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3310240026812415/2024-105113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成文日期 | 2024-01-31 | 发布机构 | 县司法局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
仙居县司法局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计划
|
|||||
2023年,仙居县司法局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上级司法行政部门的指导下,切实发挥法治和司法行政职能作用,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仙居县获评2022年度法治浙江建设优秀单位,被列为乡镇(街道)合法性审查改革试点县、行政复议员任命与分级管理省级试点县、涉营商环境法规制度“立改废释”市级试点县;仙居县法律援助中心获评第五批(2023年度)浙江省法律援助志愿服务行动先进单位,县委依法治县办、下各司法所获评台州市依法治市工作成绩突出集体;下各、横溪司法所被命名为“枫桥式司法所”;下各司法所获评台州市司法行政系统第一批“红色所队”;朱溪镇杨丰山村被命名为全国民主法治村。 创新开展行政争议化解工作让“行政机关、法院、原告当事人”三方共赢,受到省司法厅、省高级人民法院好评。“仙居县全流程闭环管控行政争议 促败诉率连创新低”做法被浙江政务信息(专报)、台州政务信息(专报)录用并得到副省长胡伟,市委副书记、市长沈铭权批示肯定。 一、2023年工作总结 (一)改革创新,法治政府建设扎实推进 一是有效化解行政争议、保障中心工作推进。将传统的群众工作与法律工具箱有机结合,聚焦行政机关执法效能与当事人合理诉求平衡,出台了《仙居县行政执法监督与行政争议化解协同制度》,进一步理顺工作流程,确保源头合法性审查、行政争议排查、法治专题夜谈、法治工作提示、双色风险预警、执法监督等各个环节高效衔接,取得了明显成效,2021年、2022年、2023年,仙居县一审行政诉讼败诉率分别为20.17%、4.03%、0.9%,连降两年,保持全市最低。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开展行政复议员试点工作,今年8月,县人民政府举行了首批行政复议员任命仪式,实行复议员任命管理制度,旨在打造“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的行政复议队伍,激活法治人才队伍发展“新引擎”。 二是统筹推进党政机关法律顾问制度改革和乡镇(街道)合法性审查改革。率先开展党政机关法律顾问制度改革,《仙居县政府法律顾问管理办法》经县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后印发,完成了政府法律顾问第二组涉土行政组及第一组重大综合组政府购买服务招投标,县法务中心投入运行。推进乡镇(街道)“1+4+6”合法性审查改革,实施四大配套改革:事前规范,构建乡镇(街道)合法性审查标准体系;事中协同,打造县级合法性审查中心;事后备案,实施乡镇(街道)备案审查全覆盖工程;全流程管控,坚持以数字化赋能基层合法性审查;目前,全县20个乡镇均已成立了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乡镇法务中心、组建了法治人才库,依托合法性审查管理系统实现全流程在线运行。 三是探索建立社区矫正社会调查评估地方标准体系。社会调查评估对推进和规范社区矫正有着重要作用,通过建立地方标准,明确社会调查评估范围、术语定义、证据清单、办案流程、审核方式、是否适用社区矫正的标准,起到统一规范的作用。目前项目已委托中国计量大学法学院开展课题研究,《仙居县社区矫正调查评估地方标准体系建议方案》专家评审会顺利召开,并完成课题验收。 (二)系统思维,法治工作体系更加优化 一是合法性审查100%。实施合法性审查全覆盖,县政府规范性文件、行政合同、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100%,今年共审查县政府规范性文件31件,部门及乡镇(街道)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10件,县长办公会议、常务会议议题131个。制定出台了《仙居县重大行政决策源头治理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开展破除地方保护和行政性垄断、涉及行政复议的规章和行政规范性文件等规范性文件专项清理工作5次。在全县范围内开展近2年政府合同统计工作,政府合同共计2959件,全部完成合法性审查。 二是行政执法监督效能不断提升。建立健全县级部门、乡镇街道、乡级部门站所“纵向协调、横向联动”的监督体系,明确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室职责和工作流程,常态化开展执法监督,形成互联贯通严密监督闭环。利用数字化行政执法监督平台,督促整改处罚对象不适格、结果公示不规范等执法问题,今年以来,共处理平台问题线索7条,处理“一网统管”预警信息48条,发出法治工作提示单9份。坚持法治巡察与县委巡察一体推进,以“入驻+包干”方式开展“渗透式”督查,2023年,已对卫健局、文广旅体局和下各镇开展法治巡察,评查行政执法案卷41份、合同295份,发现问题31个。 三是行政复议主渠道全面建设。进一步加大新行政复议法的宣传和培训,发挥复议高效便民的优势。进一步明晰行政复议工作流程,促进办案标准化、规范化,扎实做好行政复议前置受理。落实调解责任,建立调解奖惩机制,加大审查力度,倒逼责任单位调解。牵头召集案件相关单位及办案人员组建破解专班,进行专题夜谈,研讨重难点案件调解化解方案,保障行政复议调解全过程业务指导。严格执行案件线索移送工作办法和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2023年新收行政复议案件205件,同比提高了57.7%,复议诉讼比达2.07。 (三)提质增效,公共法律服务持续优化 一是公共法律服务质效不断提升。公证和法律援助2023年省级民生实事项目全面落实。今年共办理公证案件1429件,公证“最多跑一次”群众满意率高。促进法律援助供给均衡化,狠抓法律援助承办人业务素质提升,办案质量和精准服务能力全面提升,今年累计受理法律援助案件909件,解答各类法律咨询3400余人次,成功举办第二届“双百”法律援助承办人评选活动。省法律援助工作处徐立忠处长对仙居和台州的法律援助工作表示了肯定,城东企业群服务队被列入第一批省法律援助工作联系点名单。全县共有24台法律服务智能自助机已投入使用,农村法律顾问规范化建设不断推进。全面摸排壮大公职律师队伍,今年公职律师新增18人,较去年增长29.5%,加大青年律师扶持力度,律师万人比达3.06。 二是“普法也是生产力”品牌持续深化。深入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八进”工作,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讲座38场,围绕“五年”活动,大力开展“亚运·法治同行”专项普法活动,广泛开展“送法进景区”“送法上民宿”等民法典、宪法宣讲活动,全年开展各类法治宣传活动91场。持续做大“守法贷”项目,探索个体工商户领域“守法贷”,截至目前,“守法贷”已发放2620户、4.05亿元,节省利息750余万元。重点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进一步健全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行政、共青团、妇联等有关单位共同参与的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机制,高标准打造仙居县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开设模拟法庭。开办《法治面对面》法治专栏节目,目前已制作8期,在仙居电视台、爱仙居等平台播放量达到30万余人次。今年,全县新创建省级民主法治村(社区)10家,市级民主法治村(社区)30家,共申报培育了“法治带头人”998名、“法律明白人”2560人。目前,全县设立2个省级公民法治素养观测点、2个县级宪法主题公园、6个镇级法治公园。 三是人民调解工作体系实现突破。开展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规范化建设专项行动,2023年,全县各级调解组织共调解成功9604件,调解成功率为99.8%。仙居县旅游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才华调解工作室被命名为省级金牌人民调解工作室。开展“调解夜校”培训活动,目前已举办41期,覆盖20个乡镇街道,培训2200余人。推进消费纠纷领域调解平台建设,着力为消费者提供公正、高效、便捷、经济的消费纠纷解决途径。数字化改革项目“共享调解”平台注册调解员958人,上线3976件案件,调解成功率100%。以“枫桥式司法所”建设为契机,着力提升司法所的硬件设施、业务队伍、服务保障,完成了横溪司法所迁建,充分发挥司法所人民调解、合法性审查、法治宣传等职能作用。顺利完成40名人民陪审员的选任工作,6人被增补为市级人民监督员。 四是法治护航亚运工作圆满完成。出台《平安护航亚运百日攻坚任务分解方案》,组建工作专班,强化值班备勤,构建排查梳理、重点管控、长效防控的闭环治理体系,全力以赴防风险、保平安、护稳定,重点做好“三类人员”的稳控工作。开展矛盾纠纷调解专项行动,特别是易引发“民转刑”的邻里纠纷等案件,加大对交通事故、房产物业、欠薪等行业领域矛盾纠纷调解,做深做细化解工作。 (四)层层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优化提升 一是法治化营商环境改革亮点纷呈。牵头县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中法治环境专班工作,为营商环境提供坚强法治保障,法治化营商环境改革揭榜挂帅项目省级录用1个。成立了仙居县民营企业互助自律联盟,打造仙居县民营经济司法服务中心。整合外卖小哥、快递员等新就业群体,建立“啄木鸟报线索+网格员核查+乡镇部门跟办”的基层治理新模式。牵头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法治服务领域,建立相关部门协同推进机制、梳理法治服务领域涉企服务事项清单、入驻行政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法治服务。 二是涉营商环境制度“立改废释”专项行动有序推进。压实“谁制定、谁清理”、“谁起草、谁清理”主体责任,高标准完成规范性文件专项清理任务。出台涉营商环境制度“立改废释”改革攻坚方案,统一编制公平竞争审查工作流程图、审查工作指引、审查事项负面清单,为全县涉营商环境规范性文件制定提供规范体系。依托县法务中心和乡镇法务中心,全面提高审查能力,为县乡“立改废释”重大疑难复杂事项提供协审意见。 三是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执法监督取得成效。开展重点领域执法监督活动,今年县乡协同开展涉企自由裁量权、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无证明化”改革等专项监督4次,发现问题30个。抓好行政执法重点环节治理,围绕“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联合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各镇街执法协调监督工作室,开展综合执法事项执行情况、涉企执法“多头检查、重复检查”、行政处罚结果公示、执法着装规范管理等专项监督5次,共核实线索40条,发现问题75个。 二、2024年工作计划 2024年,仙居县司法局将进一步发挥复议主渠道作用,推进全面依法治县、法治政府建设,在推动公共法律服务和人民调解的提质增效以及进一步规范刑事执行工作上继续深化改革,提升整体战斗力,为全力打造“四个仙居”和现代化中国山水画城市更多标志性成果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一)扎实推进依法治县工作 1.深化乡镇(街道)合法性审查改革,充分发挥县合法性审查中心(县法务中心)作用,从源头减少行政争议的数量。加快推进县法务中心全面实体化运行,2024年上半年完成第三、四、五组政府法律顾问服务采购;深化乡镇(街道)合法性审查改革,充分发挥县合法性审查中心(县法务中心)协审、备案审查作用,保证乡镇(街道)涉法事项应审尽审,统筹推进本地区法治实践实训基地建设。2.有序高效开展行政争议化解,发挥行政复议主渠道作用。进一步落实完善《行政执法监督与行政争议化解协同机制》,稳控行政诉讼案件量,减少行政败诉案件。进一步推进行政争议调解中心实质性运行,注重和解、调解和引导当事人撤诉息诉等行政争议化解工作;通过行政诉讼e监督系统做好案件信息流转、风险赋码工作,继续做好行政错案常态化移送,发挥行政争议常通报作用;持续推进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推动行政复议主渠道全面建设。3.积极推动法治化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深化落实涉营商环境制度“立改废释”工作,高标准开展规范性文件专项清理。开展执法扰企专项监督,规范和简化涉企行政检查,完善涉民营企业行政执法违法行为投诉举报处理机制,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权益;深化“立体式”行政执法协调监督体系,通过“品牌工作室”创建提升行政执法监督质效。进一步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法治服务领域工作,建立涉企服务事项清单动态管理机制,不断完善服务模式和服务内容,为企业提供更多增值、暖心服务和更专业的法律咨询。 (二)推动公共法律服务和人民调解的提质增效 1.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强化人民调解解纷效能。加强“枫桥式”司法所创建,注重法治统筹、执法监督等司法所新职能履行,推进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明年计划完成白塔司法所迁建。完善矛盾纠纷多元调解体系,推动“浙里调解”系统应用,大力加强专业调解、行业调解、商事调解,推进诉前调解改革工作,继续培育省级个人调解品牌室。2.以问题导向落实工作,在公共法律服务上提质增效。推进律师事务所规范化管理提升,建成一家营收千万以上规模的品牌所,力争全县律师万人比高于全市平均值;深化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开展“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建设,整合法律援助资源进驻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深化农村法律顾问工作,科学布局公共法律服务站点;巩固和发展公证体制零编制改革成果;构建社会大普法格局,“守法惠”持续扩面提质,拓展普法创新项目《法治面对面》栏目建设,最大化释放法治红利。3.持续推进乡镇(街道)法治化综合改革工作。大力培育和创建基层法治最佳实践、省级示范乡镇(街道),全面推动乡镇(街道)法治建设。加大法治建设对乡镇的考核权重,推动乡镇党委落实法治建设主体责任,司法行政机关联合相关部门开展专项督察,形成工作合力。 (三)进一步规范刑事执行工作 1.探索建立社区矫正社会调查评估地方标准体系。在全市首创建立调查评估地方标准体系,不断提升社区矫正调查评估质量,促进调查评估工作规范开展。2.以信息化加强重点人员分析管控,提升教育矫正实效。对社区矫正对象违法被提请撤销缓刑或治安管理处罚案件,坚持“两个24小时”制度的落实,同时制作统一规范的蓝底白字警示通报,在决定作出后次日即通报至每名社区矫正对象,强化警示震慑作用。3.健全“监管指标”,提升执法监督实效。编制印发《全县社区矫正执法工作指引》,开展社区矫正执法合规性检查和交叉检查,推进社区矫正片区化管理、加强执法保障,提升社矫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完善重大事项集体评审机制,结合“清廉矫正”要求,不断完善矫务公开窗口渠道,广泛接受群众监督。 (四)“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切实加强党建引领推动业务发展 1.加强学习,引导干部做信念坚定的奋斗者。注重政治锤炼,加强理论武装和思想武装,开展好政治轮训。注重实践锻炼,围绕中心工作,选派优秀的干警参加五线历练,在攻坚一线锻炼干部。2.夯实基础,引导干部做本领高强的先锋队。夯实组织基础,加强党建业务指导,加强支部规范化建设,重点加强红色所队建设。强化业务提质,注重干部能力水平的提升,增强法治服务能力,继续发挥“法治夜谈”平台的作用。3.带好队伍,引导干部做为民服务的排头兵。做好墩苗育苗,对干部严管厚爱,实施快乐工作法和情怀工作法,进一步提升法律服务能力,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为公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信息来源: 办公室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