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快递 > 部门信息

粮安天下 · 习近平论国家粮食安全(十五)


发布日期:2024-12-27 09:08 访问次数:

640.jpg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

61

农业发展不仅要杜绝生态环境欠新账,而且要逐步还旧账。要推行农业标准化清洁生产,完善节水、节肥、节药的激励约束机制,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更好保障农畜产品安全。对山水林田湖实施更严格的保护,加快生态脆弱区、地下水漏斗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区治理,打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攻坚战。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2014年12月9日),习近平《论“三农”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第138页

62

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把关系十几亿人吃饭大事的耕地保护好,绝不能有闪失。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依法依规做好耕地占补平衡,规范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

《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2015年5月),习近平《论“三农”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第160页

63

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是对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占用耕地不断扩大的补救措施,是国家法律和政策允许的,但必须带着保护耕地的强烈意识去做这项工作,严格依法依规进行。要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加强对耕地占补平衡的监管,坚决防止耕地占补平衡中出现的补充数量不到位、补充质量不到位问题,坚决防止占多补少、占优补劣、占水田补旱地的现象。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中要把好关,不能让一些人以改革之名行占用耕地之实。对耕地占补平衡以及耕地保护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加强调查研究,提出有效的应对之策。

《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2015年5月),习近平《论“三农”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第160页

64

经过长期发展,我国耕地开发利用强度过大,一些地方地力严重透支,水土流失、地下水严重超采、土壤退化、面源污染加重已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矛盾。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改革我国环保管理体制》(2015年10月26日),习近平《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第102页


来源:《习近平关于国家粮食安全论述摘编》



信息来源: 《习近平关于国家粮食安全论述摘编》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