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331024002681575M/2024-119454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日期 | 2024-05-11 | 发布机构 | 福应街道 |
组配分类 | 政策解读 | ||
《关于印发福应街道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的政策解读
|
||||
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是夯实安全生产工作的基础,是为了防范化解风险隐患。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一)落实“源头防”举措 1.强化项目源头管控。有效衔接国土空间规划,统筹布局大型危险品存储用地。结合实际建立完善各类发展规划安全风险评估会商机制,严格落实开发区等重点区域产业“禁限控”目录。严把项目审批安全红线,2024年落实项目审批(核准)风险评估机制,对存在重大安全风险的项目实行“一票否决”。严把项目设计关,严格落实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确保项目符合安全设计标准;技改项目开展安全风险辨识,技改过程同步落实安全防控举措。 2.落实分层分级分类纳管。在确保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基础上,建立新注册市场主体信息共享,常态化开展安全风险普查,及时更新存量生产经营单位安全风险状况,实现生产经营单位分层分级分类纳管。积极探索在5人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开展安全风险自评,建立风险排查、管控标准化流程,并逐步推广。 3.夯实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完善基层工作体系,推动基层安全生产工作深度融入“141”基层治理体系,整体嵌入平安法治模块,到2024年底村(社区)网格协同开展安全生产、消防安全等工作覆盖率达到100%。完善基层组织体系,推进街道应急消防管理站标准化建设,到2024年9月底实现应急消防管理站100%达标。 (二)落实“人防”举措 4.落实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2024年及时宣传贯彻浙江省《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指导意见》,聚焦关键岗位、关键人,推动做到理念认识到位、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训到位、基础管理到位、应急救援到位。推广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2025年危化品、工矿、道路运输、特种设备等高危行业领域企业100%建立,2026年规上企业100%建立内部报告奖励制度。推动生产经营单位加强对外包外租等关联单位的安全生产指导、监督,将接受其作业指令的劳务派遣、灵活用工等人员纳入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落实安全生产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动态管理机制,推进骨干专业安全生产救援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技术装备现代化水平,强化专业应急救援支撑保障。以危化品、道路运输等安全生产专业队伍为重点,推动高危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依法建设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实现救援队伍能力与安全风险防范和事故抢险救援需求相匹配。定期组织开展实战化应急演练,推动生产经营单位每年至少组织开展一次疏散逃生演练(高危行业领域每半年至少一次)。 5.提升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安全素养。开展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培训,强化培训效果督导,严格“逢培必考”。2024年完成工贸企业主要负责人和三级医院消防安全责任人集中培训;2025年完成金属冶炼企业主要负责人、文旅场所、重点文物保护等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集中培训;2026年完成大型商业综合体消防安全责任人集中培训;道路交通、建设施工等重点领域以及特种设备、电力、能源等重点行业结合实际推进。提升生产经营单位员工安全素养,2024年底前细化完善生产经营单位各类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频次、内容、范围、时间等,提升培训质效。强化一线员工岗位应急能力培训,推动落实员工岗位应急“关、逃、喊、报、助”五步法,2025年实现规上企业全覆盖,2026年推广到所有生产经营单位,合力建设高素质劳动者队伍。 6.提升群防群治能力。加强全民安全宣传教育,持续开展安全宣传“五进”活动,组织开展全民“安全月”公益宣传培训,突出自救逃生、个体防护等应知应会内容,推动落实“开学第一课、开工第一学、交房第一步、注册第一嘱、放映第一播、会前第一屏”。发挥基层应急广播平台优势,组织开展应急信息播发和安全科普宣传。发挥行业协会自我管理作用,指导开展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争优创先活动。 (三)落实“技防”举措 7.加大数字化运用力度。强化全过程监管,2025年底前全量纳入燃气管理数字化系统监管,2026年根据浙江省统一编码规则完成液化石油气瓶二维码编制;推广运用台州市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系统,为全市工程质量数字化监管提供仙居样板,协助开发接入“浙里建”全省应用。加强风险监测预警,加大建设施工、交通运输、危化品、水利、能源、消防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应用和升级改造力度,2024年迭代优化安全生产数字化系统,2025年底前实现危化品重大危险源、重点粉尘涉爆等企业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全覆盖,2026年逐步推广到其他行业领域。深化街道范围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实现灾害事故多发易发区域(点)双向化终端全覆盖,做到平战结合,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8.加大工艺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力度。对照淘汰落后安全生产工艺技术设备目录和在用设备报废标准,加大建设施工、交通运输、燃气、危化品、工贸等行业领域落后工艺设备淘汰力度;依法加快推进“小散乱”企业有序关闭、“大吨小标”货车违规生产销售治理。探索高危行业领域建立老旧设备装置强制评估更新机制,2025年完成评估,对安全条件差、难以保障生产安全的老旧设备装置实施停产改造;2026年完成高危行业领域老旧设备装置改造提升。引导和支持先进技术装备适用改造,大力推进“智改数转”和“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提升高危行业领域自动化、智能化水平。 (四)落实“工程防”举措 9.推进生命保障工程。集中开展安全生产“拆违清障”治理行动,畅通应急逃生通道、打通消防救援通道,2025年底前实现人员密集场所防盗窗动态清零。推进小型生产经营场所、经营性自建房、老旧住宅小区安装早期火灾报警和灭火装置。推进老旧场所消防设施升级改造、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建设、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电梯安全筑底和道路运输车辆主动安全装置安装应用。2025年底前实现城镇建成区消防供水全覆盖、存在安全隐患自建房整治全覆盖。 10.探索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对标《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指导意见》,围绕城市安全源头治理、安全风险监测预警、重大隐患排查整治、安全监督管理、安全保障能力等方面要求,积极开展浙江省安全发展示范城市“百城千镇”创建。 (五)落实“管理防”举措 11.规范隐患排查整治。推动实施全覆盖检查标准体系和操作指南;建立隐患示例小视频库,通过可视化方式提升隐患辨识能力。推进生产经营单位定期开展隐患自查自改,督促主要负责人每季度带队开展1次检查(高危行业领域每月至少开展1次),确保隐患动态清零;探索推进比对检查(生产经营单位、监管部门先后进行自查、检查,强化结果比对应用,提升生产经营单位自查质量)。提高安全检查质效,统筹推进安全生产监管“综合查一次”改革,建立协同监管机制,实施联合检查,跨科室联合双随机监管率不低于40%。完善覆盖各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举报奖励机制,畅通举报渠道,及时做好举报线索受理、核查工作,加大举报奖励。推动“安责险”承保机构参与高危行业领域企业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工作。 12.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构建双重预防机制、标准化管理体系有效融合的新型标准化管理体系,推动规上企业逐步达标,指导规下企业积极开展创建工作。大力选树各行业标杆企业,2025年底前打造一批安全生产标准化标杆企业,依据企业达标情况在监管方式、抽查比例和频次等方面采取差异化措施。探索开展企业安全管理结对互助,通过企业结对互助开展标准化创建工作,互助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13.提高安全生产执法能力。强化精准执法,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科室重点围绕安全生产相关行政执法事项清单、安全生产重点关注问题和隐患清单,开展精准执法;对高风险生产经营单位开展“四不两直”执法,对一般风险生产经营单位开展“事先公告”执法。强化执法刚性,对照全覆盖检查标准体系中问题隐患对应的行政检查、行政处罚等监管执法事项,依法采取停产整顿、关闭取缔、上限处罚、联合惩戒、“一案双罚”、行刑衔接等手段,严厉打击各类非法违法行为,强化执法“后半篇”文章。加强专业能力建设,加大非现场执法规范化建设,推动现场执法检查和线上巡查执法有机结合;强化执法人员培训,每年组织开展基层安全监管执法人员全覆盖轮训,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执法比武竞赛。 14.规范事故调查和信息报送。依法依规严格开展事故调查处理,按要求开展事故防范整改措施落实情况评估。强化隐患、事故追责问责,牢固树立“隐患不排查、问题不整改就是事故”理念,及时宣传贯彻《浙江省生产安全事故隐患责任倒查追究办法(试行)》,通过责任“前追”防范事故于未然;持续落实《浙江省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认定规定(试行)》,通过责任“后追”防范同类事故再次发生。严格事故信息报送,严厉打击事故迟报、谎报、瞒报行为,提升事故信息报送时效性、规范性。 解读机关:仙居县人民政府福应街道办事处,咨询电话:0576-87788333。
信息来源: 福应街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