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 > 城市综合执法

仙居县市场监督管理局2023年度行政执法统计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2024-01-12 09:17 访问次数:

仙居县人民政府:

根据上级工作要求,仙居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将2023年度行政执法统计工作报告如下:

一、行政许可、处罚全年相关数据、同比变化及主要原因

(一)行政许可方面

2023年我局负责实施的行政许可项目92共收到行政许可申请41063件,其中受理41027件,不予受理36件;经审查,准予许可40973件。行政许可事项的受理、审查和决定符合法定条件和程序且全部在承诺时限内办结,办结率100%,顺利完成各项审批工作任务,本年度无新发生涉及行政许可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许可办件量同比上升26.55%,原因是我局聚焦经营主体跃升难题,纵深推进企业开办和注销便利化,持续精简办理程序,打造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注册登记体系,不断畅通主体进出“高速通道”。持续推动窗口服务前移,提供“预约办”“远程办”“上门办”“就近办”“代理办”等贴心服务,全年累计帮代办市场经营主体设立、变更、注销等业务12000余件。推动“全免单”提质扩面,将新开办企业费用全免政策拓宽至个体工商户,实现首套印章刻制、税控设备及配套服务免费,营业执照、公章、税控设备、税务发票等寄递费用全免,实现市场主体开办“零成本”全覆盖。纵深推进“证照分离”改革,通过业务协同、数据共享、材料简并、服务规范等切实优化审批服务,加快推进“准入准营一件事”改革应用落地。截至2023年12月底,全县市场监管系统相关事项告知承诺应用率为38.66%,办理“准入准营一件事”数量同比增长23.53%其中食品销售准入准营一件事同比增长40%,餐饮经营准入准营一件事同比增长21.74%。

(二)行政处罚方面

2023年我局一般程序办结行政处罚案件457件,同比下降12.5%;罚没款248.8万元,同比下降11.7%。案件数同和罚没款同比2022有较大幅度下降。主要原因我局2023年度践行包容审慎执法理念,坚持宽严相济、过罚相当,规范行使自由裁量权,包容审慎提出处理意见,坚持轻微违法首违照单免罚、一般违法从轻处罚、严重违法从重处罚的工作总基调,案件数量下降浮动较大

二、涉嫌犯罪的行政处罚案件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情况

2023年我局移送公安机关的案件共计4件,公安机关立案侦查4,其中:食品安全案件2件,药品案件1件,非法集资案件1件。

三、已采取的事中事后监管措施

(一)行政许可方面

拓展市场监管领域“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事项范围,在专项执法行动、重点整治、飞行检查、监督抽查等各类监管工作中,大力推行“双随机”监管理念和方法,充分发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在促进公正监管中的重要作用。同时高效发挥行政监管舒适度评价应用的数字化监管作用,加强内部综合,外部联合,推动形成常态化机制。加大“通用+专业”信用风险分类结果在双随机监管中的应用,提升精准监管水平。全年共开展双随机检查数4868次。

持续开展长期未经营企业清理吊销和吊销企业强制注销工作,加大对连续两年未年报的市场经营主体的清理力度,有效清理市场经营主体虚数。开展了长期未经营企业、吊销未注销满3年企业以及连续2年未年报个体工商户、异常满2年个体工商户的清理工作。

建立部门间企业信用信息互认互用机制,全面落实部门联合惩戒备忘录各项举措,对各部门双随机抽查等发现的违法失信行为依法实施联合惩戒,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长效制约机制。今年以来联合仙居人民法院、仙居人民检察院对因犯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等犯罪类型被判刑的从业人员进行从业限制,指导十余家企业主体及时修复因历史处罚造成的信用受损,引导企业主动纠正失信行为,消除不良影响,重塑良好信用。大力开展个体户纾困工作,恢复四千多家个体户因暂时失联、年报迟到产生的异常状态。信用监管、信用惩戒、信用修复闭环机制基本形成,信用修复效应得到进一步显现。

(二)行政处罚方面

一是加大考核运用力度。将每季专项执法行动情况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开展“执法先锋”选树活动,优化执法办案积分评分细则,将积分排名与年度优秀公务员评选挂钩,激励执法人员创优争先,比学赶超。

二是建立晾晒评比机制对基层所案件查办数量及案件主办人员办案情况等进行“月晾晒”全年通报各执法单位执法绩效、数据晾晒和案件主办人员积分情况各11期。开展“执法先锋大讲堂”宣讲,建立疑难案件会商制度与季度案件评审会,在交流研习中吃透法规、积累经验、掌握技巧、解决疑难

三是发挥先进示范作用。鼓励、引导执法人员提升执法办案能力,提执法效能,推进高质量经营大案要案,践行“多办案、办大案、办好案”的指导思想。今年全局案件被入选典型案例6件,市级典型案7件

四是推进全员执法印发并实施《全员执法工作方案》,开展行政指导文书制作、简易处罚、简案快办、案源分流等专题指导活动,开启“全员执法”新模式,提升监管问题线索处置能力,破解监管、执法两张皮的问题。推行所(队)长办案工作制,启动骨干“传帮带”工程,战训合一,壮大执法队伍,缓解案件、人力配比不足的问题。

四、向本级政府法制机构备案重大行政行为情况

2023年度,仙居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需向政府法制机构备案的重大行政行为均已按规定备案。

五、在浙江政务服务网上行政处罚公开情况

根据上级政府及主管部门的要求,我局将行政许可、行政执法等执法信息,在浙江政务服务网上主动向社会公开,保障行政相对人和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救济权、监督权,并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主要公开执法主体、人员、职责、权限、一般程序及流程、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办法等。经统计,我局2022年办理的行政执法案件已完成公示。

六、行政许可、处罚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行政许可方面

2023年我县被列为全市住所登记标准化改革工作试点单位,该项工作需要基于完善标准正确的地址数据库建设,以及精细准确的地址《负面清单》禁(限)标签化标注管理,涉及职能部门多、数据采集对象范围广,在实际运用中涉及平台数据融合、数据准确性覆盖性、实际场景动态变化等各种应用问题,需要各相关职能部门的通力配合和动态跟进。
   (二)行政处罚方面

执法办案力量薄弱且精力分散一是基层所人员职能繁杂。无法独立出一支执法办案队伍,不能集中精力办案,导致案件数量和质量不能有效兼顾;二是立案门槛低目前的相关规定在立案环节基本没有门槛,凡举报必查,导致大量执法力量忙于查处轻微的、琐碎的、几乎没有社会危害性的违法行为,导致行政资源浪费,执法精力分散;三是职业举报泛滥。随着新领域新业态不断涌现,以盈利为目的职业举报人规模日益庞大,执法人员不得不面对职业举报人重复利用信息公开、信访、行政复议和诉讼、纪检监察等手段,对其日常监管工作的干扰乃至阻碍,执法人力资源严重倾斜至大量的职业举报处理中,严重削弱了执法力量,分散了办案精力。

七、相关工作建议以及对策

(一)行政许可方面

由县政府牵头协调,各部门通力配合提升地址库数据信息的精准度和覆盖率,根据《负面清单》禁(限)设规定设置相应建筑物及区域属性标签,并做好动态更新。

(二)行政处罚方面

一是围绕考核重心,统筹规划强部署。明确年度工作重点,牢牢抓住县政府中心工作和市对县考核项目等“牛鼻子”,对标对表开展各项牵头工作和配合工作,同时进一步树立执法权威,全年保持执法高压态势不松懈,有序开展执法工作。

二是注重大要案经营,推动专项走纵深。继续围绕各项专项执法行动为主要载体,扩大案源收集渠道,提升对有价值案源的敏锐度,优化作战机制,集中精力经营一批大要案和典型案例,推动专项行动走深走实。

三是强化队伍建设,壮大力量夯基础。开展执法沙龙和疑难会商落实“一案一评”和案卷定期集中评查,强化“执法积分制”实施应用,常态化开展法制讲座,加强信息化、现代化执法手段应用不断壮大更新执法人才库和“武器库”

 

附件:1.行政处罚案件年度统计报表

   2.行政许可年度统计报表

 

 

                   仙居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41月12

  附件1

行政处罚案件年度统计报表

2023

填表单位(盖章):县市场监管局


承办案件数︵件︶

办结案件数︵件︶

罚没款总额︵元︶

行政处罚情况(件)

重大处罚决定备案情况(件)

适用处罚程序情况(件)

处罚执行情况(件)

执法监督情况(件)

行政救济情况(件)

国家赔偿

情况(件)

警告

罚款

没收违法所得

没收非法财物

责令停产停业

暂扣许可证或者执照

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

行政拘留︵人︶

其他处罚

上报备案

经审查纠正数

简易程序

一般程序

当事人自行履行

行政强制执行

其中: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未执行

自行纠正

行政复议

行政诉讼

申请数

决定赔偿数

赔偿金额︵元︶

应上报备案数

实际上报备案数

其中

总数

其中听证程序

申请数

执行数

申请行政复议

其中

提起行政诉讼

其中

较大数额罚款

较大数额没收违法所得

较大数额没收非法财物

责令停产停业

吊销许可证或执照

10日以上行政拘留

其他

告知
听证程序数

实际适用
听证程序数

维持原处罚决定

变更原处罚决定

撤销原处罚决定

撤回申请

审理中

维持原处罚决定

变更原处罚决定

撤销原处罚决定

撤诉

审理中

总数

较大数额罚款

责令停产停业

吊销许可证或执照

其他

总数

较大数额罚款

责令停产停业

吊销许可证或执照

其他


570

457

2488229.83

137

320

94

127

1

0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68

289

49

49

0

0

0

0

0

0

0

0

457

0

0

0

0

2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行政处罚案件统计报表》填报说明:

1. 承办案件数:是指统计年度中所立案的案件总数。

2. 办结案件数:是指统计年度中已经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案件。

3. 罚没款总额:以元为单位,包括没收非法财物的拍(变)卖价款。

4. 行政处罚情况:

1)按办结案件实际适用行政处罚种类情况以件统计(以处罚决定书为准);

2)其中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也是按适用该项处罚的案件以件统计(不是财物额);

3)鉴于一个案件可能同时适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行政处罚种类,故八项处罚情况总和应等于或大于办结案件数。

5. 适用程序情况:

1)以办结案件实际适用程序情况统计,适用简易程序案件数+适用一般程序案件数=办结案件数;

2)听证程序适用情况,以当事人实际提出听证申请,启动听证程序统计,并分别按拟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情况计入较大数额罚款听证、责令停产停业听证、吊销许可证或执照听证、其他听证,四项总和应等于或大于实际适用听证程序数。(拟做出处罚决定有两项需要听证的,分别计入)

6. 执行情况:执行情况按办结案件实际执行情况统计,四项合计应等于办结案件数。

7. 监督改正情况:是指行政执法监督情况,“自行纠正”是指行政机关在办理行政处罚案件过程中发现错误,自行纠正的情况;

“上级机关予以撤销或改变”是指行政执法机关在办理行政处罚案件过程中,被监督机关(包括上级主管部门、同级政府、政府法制机构、纪检监察等)发现错误予以撤销(包括责令重新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或改变的情况(调查、办理中的不计入)。

8. 行政救济情况:

1)行政复议:以统计年度实际立案的行政复议案件为准(不予受理的不计入),并根据复议案件审理情况分别计入维持、变更、撤销、在审理中、撤回申请,五项总和应等于复议申请数。

2)行政诉讼:以统计年度实际立案的行政诉讼案件为准(不予受理的不计入),并根据诉讼案件审理情况分别计入维持、变更(含责令重作)、撤销、撤诉、审理中,五项总和应等于提起行政诉讼总数。


  附件2

行政许可年度统计报表

2023年度

填表单位(盖章)县市场监管局

 

 

 

 

     

 

 

 

 

 

 

 

 

 

 

 

 

 

本地区负责实施的行政许可项目

行政许可实施情况

重大行政

许可备案

许可后续监督管理

行政复议

行政诉讼

责任追究情况

申请与受理

审查与决定

举行听证程序

时限

收费

应备案︵件︶

实际备案︵件︶

审查纠正︵件︶

撤销

撤回

总数︵件︶

责令改正︵件︶

撤销决定︵件︶

总数︵件︶

责令改正︵件︶

撤销决定︵件︶

责令改正︵件︶

对主管人员处分︵件︶

对责任人员处分︵件︶

不予受理︵件︶

准予许可︵件︶

不予许可︵件︶

总数︵件︶

其中

按期完成︵件︶

告知延长期限︵件︶

经批准超期限完成︵件︶

事项︵件︶

金额︵元︶

总数︵件︶

其中

总数︵件︶

其中

依职权举行

依申请举行︵件︶

需赔偿︵件︶

赔偿金额︵元︶

需补偿︵件︶

补偿金额︵元︶

法定听证︵件︶

需要听证︵件︶


92

41063

41027

36

40973

54

0

0

0

0

41063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