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共同富裕 > 工作信息

展示新成就 喜迎党代会丨共富画卷,仙居这样描绘


发布日期:2024-01-10 11:22 访问次数:

为迎接中国共产党仙居县第十五届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仙居发布推出系列报道《展示新成就 喜迎党代会》,充分展示一年来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成就,激励全县党员干部群众进一步坚定信心、创新实干、赶超突进,奋力打造“四个仙居”,谱写现代化中国山水画城市建设新篇章。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


去年以来,我县紧紧围绕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要求,立足区域特色,扬长补短、放大优势,全力塑造区域发展新增长极,统筹各方要素迸发活力,在奋力打造共同富裕山区样板的道路上快步流星,打开人们对共同富裕的无尽想象空间。


2023年三季度,全县城镇、农村、全体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5.8%、7%、6.4%,均排名全市前列;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差进一步缩小至1.748,排名26县前列。


“共富生活委员”激活致富密码


寒冬时节,气温骤降,下各镇前潘村村民杨天飞的心里却是火热热的,因为他家2000余斤柑橘搭上了去往省城的“共富专车”。


“我的腿有残疾,每年收橘子的时候都特别愁。”前段时间,杨天飞随口和村里的“共富生活委员”提了两句,没想到村干部立马组织了一批志愿者来帮忙收橘子。


一直以来,空有特色农产品,缺乏销售渠道、卖不出好价钱,是仙居农产品发展的痛,更是仙居广大农户的痛。


2022年初,仙居好山好水孕育出的农特产品有了“神仙大农”这一专属区域公用品牌,实现“帮农民卖东西,让好产品卖出好价钱”;去年以来,我县再次创新,探索实施“共富生活委员”制度,让每个村都有了专属生活委员,帮村民销售农特产品助力共同富裕。


在仙居,311名村级“共富生活委员”每月走访农户,摸排本村蔬菜、水果、畜禽等农产品产销情况,动态形成农户产销需求清单,还利用单位、企业采购和直播销售等方式帮助农户销售农产品。

如今,上接“神仙大农”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下接千家万户,仙居农户乘着“共富生活委员”的东风,飞往增收致富的共富道路。据统计,“共富生活委员”累计帮助销售农产品1.3亿元,助力就业增收过万人。


啥是共同富裕?老百姓或许说不清,但一句“收入涨了”抵得上千言万语。



特色产业“夯实”共富底气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物产,得益于刚柔并济的好山好水,仙居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培养出了营养丰沛品类多样的“土特产”,如杨梅、三黄鸡、茶叶等。这些特产历史悠久,原汁原味,在农产品市场独领风骚。


为了做好“土特产”这篇大文章,走好乡村振兴富民路,我县因地制宜,走特色路、打特色牌,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撑起了乡村的“致富伞”。


“世界杨梅在中国,中国杨梅出浙江,浙江杨梅数仙居”。以仙居杨梅为例,作为世界杨梅栽培的起源地之一,仙居本地栽培杨梅的历史已经超过了1600年,杨梅也成为仙居县人民实现“致富梦”的主导产业。


去年11月,“浙江仙居古杨梅群复合种养系统”更是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正式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这也是全球第一个杨梅领域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近年来,我县坚持科技强农,充分运用工业化生产、数字化管理促进“致富果”增产增效。建成杨梅智能大棚近千亩,同时应用锁真保鲜技术,将杨梅保鲜期由7天延长到30天,并创新升级“亲农在线”应用,上线全国首张杨梅产业地图,对全县3.3万户梅农赋码管理,为梅农提供线上指导、金融服务、统防统治服务。



我县还积极发展杨梅直播电商,免费为梅农培训直播营销和电商营销等新技能,拓宽仙居杨梅的销售渠道。近两年培训了720余名“村播达人”,仙居杨梅网上销售占比达50%以上。


据统计,2023年,全县杨梅种植面积14.5万亩,投产面积13.8万亩,产量12万吨,杨梅鲜果产值11.2亿元,全产业链产值达到40亿元,带动梅农户均增收3.52万元。“仙居杨梅”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26.23亿元。


除了杨梅产业外,在我县,类似的特色产业致富故事还有很多。在安岭,一片茶叶带富一方百姓;在湫山,油茶产业成为农民致富的主要途径;在杨丰山,一粒大米撬动一座山;在埠头,“苦”药材种出“甜”日子……



美丽乡村“撬动”共富杠杆



走进白塔镇上叶村,一排排小洋房林立,地面干净整洁,门前屋后的庭院里种着各式花草;停车场、篮球场、足球场等一应俱全;共享食堂里,老人们吃着热乎的饭菜;儿童乐园、口袋公园里,父母带着孩子开心地玩耍着……



近年来,上叶村持续深化“千万工程”,以新农村建设、环境整治作为切入点打造景村融合型美丽乡村,并在此基础上,推进产业发展、数字赋能,实现了从破旧村向新农村、向美丽乡村、向未来乡村的三次蝶变。


2023年,上叶村入选了全国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现场推进会考察点。


“村里的环境越变越好,来玩的游客越来越多,大家的腰包也越来越鼓,我们都是受益人!”谈论起如今村里的热闹景象,民宿老板娘陈贵芬脸上笑开了花。


农房变客房、田园变乐园、资源变资产,美丽乡村建设正不断催生出“美丽经济”。


上叶村的美丽蜕变是仙居精心打造美丽乡村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县高度重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工作,并依托青山绿水,将全域风光串珠成线,做强乡村旅游产业链,让当地老百姓实现了从外出务工到家门口“既卖特产又卖风景”的华丽转变。


前段时间,省风貌办公布了全省2023年第二批“新时代富春山居图样板区”名单,白塔-淡竹“神仙画游”县域风貌样板区入选“新时代富春山居图县域样板区”。



据了解,白塔—淡竹“神仙画游”县域风貌样板区生态环境优越,森林覆盖率超过90%。全域村庄依山傍水、风景如画,均是3A级以上景区村,由全国美丽乡村路、省级精品示范道路白龙线串点成链。



优美的自然风光、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众多游客慕名而来,也在村里掀起了开民宿热潮。目前,风貌区内已创办民宿360多家,其中省等级17家,创新实现“民宿+体育”“民宿+采摘”“民宿+非遗”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形成了民宿村、民宿街、民宿集散中心等民宿集群化,带动就业2200多人,实现营收1亿多元。


如今的仙居,一个个山水相依、业兴景美、形神兼备的和美乡村正在慢慢崛起,一幅幅农民富、农业强、农村美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信息来源: 县发改局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