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人格之司法温情
|
||||
法律人格之司法温情 中华文化上下五千余年,浩浩汤汤。《尚书》就有“协和万邦”、“燮和天下”的记述,《周易》中也贯穿着“天下和平”的政治理念。故而中国传统诉讼文化的价值取向是以“和谐”精神与“无讼”理想为总原则的。“和合”的理念始终是中国古代伦理思想的核心,和合文化的发祥地据传就在浙江台州的天台山,其“因缘”来源于“和合二仙”的民间传说。相传唐代有寒山、拾得两位高僧,他们均出身寒门,先后在天台山国清寺受戒为僧后,他们朝夕相处,形影不离,亲密无间,情同手足。他们分别以盛着素斋的竹盒和红艳的荷花相赠,后来,人们称拾得为“和(荷)仙”,寒山为“合(盒)仙”。这两位高僧于唐代贞观年间由天台山至苏州妙利普明塔院任住持,此院后来改名为闻名中外的寒山寺。清代,雍正皇帝正式封寒山为“和圣”、拾得为“合圣”,“和合二仙”从此名扬天下。 习近平同志说:“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对于中华儿女来说,以和为贵、与人为善,信守和平、和睦、和谐,是生活习惯,更是刻在骨血里的文化认同。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就是为我们勾画的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当下的司法审判工作亦复如斯,想作为一名好的法院人,不仅需要独立的思想,探求法律上的政治良知——致良知或许更为重要。做到知、行合一才能致良知,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这是知行合一。实现良知,以人为本、以和为贵、天人合一,于细小之处体会和合,践行和合,这就是致良知。 诉源治理矛盾化解于诉前 纠纷解决是社会和谐的第一要义,调处息诉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首要方式。近年来,我院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借助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加强诉源综合治理,主动把法院调解工作置于党委政府大治理格局之中,形成“社会调解优先、法院诉讼断后”的矛盾纠纷化解体系。一是强化多元调解资源整合。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创新司法供给形式,集成律师调解、行业调解、仲裁调解等多元解纷服务资源,最大程度的实现“行业纠纷由行业解决”。整合20个县域网格调解资源,聘请近884名特邀调解员开展专业调解。在4个相对集中的工业园区分别设立服务站和服务企业工作室化解涉企矛盾。二是重视“无诉讼”建设。与辖区调解组织对接,支持和规范调解员、网格员等社会力量在法治轨道上参与社会治理。在大战乡设立矛盾纠纷“最后跑一次”服务中心,全县4个基本无诉讼联系点自2019年以来已调解民事纠纷425件,调解成功率100%,其中广度乡和大战乡下叶溪村成为全年基本无诉讼乡镇、无诉讼村的示范标杆。三是强化矛盾纠纷线上调解。积极推广在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移动微法院等,实行“线上线下”双线调解培训方式,截至目前平台共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0629件,调解成功率99.53%,用户申请率19.08%,合格响应率99.96%。 共享法庭延伸调解触角 仙居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最远的乡村距离县城80多公里,地域限制是调处息诉工作的一大难点。仙居法院快速落实推进 “共享法庭”建设,主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让群众有纠纷首先想到 “共享法庭”,有纠纷就能在“共享法庭”妥善化解,更好助力仙居打造共同富裕山区样板。目前我院共有特色共享法庭6家,分别是高铁新城站、民宿集群站、经济开发区站、神仙居站、工艺品行业站和杨梅产业站,全部是围绕仙居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特别设立的。一是针对重点项目多、拆迁纠纷多发的情况,设立“共享法庭”高铁新城站。考虑到仙居拆迁过程中容易产生大量行政诉讼,去年在高铁新城开发指挥部设立“共享法庭”。今年在总结去年的基础上,全面强化共享法庭高铁新城站建设,将服务范围扩大至全县重大项目,统筹各业务庭司法资源,实行每周值班制度,根据重大项目工作推进需求随时提供法律咨询、参与争议事项调解等,并建立咨询台账,确保事事有回应,1-6月,已接待群众50余人次,解决相关法律问题23个,8名法官下沉城西片区,为征迁工作提供全天候现场指导,得到县委的充分肯定,相关工作经验被省高院录用。二是针对旅游经济发达的情况,成立“共享法庭”民宿集群站。在临近5A级景区神仙居的淡竹乡下叶村特设了“共享法庭”民宿集群站,实行节假日全天候值班,帮助解决当地民宿爆发式增长后,村级纠纷调处能力不足的情况,为周边游客和民宿经营者提供服务。上半年通过成功调解多起当事人身处外地的涉民宿纠纷,成功减少诉累。三是针对仙居产业发展特点,设立共享法庭工艺品行业站和杨梅服务站。工艺品行业和杨梅产业是仙居的传统经济支柱,为更好服务仙居县工艺品行业和杨梅产业发展,特别设立了共享法庭。借助工艺品行业共享法庭,推动与经信局、工艺品行业协会建立沟通协调常态化机制,及时为企业提供精准、高效、优质的法律服务。近期,联合协会共同化解系列涉劳动报酬纠纷,有效维持企业健康良性发展。借助杨梅共享法庭,与市场监督管理局、杨梅产业协会等共同开展服务,联系法官通过微信群及时为从业人员提供法律咨询,确保矛盾纠纷及时化解,目前仅一件案件处于调解中,无其余涉杨梅产业案件进入法院,有效保障杨梅季平稳过渡。 以人为本体现司法温情 习近平总书记于2013年2月23日在北京指出:“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法律法规是白纸黑字、板上钉钉的,但是司法确是有温情可言的。无论是充分的了解当事人的诉讼请求,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一次性尽到告知义务尽当下所能给予帮助,还是细微之处的一盏茶、一句问候、一句话家常似得闲聊,都是于现实一个个案例之中挖掘深层意义,简而至极。 2020年我们都会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重重的一笔。从2020年1月11日武汉市卫健委通报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至今日全国战“疫”,从疫情暴发到有效组织起防疫,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生命、真相、医疗、法治、等待,这些词时刻牵动者全国人民的心。法院人也在思考着、审视着,如何在这寒冬中用司法温情帮助当事人度过这关乎生命关乎未来的寒冬。2019年12月初,申请人吴某在申请人某婚纱摄影楼订购了婚庆套餐,包括婚礼当天的化妆、服装和跟拍,拍摄时间为2020年 1月28日,同时支付了4800元款项,2020年1月23日,浙江省宣布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1月24日,申请人吴某接到村干部的电话,受疫情影响,全县暂时停办婚宴。吴某联系某婚纱摄影楼取消套餐并要求退款,某婚纱摄影楼认为取消套餐可以,但需要吴某支付30%的违约金。多次沟通无果后,吴某向消保委投诉并欲提起诉讼解决纠纷。立案庭法官在了解到情况后主动参与纠纷调解,向当事人充分说明疫情这特殊情况下的法律法规以及希望大家案结事了人和的处理方式。在法官的释法说理下,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将矛盾化解于诉前。类似由于疫情导致薪资停发无法偿还贷款等情况也屡有发生,尤其是金融机构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立案庭主动出击,和各大金融机构协商,暂缓疫情下无法偿还本息贷款的案件,让在寒冬中的当事人得以喘息、静待春暖花开。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广大仙法干警响应号召,在院党组的统筹安排下组成11队防疫小组,从利用周末时间不分白昼的走街串巷、逐个走访排查;到牺牲五一假期全身投入全县核酸检测、秩序维护;更有部分干警积极参与到24小时轮班、为期数月的高速路口疫情卡点值班工作中。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兴。 我们的和谐是全体人民各得其所、各依其序、各尽其能的社会,是民主与法治相统一、公平与效率相统一、活力与秩序相统一、人与自然相统一的全面小康社会。和合司法理念,促进司法审判运行更科学、法官办案更公正、人民群众更信服。
信息来源: 县法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