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大要闻 > 新闻信息
民生无小事,关爱有温情

发布日期:2023-06-02 访问次数:


仙居县作为山区县,社会保障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县人大相关工委主动把工作重点放在关注特殊群体、特殊家庭、特殊人员身上,既重视个案问题的破解又发挥自身职责推动群体利益诉求解决,生动践行了人民至上的人大情怀。

撩去隐形人的面纱让她们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朱溪镇朱一村一个名叫小漂的云南人嫁到仙居二十多年,儿子也长大成人,生活越来越好,更可喜的是她终于不再是隐形的黑户人员,在仙居县人大的帮助助推下,她二十几年来的个人身份问题终于得到解决,医保问题也迎刃而解,家庭生活都有了稳定的保障。

2020年初,仙居县人代会上有人大代表反映在离城区较远的朱溪镇有31位外来人员及其子女由于户口问题没有落实,无法享受农医保政策,生活困难,希望有关部门重视解决。

了解这一情况后,县人大走访走遍县域内有类似情况的乡镇,并多次召集公安、医保局、民政局等单位寻找法律法规依据和破解办法。调查中发现,偏远山村的个别农民因贫和年龄问题导致娶妻难,早年伴随改革开放人员流动,他们经人介绍与云贵川地区妇女成婚,有的没有办理婚姻登记手续,有的妇女连身份证也没有,嫁到仙居后生儿育女形成事实婚姻,但户籍问题一直没有落实,导致这些人成为“黑户”。随着社保医保政策的完善,这类群体的保障问题显露出来,也是社会管理民生领域遗留的问题。

主管户籍工作的公安部门早几年发出了逐步解决这些特殊群体的文件,但因取证困难、人员情况复杂,有些又涉及重婚状况,各地办理进展不一,推进缓慢,现实中这些人成为出生地和居住地“两不管”的隐形人。各地的医保局又把户口和身份证对应作为政策的刚性依据,情况僵持下来。

县人大常委会对此提出了要正视问题不绕道,实事求是不回避,轻重缓急分步走的指导意见,并决定给予重点监督跟踪监督。人大的支持给部门和乡镇联动增加了底气,加快了进度,最后形成了工作破解的三步法:一是涉及这些黑户口人员的子女义务教育入学问题统一解决,二是事实婚姻情况清楚在当地居住多年而本人又无能力办理的,由公安部门和乡镇帮助落实解决,三是涉及个人原因有条件办理户口迁移身份确认手续的,限期督促办理。既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又避免形成新的黑户,至此这一拖了十几年乃至几十年的户口问题终于得到妥善解决。

儿童流浪街头人大社会工委全程帮助对接

2021年5月24日在仙居县城流浪近一个月的九岁男孩金基平终于走进县特教中心大门,受到校长和老师的热情接待,孩子父亲焦急的心情终于缓解,困扰多日的烦心事一扫而去。

金某是一位来自安岭乡陈坑村的朴实农民,十年前48岁的他经人介绍迎娶了在仙居打工的云南腾冲女子,没有进行婚前检查也不了解对方的具体情况,夫妇俩先后生育一儿一女,4年前妻子扔下子女外出至今音信全无,还要赡养一位94岁的老母。金某靠打短工维持一家人生活,虽然政府给予了大力帮助将其列入低保家庭,但生活还是十分窘迫。

雪上加霜的是,当地学校老师发现金某儿子金基平上课注意力无法集中,为了不影响其他同学及学校的教学质量,当年4月份开始学校通知家长领回学生并要求其转学。由于老金不知道如何办理转学手续,去了几次特教中心无果后,就放松了对儿子管教,任其流浪街头,只是每天在吃饭、睡觉时候出门寻找将其带回。

这一情况背后折射了复杂的社会问题。县人大社会工委干部发现后,认为金基平的问题可能是弱智引起的学习障碍,无法和正常儿童一样接受教育,但可以进特教中心学习,否则过早流浪街头会成为社会隐患,决定想方设法给予帮助。但要进入特教中心必须符合一定条件,包括接受专门的鉴定还需办理残疾证等手续。金某认为其儿子四肢健全不是残疾人,不愿提出申请,且不知道办理程序。人大干部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一边做金某的思想工作,让金某认识到首要问题是让金基平回归学校,接受教育,以后成为自食其力的人;一边马上联系县第五人民医院、县残联、县特教中心,了解具体办理流程和入学所需条件,并带着金某和儿子去医院找医生,与县残联对接好时间,最后在相关证件办齐后又陪同父子去特教中心,完成了接收手续,并把这一情况告知了县妇联等单位,落实结对帮扶措施。

持续关注薄弱环节助推养老服务提质增效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人口规模不断提升、老龄社会治理压力持续增大,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的新形势下,如何让老年人安享晚年一直是近年来人大代表和群众热议的话题。关注的重点也逐渐从特殊困难人员及社会兜底养老保障,转向了多层次的养老需求和市场化选择。

考虑到养老问题涉及面广情况多样,仙居县人大采取持续跟踪持而不息求得工作突破。2021年主任会议将听取政府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作为专门议题,2022年常委会专门听取和审议养老工作相关报告,今年列入社建委重点调研课题,连续三年发力监督,多方推动,督促政府保持高度重视,从规项目划入手,重新布局全县养老机构,推进乡镇街道照料中心建设,提升居家养老照顾的服务水平。同时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利用专项债高水平启动县级福利中心(养老护理中心)建设,以公建民营方式引进中高档养老机构,一期即将对外开放,投资2亿元福利中心二期也如期开工建设,将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城市养老、卫生医疗结构及其相关资源的整合。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