,促进了民宿主和村民共建共享、共治共荣,使民宿主成为村庄治理的参与者、组织者、受益者,为基层治理注入了新力量。
信息来源: 综合信息指挥室(党政综合办公室)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