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食品安全属地管理工作质效,切实加强食品安全综合治理水平,仙居县市场监管局结合县域实际多向发力统筹抓好优化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7560家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包保等级调整,185家B、C两级包保主体干部分配,开展20场食品安全包保督导全覆盖培训。 一是谋划部署聚合力,推进落实强动力。方案实施前,针对上级下发的关于进一步优化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工作机制等工作事项,多次向各乡镇(街道)征求意见建议,充分吸纳基层观点。第一时间向乡镇(街道)传达市食药安办下发的《关于进一步优化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工作机制的通知》工作要求,详细解读了相关优化措施,保障工作衔接顺畅,确保责任履行的连贯性,做到减负不减责、松绑不松劲,持续推进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走深走实。 二是深入调研减繁冗,优化清单提效能。坚持因地制宜、减负增效原则,进一步明确7大类包保重点主体以及县乡两级党政领导干部为包保干部范围;可通过现场督导、召开会议、视频连线等多种方式开展督导;依据食品生产经营主体风险等级确定督导频次,针对低风险主体每年现场督导不少于 1 次,对于高风险主体确保每年现场督导不少于 2 次,以此减少不必要干扰。从包保工作实际出发,下发优化后的涵盖7大类重点业态的《包保督导任务清单》,为包保干部开展包保工作提供清晰指引,增强工作针对性与实效性。 三是宣贯培训全覆盖,实践运用增成效。为进一步强化思想认识,提升包保干部履职水平,推动新机制落地见效,组织全县20个乡镇(街道)开展食品安全包保督导全覆盖轮训,培训围绕优化机制的政策背景、主要措施和现场督导要点进行解读,详细讲解了落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平台上食安办及包保干部操作界面包保信息查询、包保干部实施督导、包保关系管理、个人工作台操作、问题认领与分发、督查工作等功能,并通过“理论学习+现场实践”的方式进一步指导包保干部如何开展督导工作,切实提升履职尽责能力。
信息来源:
县市场监管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