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各镇人民政府倡议: 全镇社会各界朋友们,生命呼唤血液,爱心需要奉献。无偿献血是一项利人利己的社会公益活动,是每个适龄健康公民的义务,科学献血不会给我们带来身体的损伤,却能为他人送去生的希望。朋友们,让我们勇敢地伸出臂膀,用爱心为生命加油吧! 活动时间:5月31日8:00-11:00 活动地点:下各镇葛玄文化广场 根据《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办法》相关规定,无偿献血者及其亲属临床用血享有以下优惠政策。 
荣获国家无偿献血奉献奖的献血者,凭《浙江省无偿献血荣誉证》在浙江省范围内可以免费游览政府投资主办的公园、旅游风景区等场所,到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就诊免交门诊诊查费,免费乘坐城市公共交通工具。 年龄:18-55周岁;既往无献血反应、符合健康检查要求的多次献血者主动要求再次献血的,年龄可延长到60周岁。
体重:男≧50公斤,女≧45公斤 脉搏:60-100次/分 血压:90mmHg≦收缩压﹤140mmHg,60mmHg≦舒张压﹤90mmHg 献血前一周身体健康,无感冒、发热、腹泻、服用药物等情况 献血前一天睡眠充足,睡眠时间保持在6小时以上。 献血前一餐清淡饮食,切勿空腹献血、饮酒。 女性避开月经期前后三天。
1.献血后在献血点休息15分钟以上,以利身体循环血容量的恢复,手臂上的弹力绷带1小时后松开。 2.献血后的当天,要注意保持穿刺针眼处的清洁卫生,保留穿刺点敷料4小时以上。 3.献血后适当多饮水,以补充失去的水分,维持正常的饮食即可,适当吃些瘦肉、鸡蛋、猪肝、豆制品等含蛋白质较高的食品,也要吃一些新鲜蔬菜,不要暴饮暴食。 4.24小时内勿剧烈运动、高空作业和过度疲劳。 5.如手臂针眼处有少量皮下淤血,请即时进行适当冷敷,并可在献血48小明后进行热敷,以促进吸收。
正常人一次献400毫升的血液不会影响身体健康。人体红细胞的寿命大概是120天,每天都有血红细胞新生死亡,死亡的血细胞由新生细胞进行补充促进机体新陈代谢。 
一.血液的生理知识 1.人体的血液有多少? 正常成人的血液约占体重的8%,例如一位50公斤重的人,体内约有4公斤的血液。 2.血液的组成 血液是由有形成分和无形成分两部分组成,有形成份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约占血液的45%。其余55%为无形成份—血浆,血浆中水份占91-92%,其余是各种蛋白质、无机盐和其他有机物质,也就是说,献血失去的一半是水分。 3.血液的生命周期 血液中所有成分都经历新生、成熟、衰老、死亡的新陈代谢过程。白细胞寿命仅为9-13天,血小板寿命仅为8-9天,红细胞的最长寿命也仅为120天。正常情况下,每人每天有1%比例的红细胞衰老死亡,同时,也有相应数量的红细胞新生。 4.血液主要功能 运送氧气和二氧化碳,运送营养物质和体内垃圾;以及参与体内免疫、体温、凝血调节等。 二.献血是无偿的,为什么病人要交“输血费”? 血液不是商品,本身是无价的。现在医院收取的“输血费”,是根据《献血法》和物价部门规定,为了保证临床用血安全,对献出的血液按照国家检测标准进行血红蛋白、血型、肝功能、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七个项目初复检和体检时的快速检测及采集、分离、储存等收取的成本费用。
信息来源:
下各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