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331024740510604c/2024-135375 | 主题分类: | |
发布机构: | 县经信局 | 发布日期: | 2024-11-12 |
文号: |
仙居县经济和信息化局关于县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第01002号提案答复的函
|
||||
主办单位:县经信局
政协经济委员会: 首先,非常感谢你们对我县小微企业培育及工业经济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你们在仙居县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深化制造业小微企业培育发展,助力产业赶超突进的建议》(第01002号)提案已收悉。我局非常重视,根据提案内容积极与相关会办单位联系和商讨,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小微企业是经济发展的“毛细血管”,是社会就业的“蓄水池”,更是激发市场活力的“一池春水”,其健康发展对整个经济体系至关重要。近年来,我县十分重视制造业小微企业的培育,厚植小微企业营商环境“沃土”,充分释放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巨大潜能,并以“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工程和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为引领,加快新质生产力培育,助力全县产业赶超突进。今年,我县以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优秀结果,连续第二年夺得“浙江制造天工鼎”,申报的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省政府督查激励,已被省经信厅推荐至省政府,排于26县首位。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平稳向好,1-5月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33.37亿元,同比增长17.2%;实现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5.51亿元,同比增长175.4%;实现规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13.66亿元,同比增长36.5%,三项指标增速均为全市第1;规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40.93%,全市第2。 一、提升站位,多角度服务小微企业发展 (一)暖心助企,为企业成长扫清发展障碍。小微企业是我县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对全县的产业提升、居民就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服务好小微企业发展,稳定就业民生,针对小微企业普遍面临的政策、融资、法律等各类难题,我县持续开展各类助企服务活动。其中,“小微你好”专项行动已开展各类条例、政策宣贯活动5场,服务企业301家次;举办投融资路演活动24场,促成融资金额6000万元。“一起益企”服务行动已举办展览展销会3场,促成交易订单金额1400万元;开展法律服务活动,帮助企业解决法律问题数量176件。“万名干部助万企”提质扩面行动已走访企业1304家次,现场办结450件、流转交办50件企业诉求,办结率和企业满意率均为100%。 (二)加强监测,为经济研判提供可靠支撑。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我县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加强经济运行监测预警,为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提供坚实支撑。由县经信局牵头,每月对接县统计局、县税务局、县国网供电公司等有关部门,对企业产值、营收、税收、用电等重点指标、重点领域进行高频监测,并分月、分季度召开全县工业经济分析会,构建部门联动、上下协同的工作机制,科学研判经济运行态势,针对经济运行中趋势性、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出对策建议,持续提振发展信心。同时,加强工业大数据平台应用,定时更新上传相关指标数据,强化数据整合,让数据“活起来、动起来、用起来”。 (三)精准培育,为产业升级催生强劲动能。我县聚焦小微企业发展态势,根据企业营收、能耗等相关匹配指标,分行业选取高技术、高成长性、高附加值企业进行一盘棋统筹,专班化开展专精特新培育。一是积极与省市相关部门开展联动,建立专精特新企业梯度培育库,开展“专、精、特、新、链”精准画像,实施靶向精准培育。二是建立专精特新企业运行监测体系,按照“一企一档”“一年一评”,实行“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三是结合本地实际,梳理产业链强链补链等项目需求,做好招商规划,引育“小而精”“专而新”的优质企业,做大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截至目前,全县共培育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4家,省“雄鹰行动”培育企业1家,省隐形冠军5家,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5家,市专精特新“小巨人”17家,省创新型中小企业98家。 二、强化激励,多层次鼓励小微企业发展 (一)落实各项助企政策,加快营商环境优化。我县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相关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工作精神,组织开展对国家《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省民营经济32条、市民营经济30条的专题学习,加大政策贯宣力度和落实深度。持续推进企业降本减负工作,根据初步统计,我县今年1-5月已完成各类减负降本2.63亿元,完成率65.8%。积极举办“百展拓市·百企抢单”建设行动-仙居县稳外贸拓市场政策培训会、仙居医械小镇-仙琚制药共建产销一体化联盟签约活动、“跨境+专利 行业新蓝海”工艺礼品企业培训会等各类对接、培训活动,帮助企业提升竞争力,鼓励企业拓市场、抢订单。同时,深入推进行政服务增值化改革,县企服中心重新按照“开放式、面对面”的格局进行升级改造,新改建的1000平方场地已于今年1月投入使用,目前入驻涉企服务事项271项,一类事28项,并建立“1+1+1+X”人员服务构架,配置了企业服务专员,编制出台了17个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企服中心已累计完成办件4123件。 (二)出台超收分成方案,激发属地干事热情。为充分激发乡镇(街道)抓实体、育企业、谋项目的活力和动力,推动全县经济增长,我县近年来积极探索、实施乡镇(街道)、社区(村)超收分成奖励政策,于2022年印发出台《仙居县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完善乡镇(街道)财政体制的通知》(仙政发〔2022〕20号),对于乡镇街道超收分成奖励政策进行详细制定。乡镇街道超收分成每年结算一次,由税务、发改、经信等部门按体制结算规定提供各乡镇相应的收入实绩数和收入基数,财政部门按照体制规定结算超收分成,报县政府审批后次年列入乡镇预算,将工业经济发展与乡镇财政资金挂钩,充分调动乡镇(街道)积极性。 (三)贯彻大综合一体化执法,减轻企业迎检负担。自“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开展以来,我县持续深化“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机制,整合相关部门检查周期、检查方式、检查时长相同或相近的监管事项,在同一时间对同一监管对象进行联合执法检查,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一次到位”,减少企业干扰,实现市场主体减负、监管效能提升的良好效果。今年以来,我县制定了《仙居县2024年度县级部门联合随机抽查计划》,各执法监管部门已累计创建跨部门双随机任务数39个,目前已完成27个任务,未按时完成任务数0,任务完成率69.23%。组织开展“综合查一次”265次,减少企业干扰163次,跨部门双随机率达57.57%。下阶段,将持续深化“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机制,进一步减少多头、重复、低效检查。力争全年综合监管(综合查一次)计划事项覆盖率大于98%,计划按期完成率大于98%,跨部门双随机率大于40%。 三、搭建平台,多渠道扶持小微企业发展 (一)政策推送更贴心。我县深入开展政策宣传工作,面向企业宣讲各级政府出台的惠企政策及《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解读手册》等相关法律法规,并组建线上惠企政策部门协同工作群组,对浙江省企业之家网(浙江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上的政策进行及时更新和推送。截至目前,已发放《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各类政策、法律法规300余本。加快“政策树”应用推广,目前该应用已实现规上推广全覆盖,仙居“政策树”推送政策151条,推送仙居企业24660家次。开展“政策智配”模块全省首试首用,推动“企业找政策”向“政策找企业”转变,实现政策“精准触达、快享快办”,目前已上传政策155条并已全部画像。 (二)资金兑现更便捷。我县已全面推广“政企通”服务平台应用,实现了“一个平台、三大转变、四大功能”,在综合集成惠企政策、优化政策兑现流程、打通政策兑现“最后一公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推进了稳企业、增动能工作。自2021年底仙居县“政企通”平台上线以来,我县惠企政策兑现的申报和审核工作均已纳入政企通平台。截至目前,已有19个主管部门使用政企通平台,发布申报项目475个,项目申报8863次,兑现金额7.75亿元,惠及企业4000多家次。 (三)配套服务更完善。我县加快完善企业服务配套,在园区内打造服务中心,破解小微企业“成长的烦恼”。如对医械小镇内医疗器械增值化服务中心进行了改造,设立6个独立办事窗口,在诉求、项目、政策、金融、人才、法治、科创、开放、数据等9项传统服务基础上,创新设立了审评报证、洁净车间设计装修、CDMO平台、辐照灭菌、环氧乙烷灭菌、载体空间、产业基金、物业、小镇运营等9项特色化服务,帮助解决企业个性化诉求。此外,进一步加快公共平台建设,科标生物检测实验室年底前建成开放投用;加快迅佳CDMO服务中心平台投资建设,年底前实现5家以上报证项目入驻中心;支持戴圣思介入类微创CDMO平台建成国内领先水平;优亿10Mev电子束灭菌中心开业运营。 四、用活资源,全方位保障小微企业发展 (一)开展“亩效得地”工作。我县积极推动工业用地向高附加值、高成长性、高创新性、高贡献率的优质企业倾斜。对全县规上企业开展全覆盖式排查摸底,筛选(拟)上市企业、(准)链主型企业、高成长型企业等6类优质企业,分乡镇、平台深入了解企业发展状况和增资扩产意愿,挖掘存量优质企业投资潜力,精准掌握企业用地需求和投资计划,形成本地企业用地需求清单。据统计,全县共有用地需求的企业8家,意向用地490亩。同时,精准制定供地计划,按照《台州市支持先进制造业优质企业供地预评审工作指引(试行)》文件要求,对有用地需求的企业亩均税收、全员劳动生产率等指标进行评估,最终筛选出2家既有需求又符合准入门槛的优质企业,并会同相关部门从企业成长、经济效益、技术创新、质量建设、转型升级等方面对企业进行评审赋分排名,形成最终供地企业清单。目前,2家优质企业都列入今年供地计划,计划用地140.58亩。 (二)加快小微园建设。我县以小微企业园为载体,持续打造高质量小微园,推动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方面,出台了《加快推进小微企业创业园建设的实施意见》。鼓励国有投资公司建设或代建、存量企业集中连片开发、行业协会牵头开发、龙头企业闲置用地开发、地产开发商开发、村集体利用留用地开发等六种开发模式建设小微企业园,可以分割出租或出让,切实解决小微企业厂房难问题。建设方面,我县每个小微园建设要求有明确的产业定位,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验收、统一核算,建设方案要明确园区选址、用地面积、主导产业选择、招商方案、投资模式、细化的分割方案和建设进度要求等,同时明确仓储物流、环保设施、研发平台、物业管理、职工宿舍等公共配套设施。截止目前,我县共有通过省级级认定小微园8个,占地面积497亩,建筑面积61.2万平方米。截止目前,已入园企业202家,其中规上企业1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5家,高新技术企业9家。 (三)盘活土地资源。针对企业发展空间不足的问题,我县进一步加大“零增地”技术改造力度,推动工业上楼、老旧厂房改造,提升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水平。截至6月,全县新增备案零地技改项目6个,计划总投资7143万元,新增建筑面积2.54万平方米;共有在建零地技改项目21个,1-5月共完成投资约3700万元。下阶段,我县将继续宣传好相关政策,鼓励企业自行或联合建设小微园,推动集聚发展,并全力保障小微企业用地需求,针对工业企业特别是符合“标准地”要求的专精特新企业用地需求,靠前服务,积极向上做好政策对接、指标争取,助力企业发展壮大。 最后,再次感谢贵委对工业经济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信息来源: 县经信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