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快递 > 部门信息

节粮减损 | 大米加工的损耗常常出现在哪里?


发布日期:2024-03-11 15:31 访问次数:

大米是如何加工的?


稻谷籽粒由谷壳、皮层、胚和胚乳组成。稻谷加工主要工序有清理、砻谷和碾米。稻谷清理是为了去除砂石、金属、杂草种子等杂质,砻谷是剥除稻谷的外壳使之成为糙米的过程,碾米是将糙米的糠层除去,生产出有较好食用品质的大米。

640 (3).png



大米加工的损耗常常出现在哪里?


大米加工的损耗主要是产生的碎米和米糠。稻谷加工去除分别占稻谷质量16%~20%的稻壳和5%~7%的糙米皮层,其中胚与糊粉层中含有近64%的稻米营养和90%以上的人体所需的微量营养素。大米加工精度越高,营养物质流失就越严重,糙米中钙、铁、烟碱素、维生素B、维生素E分别是白米的1.7倍、2.7倍、3.2倍、10倍、14倍。

应用适度加工生产技术,出米率可提高3%~5%,按我国2021年2.12亿吨食用稻谷加工量计算,可增加出米量640万~1000万吨,以亩产470公斤计算,相当于增加了约1300万~2200万亩耕地的稻谷产量。

640 (2).png

发展稻谷的适度加工技术,对消费者而言食用富含营养的大米,将营养素保持在一日三餐当中,对于保证身体健康方便经济;对加工企业而言,适度加工提高出米率,降低生产能耗,提高经济效益。

适度加工技术无疑是“藏粮于技”战略的具体体现,助力于开发无形粮田,保障粮食安全,促进我国大健康产业的发展。



信息来源: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