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秋季,柿子便成了最受欢迎的水果之一,柿子颜色鲜艳诱人,又因为其谐音“柿柿如意”又被视为代表吉祥如意的水果,使其更受欢迎。
柿子含有丰富的天然糖分、维生素及矿物质等营养成分,
然而,空腹不能吃柿子,柿子不能和牛奶、螃蟹、鱼虾同吃,吃柿子会得胃结石等“科普”也让不少消费者望而却步,难道柿子真的不能美味与安全共享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1.柿子为什么会涩?
柿子的涩味主要是因为未成熟的柿子含有可溶性的单宁(又称鞣酸),当可溶性的鞣酸被唾液溶解,再接触到口腔粘膜上的蛋白质时,会使蛋白质凝固,产生收敛感。未成熟的柿子中鞣酸含量较高,尤其是靠近柿子皮的地方,因此涩味较重。随着柿子的成熟,鞣酸逐渐由可溶性转化为不可溶性状态,涩味便会逐渐较少。
2.空腹不能吃柿子?
空腹吃柿子时,在胃酸的作用下,柿子中的鞣酸易与纤维素、半纤维素和蛋白质发生反应,形成不溶于水的沉积物,沉浸在胃内,再与果胶及植物纤维等凝结成块儿,易形成胃结石。故应避免空腹食用柿子,同时食用时应尽量去除鞣酸含量较高的柿子皮。
3.柿子不能和海鲜、牛奶一起吃?
未成熟柿子中的鞣酸会与海鲜、牛奶等食物中的蛋白质、铁离子、钙离子等物质发生络合反应,形成不易被人体吸收的络合物,进而影响食物消化吸收。成熟的柿子鞣酸含量普遍在0.5%以下,只要适量食用,就不会引起消化问题。
4.如何放心吃柿子?
一要尽量食用无涩味、成熟的柿子,注意不要空腹吃,建议在饭后半小时左右食用柿子。
二是正规售卖的商品化柿子都有经过脱涩处理,鞣酸含量很低,可以放心吃。
三需适量食用。对于健康人群而言,柿子单日食用1-2个、“隔三差五”吃一回就行。特殊人群应该根据自身情况严格把控食用量,比如慢性胃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缺铁性贫血患者以及病后初愈的人群,要结合自己的病情,牢记限量、适时、遵医嘱。
四要记得食用后漱口。柿子含糖高,食用后总有一部分留在口腔里,特别是在牙缝中,加上弱酸性的鞣酸,容易对牙齿造成侵蚀,形成龋齿,故在吃柿子后及时漱口,预防龋齿。
柿子除了鲜食外,还可以通过晾晒等方法使水分蒸发制成柿饼。不知道大家吃柿饼的时候是否有注意到柿饼上总有些白色的霜,这层白霜是什么呢?又该如何处理?
柿饼上的白霜其实是柿饼制作工程中天然形成的糖霜,并不是防腐剂,是可以食用的。收获的柿子削皮后进行晾晒,晾晒过程中柿子内部的水混着糖渗到了果实表面,当水分蒸发后,糖结晶积累到表面就形成了白霜。这层白霜里主要成分就是葡萄糖,葡萄糖属于甜度较低的糖,低于果糖,所以吃起来并不是非常甜,可以直接吃不用洗掉。
白霜越多越好?
白霜不一定越多越好。白霜的多少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柿子的含糖量、晾晒的温度和湿度以及不同的制作工艺。
如何鉴别白霜是不是人工撒的?
个别商家可能会在还没有天然出霜的柿饼上撒一些面粉,这种人工撒粉我们可以通过三步法鉴别出来。
一看,人工撒粉常常是厚厚一层并且分布十分均匀,而天然形成的白霜一般是分布不太均匀的。
二抖,人工撒粉比较疏松,一抖容易掉,而天然糖霜都比较牢固,并不容易掉落。
三尝,自然形成的糖霜入口即化,口感微甜,人工撒粉则不行。
如果不慎买到了人工撒粉的柿饼,则洗掉再吃。
如何挑选柿饼?
1.看大小和颜色。尽量选择个头较大的,大的柿饼一般所用的柿子成熟度高,没有涩味。优质的柿饼一般呈棕红色,且均匀有光泽,但颜色过于鲜亮的不宜购买。
2.运用三步法观察法。观察柿饼的白霜是不是天然糖霜,避免买到人工撒粉的柿饼。
3.轻捏柿饼。挑选时可以轻轻捏一下柿饼,太坚硬的柿饼可能用的是未成熟或存放时间过久的柿子,而过软的柿饼则可能经过了冻存又解冻的过程,品质也会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