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方地区玉米
北方地区玉米收获后的水分多在25%~30%左右,脱粒时间一般在11月份。这样高水分的玉米必须进行降水干燥处理,通常的干燥方法有以下两种:
玉米自然通风干燥仓降水。将收获后的高水分玉米穗装入自然通风干燥仓具(钢骨架钢网式自然通风干燥仓、原粮风干仓、玉米楼子、玉米栈子)中,利用北方冬季自然低温、风力和太阳能,经过一个冬季的自然通风干燥降水,达到安全储藏水分。注意需要将玉米穗苞叶去除干净后再装入器具中储存。经该仓干燥后的玉米色泽好,质量优、损失小。
烘干机机械干燥降水。将脱粒后的高水分玉米,通过小型连续式干燥机或批式循环干燥机烘干至安全储藏水分。
2.华北地区小麦、玉米降水措施
主要是自然晾晒降水。华北地区一般气候比较干燥,特别是在小麦收获的高温季节,空气的相对湿度低,此时雨水也较少,所以多数情况下靠日晒可以将小麦的水分降至安全水分。选择晴天或少云,温度高、湿度低,空气干燥天气,将高水分粮食出仓摊晾。一般选择在上午气温升高的十点钟左右摊晾效果最佳。同时薄摊勤翻,向阳起垄,增大粮食摊晒面积,可提高降水效果。收粮入仓时间不能过晚,最好在下午四点左右粮温比较高时完成。
3.长江流域稻谷的降水
长江流域温度高、湿度大,给粮食的降水带来一定的困难。晾晒降水是最经济的方式,晾晒时需注意稻谷耐高温性差,要避免烈日下高温暴晒,以免增加爆腰粒,加工成大米后碎米多,品质下降。但遇到阴雨连绵天气时,可在稻谷入仓前拌入食品级防霉剂缓解发霉现象,并可购置加装通风装置的钢板组合仓,入仓后打开仓盖,机械通风,可有效降低稻谷水分,防止出现高水分稻谷发芽、生霉等问题,确保储粮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