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经过长期不懈努力,我国粮食生产取得巨大成就。今年,全国粮食总产量突破一万二千亿斤。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已连续多年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比较稳定地实现了粮食基本自给。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12月23日),习近平《论“三农”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第72-73页 尽管我们实现了粮食产量“十连增”,但仍然赶不上需求的快速增长和结构的不断变化,产需缺口不断加大,进口持续大幅增加。今年粮食产量比十年前的二OO三年增加了三千四百二十五亿斤,但今年前十个月谷物就净进口一百九十七亿斤;前十个月,大豆净进口九百九十五亿斤,而十几年前我们还是出口国。 随着人口增加、城镇化推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粮食需求量将呈刚性增长趋势。目前,我国每年大约新增人口六百五十万人,新增城镇人口约二千一百万人,每年因人口数量增长就要增加粮食需求上百亿斤,加上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变化和农业人口进入城镇,增加的粮食需求就更多。到二O二O年,预计粮食需求量将达到一万四千亿斤左右。满足如此巨大的粮食需求,压力可想而知。粮食等农产品消费快速增长的趋势还会持续,相当长时期都不会逆转。 在粮食问题上,我们现在是紧平衡。紧平衡,一是解决粮食供需基本平衡,二是防止粮食供应宽松后造成粮价下跌、影响种粮积极性,这是一个两难。紧平衡是个技术活,是在走钢丝,这边调一调,那边调一调,调不好就失衡了。我们想达到一种理想状态,但拿捏好分寸取决于我们的水平,也取决于大环境。 总体看,我国粮食安全基础仍不稳固,粮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什么时候都不能轻言粮食过关了。在粮食问题上不能侥幸、不能折腾,一旦出了大问题,多少年都会被动,到那时谁也救不了我们。我们的饭碗必须牢牢端在自己手里,粮食安全的主动权必须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 《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12月23日),习近平《论"三农”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第73-74页 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立足国内基本解决我国人民吃饭问题,是由我们的基本国情决定的,也是我们一以贯之的大政方针。一个国家只有立足粮食基本自给,才能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进而才能掌控经济社会发展这个大局。靠别人解决吃饭问题是靠不住的。如果口粮依赖进口,我们就会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看看世界上真正强大的国家、没有软肋的国家,都有能力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美国是世界第一粮食出口国、农业最强国,俄罗斯、加拿大和欧盟的大国也是粮食强国。这些国家之所以强,是同粮食生产能力强联系在一起的。所以,粮食问题不能只从经济上看,必须从政治上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 《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12月23日),习近平《论"三农”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第74页
来源:《习近平关于国家粮食安全论述摘编》
信息来源:
《习近平关于国家粮食安全论述摘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