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 计划总结
索 引 号 11331024002681612U/2023-10641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日期 2023-05-17 发布机构 县人力社保局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仙居县人力社保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 2023-05-17 10:26:33 访问次数:

今年以来,仙居县人力社保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各项决策部署,聚焦现代化先行和共同富裕先行,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人社力量,勇挑共富使命,助力加快打造“四个仙居”,奋力谱写现代化中国山水画城市建设新篇章。

一、今年工作情况

(一)多措并举,提高就业服务水平,夯实共富压舱石

1.持续加强就业招聘服务。成立“驻点招工”工作组,开展“百城千企·乐业台州”系列招聘活动,本年度截至目前共举办县内招聘会13场,累计参会企业895家,提供就业岗位29542个,达成初步就业意向11130人。举办跨省“驻点招工”专场招聘会10场,参会企业11家,提供就业岗位824个,达成初步就业意向725人,签订劳务合作协议5份,从各地接返新老员工1201名。进村社提供“点对点”帮扶,首期组织58家县内重点骨干企业在6个村社开展专场招聘6期,推出就业岗位808个,入场应聘520余人,达成初步就业意向160余人。

2.落实失业保险稳企援岗。做好失业保险稳岗位提技能防失业工作,延续实施阶段性下调失业保险费率政策,截止9月份,为5098家企业减负2621万元。继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为3433家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主体返还2021年度失业保险费2109.97万元。落实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政策,为639家企业发放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131.25万元。

3.强化就业重点群体帮扶。依托“浙就业”重点群体帮扶场景应用,对就业困难人员、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开展就业帮扶,本年度累计服务重点群体6698人,帮扶率100%。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发挥公益性岗位兜底作用,本年度截止目前公益性岗位在岗147名,发放岗位补贴53.82万元。鼓励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本年度累计为445名就业困难人员发放灵活就业社保补贴339.41万元。

4.推进就业创业数字改革。大力推进台州就业招聘网使用,通过台州市就业招聘网和“台州就业招聘”小程序平台,提升人岗对接效率,实现“掌上求职”,平台及小程序注册企业328家,累计点击量达32.95万人次,意向对接2.9万人。联合开发“台创汇”创业综合服务数字化应用平台,集成打造创业服务“网上超市”和“线上创业孵化基地”,为创业者提供覆盖创业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个性化服务。自上线以来,“台创汇”每周浏览量达500以上。

5.完善创业带动就业环境。培育创业基地,强化创业指导,打造全产业链孵化体系,截至目前认定创业基地3家,入驻企业89家,创业导师16名。深入实施创业培训“马兰花”计划,2022年累计开展创业培训390人。强化政策扶持,对符合条件的创业主体给予相应政策支持,截至目前,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751万元,贴息39.7万元,发放创业场租补贴7.7万元,扶持58人创业。

(二)积极谋划,激发人才队伍活力,激活共富策源力

1.推进“500精英计划”。今年来,我县台州“500精英计划”创业、创新人才已发文认定,共引进落地16人。开展台州“500精英计划”创新人才企业自主评定工作,2名高层次人才入选。积极开展“500精英”创业企业“助飞”行动,实现“500精英计划”特优人才创办的创业企业产值均突破2000万元,其中产值突破1亿元的企业1家,初步入选国家高新技术的企业6家。

2.推进搭建引才平台。加强校地合作,与贵州大学、西安工程大学、台州学院、凯里学院等高校合作设立高校引才联络工作站,与第三方人力资源管理公司建立引才工作站。开展“仙燕归巢,百校引才”活动,实施“青年英才聚仙居”计划。组织仙居200余家重点企业,赴省内外高校开展现场和网络招聘60余场,开展合作交流20余次,截至10月底新引进大学生5295人,其中青年大学生2419人。

3.加强专技队伍建设。做好职称评审工作,本年度截至目前,共向省市推荐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149人,审批认定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137人,做好职称系统业绩档案库维护3410人。推进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今年来,指导3家企业成功获批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同时新引进博士5人。目前,我县共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3家,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7家,市级3家,总数和质量居台州市前列。

4.推进优化惠才服务。以数字赋能人才服务,狠抓人才政策兑现。深化完善人才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智汇云”系统和“5+X”部门联动服务机制,提速提效人才项目落地。今年共开展各类人才活动15场,累计发放人才绿卡52张,人才公寓入住21户,人才绿码赋码7300余人。针对高层次人才创业企业融资难问题,开展专题帮扶2次,为6家企业提供财务和融投资服务,获得融资资金近1000万元。同时组织18家高层次人才创业企业申报2022年台州市天使梦想基金及相关扶持配套资金。

5.推进事业人事工作。有序开展事业单位考录工作,2022年共考录教育系统81人,卫健系统71人,其他事业单位105人,定向生47人。实施县以下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全面摸排全县1273名管理岗人员,首次上报符合晋升条件人员641人。规范事业单位合同签订情况,确保合同签订率达到100%。积极推进省事业单位人事工资信息平台建设和事业单位绩效奖金分配方案实施,截止目前,共办理2022年度事业单位薪级正常晋升业务335件,共8056人。

(三)稳步提质,提高社会保险水平,把牢共富定盘星

1.社会待遇有序发放。积极做好全县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数据梳理工作,完成涉待遇类195857条地市数据校验。截至2022年10月底,企业和机关事业新增退休人员2555人,均办理完成,审核发放离退休人员亡故丧葬费、抚恤金470人;新增核发城乡居保待遇4008人;新增下各镇被征地参保对象608人。截止9月底,工伤保险待遇支付业务共办结2590件,所有案件办结率100%,工伤保险待遇共支出3863.3万元。

2.精准发力政策落地。推进社保费缓缴线下线上多渠道宣传。针对1689家县重点企业精准推送,对符合条件的856家五类特困行业企业、375家17类扩围行业和3805家中小微企发送点对点政策宣传短信四轮,并安排人员一对一宣传,精准推送助企政策。截至10月26日,共有219家单位申请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预计缓缴金额2840万元。完成退休人员调资工作,我县企业退休人员调资于7月22日全部发放到位,调整人数为59064人,共发放600.5万元,平均每人增资101.64元。

3.帮扶保障重点人群。做好低保、低边和重度残疾等困难群体的参保代缴工作,为未参保的困难群众做好参保登记工作,为已参保的困难群众代缴2022年度城乡居保保费。截止2022年10月底,低保、低边、特困、残疾等特殊群体参保代缴7420人。做好工伤认定工作,突出工伤预防重点,1-10月来共办理工伤认定案件945件,组织工伤员工参加劳动能力鉴定544人。

4.推进社保数字改革。完成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系统上线工作,确保业务平稳运行。大力推广电子社保卡应用,会同市民卡公司以及农商行进企宣传2次,下乡宣传4次,上门服务群众10余次。截止10月19日发放电子社保卡24983张,电子社保卡发放完成率为20.48%。社保经办向“数字化”转型,提倡无感智办,群众办事“零跑腿”,截至10月26日,一网通办率为89.1%,政务服务2.0收件率为94.89%。

5.守牢基金安全底线。加强部门沟通,打破数据壁垒,与相关部门建立涉刑人员、死亡人员数据共享机制,每月进行数据比对排查,有效防范风险。截至10月底,共比对排查涉刑疑点数据1137条;比对死亡数据2610条,火化人员数据3187条,发现疑点数据18条,涉及金额9700元,并已全额追回。鼓励社会监督,加强追讨力度,截至2022年10月,合计多领追回288人,共追回金额203.78万元。配合完成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省级归集工作,测算出仙居县2022年应归集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56084万元。

(四)真抓实干,加速技能社会构建,点燃共富强引擎

1.高质量打造技能工匠品牌。组织开展“台州技工”星级评价工作,组织相关专家对全县各企业申报的技工人才进行评审。目前,共评选出一星“台州技工”300名,二星“台州技工”100名,三星“台州技工”40名。打造“浙派工匠”名片,围绕考核指标开展技能人才相关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职业技能培训16800人次,完成率133.3%;新增技能人才4057人,完成率135.2%;新增高技能人才1526人,完成率101.7%,其中新增技师256人,完成率134.7%。

2.助力技术工人“扩中提低”改革。作为技术工人职业发展通道指引的试点县,开展先行先试,在企业进行走访宣传活动。进一步激励全县企业推进技术工人“扩中提低”改革,推动技术工人提质增收,形成“技高者多得”的良好氛围。截至目前已实现42家职业技能等级自主认定企业100%技能等级与薪酬挂钩。

3.积极推进仙居技师学院筹建。今年年初省政府正式批复同意我县在仙居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基础上筹建仙居技师学院;6月8日我局邀请省人社厅副厅长刘国富为仙居技师学院(筹)揭牌,市人社局局长柯婉瑛出席揭牌仪式;9月,仙居技师学院(筹)首批学生已顺利报到入学。目前,仙居技师学院(筹)建设工程已完成立项及可研批复,各项筹建工作有序推进。

4.打造职业技能竞赛品牌。举办仙居县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让更多技能人才从幕后走到台前。通过技能大赛建立更加全面的技能人才库,营造职业技能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大赛将于11月13日举行理论考试,后续由各牵头部门组织实操比赛。

(五)全面升级,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打造共富助推器

1.加大整治欠薪力度。加强“安薪码”宣传,积极开展“安薪我先行,服务浙共富”行动,与劳动者面对面交流。开展根治欠薪专项行动,建立多层次的处置惩戒体系。截止10月底,我们共受理日常来访来电欠薪投诉592件,国务院欠薪投诉平台推送件382 件,浙江安薪在线平台推送件108 起,为劳动者追讨劳动报酬2722.13万元,因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移送公安机关的案件2起。

2.健全基层监管制度。开展劳资专管员培训,全县在建工程、建筑业企业从事劳务用工管理人员共计110人参加了培训,102人通过考核取得劳资员证书。监察队伍下沉,按照一类乡镇4名,二类乡镇3名,三类乡镇2名的标准,加强乡镇(街道)劳动保障监察员和协管员等力量配置,实现动态监测。积极发展基层调解组织专兼职仲裁员、调解员,加强培训指导,实现大量案件化解在基层。在20个乡镇(街道)建立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实现乡镇劳动人事争议基层调解组织100%全覆盖,规模以上、已建工会的企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建立率95%以上。

3.全面提升仲裁调解水平。建立起以调解、监察、仲裁“三位一体”为基础,多方力量参与的“1+X”劳动纠纷化解模式,对内整合资源,对外联动办案。2022年共处理劳动纠纷400多件,案件平均调解成功率达到94.9%;立案处理劳动争议案件264件,仲裁调解率90.2%、仲裁结案率98.3%;涉及劳动者400多人,依法为劳动者追回应得利益800多万元;浙江省统一政务咨询投诉举报平台案件办结率100%。2022年共处理来信、来访、网上信访250件,均已按时办结。

(六)持续推进,全面深化数字改革,擦亮共富新底色

1.深化人社数字化改革。进一步完善提升数字化改革“揭榜挂帅”项目应用功能,今年共申报第二批群众“牵肠挂肚”改革项目6个,申报人社数字化改革“对标争先、改革创新”竞争性试点7个,获得人社督查在线、浙江省事业单位人事工资管理服务系统、人力资源产业协同等10个改革试点项目。持续优化“一件事”办理服务,升级完善智慧审批“一网通办”平台,线下设立多个“一件事”服务窗口。目前全县共上线11项“一件事”服务,已为2500余名办事群众受理并办结相应“一件事”事项。

2.优化人社公共服务改革。全面推进窗口数字化建设,在“一证通办”“最多跑一次”“跨省通办”上发力,进一步提升人社服务便利化、智能化、一体化水平。截至目前,业务总办件数237801件,大厅总收件数82932件,大厅2.0收件数73971件,政务服务2.0系统收件占比(“一网通办”率)达到89.19%。优化窗口服务,增设2个“潮汐窗口”,推出无休日“不打烊”服务,今年预约办理近1000人次。推行服务评价机制,今年以来,“好差评”系统已受理36件,申诉36件,均属于误评。开展“一把手走流程”体验活动,截止目前,共开展活动10次,现场发现堵点难点3个;倡导窗口人员提供志愿服务,服务约4万人次。推行惠民“码上办”服务,依托“人才码”“安薪码”等,精准服务群众。

二、亮点工作

1.在全市率先落实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第一时间成立稳岗专班,对省级下发名单内的失业保险参保企业进行再摸底、再复核,当天即确定第一批返还企业名单。6月1日在全市率先发放首批稳岗补贴626.63万元,截止目前已累计为3433家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主体返还失业保险费2109.97万元。

2.在全市率先完成一次性扩岗补贴目标任务。自一次性扩岗补贴政策出台后,第一时间便通过微信群、线下播放宣传视频等方式对企业进行初步宣传,对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点对点服务,加班加点进行审核及公示等流程,尽快为企业实现资金发放。本年度发放目标为42万元,九月初在全市率先完成任务目标,截至目前累计为104家企业发放一次性扩岗补贴51.6万元,涵盖344名高校毕业生。

3.社会保险扩面进度位居全市第一。成立扩面专班,建立8个工作小组,找重点、分批次、总动员、广宣传,一一走访企业,安排专人对接服务企业,对全县应保未保的2325家企业发送宣传短信4轮。目前为止,已走访重点企业230家。召开全县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扩面工作会议,组建6个督查组,深入20个乡镇街道,督查扩面工作。截至2022年10月底,我县参保登记企业新增2020家,职工养老保险净增参保人数4894人,全年任务完成率达82.95%,位居全市第一;办理城乡居保参保登记5540人。

4.高效推进仙居技师学院筹建。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县技能人才4.74万人,高技能人才5432人,占比仅为11.46%。建设仙居技师学院,依托本地院校,培养更多知识型、创新型、复合型本土高技能人才成为破题关键。今年1月,省政府正式批复同意在仙居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基础上筹建仙居技师学院;4月,仙居技师学院(筹)医疗器械专业群入选省级高水平专业群;6月,省人社厅副厅长刘国富莅临仙居和崔书记一起为仙居技师学院(筹)揭牌;9月,首批学生正式报到,计划招生1315人,实际招生1108人,共16个专业,开设预备技师班5个、高级工班19个、中级工班4个,标志着仙居技师学院(筹)正式进入正常运转。

5.践行劳动仲裁“三三制”工作法。努力探索“调解+”的新时代调解模式,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坚持把多部门大联动、多力量参与贯穿劳动纠纷调解全过程。目前,本年度共调处劳动纠纷400多件,大多数劳动纠纷都在基层得到调解,调解成功率94.5%。仙居县劳动争议人民调解委员会被评为全省工作突出基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

三、2023年工作思路

(一)进一步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帮扶重点人群就业,聚焦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各类群体,综合运用各类扶持政策,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开发就业困难人员公益性岗位,推进失业保险应享尽享。强化基层公共就业服务队伍建设,进一步健全四级网络化服务机制,推动就业和人力社保业务真正下沉,构建覆盖全民、辐射全域的公共就业服务网络,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深化东西部劳务合作,打造跨省“驻点招工”工作品牌,大力开展“百城千企·乐业台州”系列招聘活动,持续强化企业用工保障,加大企业减负稳岗支持力度。

(二)进一步打造高端人才队伍。高层次人才和大学生引进工作提质扩量。开展“500精英计划”成长助力行动,推动高精尖成果产业化落地。通过高校引才联盟,开展“青年英才聚仙居”行动,实施“仙燕归巢·百校引才”四季巡回招才行动,完成新引进高校毕业生6000名的任务目标。推进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做好各系列职称评审工作;壮大博士后工作站队伍,发展有意向、有条件的单位积极创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优化事业单位人事工资管理系统,稳步推进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工作,健全竞争择优、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

(三)进一步夯实社会保险体系。深入推进社保提标扩面。加强社保扩面征缴宣传,分类精准实施参保扩面和缴费基数夯实工作,提高社会保险费征缴率,促进社会保险制度可持续运行。加大社保基金风险防控,构建事前预防控制、事中在线核验、事后稽核检查的风险防控体系;持续探索待遇追回可行性流程和实施方案,保障工伤先行支付、亡故等多种原因引发的多发待遇追回工作有理有据、有始有终。优化社保经办数字化环境,建立职能高效、安全可靠的社保数据管理系统,推进电子社保卡扩面,落实各项“惠企便民”行动,深化“适老化”服务,实现电话预约,提供上门服务。

(四)进一步推进技能社会行动。积极围绕仙居技师学院筹建专班的工作部署,力争技师学院在2024年实现摘筹转正。加强产业对接,结合本地特色,明确技师学院重点专业。建设职业技能体验中心,打造“30分钟技能学习圈”,依托仙居开放大学、农广校和社区学校,开设普惠性职业技能培训。有序扩大自主认定企业覆盖面,引导企业建立技能等级津贴与薪酬挂钩制度,有效实现技术工人“扩中”改革。深入实施“浙派工匠”培养计划,探索建立“仙匠积分制”,实现新增高技能人才2000名的年度目标。

(五)进一步维护劳动关系稳定。畅通劳动监察投诉举报通道,加大项目检查、案件处置力度,限期内案件处置率100%,不断优化联惩联治机制。深化推广“安薪码”“安薪在线”,深入用工单位开展劳动用工日常巡视检查,对欠薪风险隐患进行预警,加强源头治理。优化“基层治理”机制,持续推进劳资员业务培训,完善劳资员队伍建设。打造一批金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最大限度将劳动人事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力争调解成功率98%以上。提高劳动人事争议庭审数字化水平,推进数字仲裁庭硬件设施建设,实现案件受理、办理、结案、归档均可线上完成。

(六)进一步加大数字改革力度。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交互共享、应用开放”基本思路,进一步深化、细化、实化5个应用场景,通过不断迭代升级,确保各类应用“好用”“管用”“实用”“常用”,谋划打造更多具有仙居人社辨识度的数字化改革应用成果。全方位提升人社服务就近好办、掌上便办、跨省通办质量,开展线上线下服务并行,从“最多跑一次”改革向“就近跑一次”深化,建设15分钟人社优质服务圈。继续依托浙里办、浙江政务服务网、自助服务机,推进高频人社业务自助办理,实现“窗口办理+线上办理+自助办理”的多渠道政务服务模式。


信息来源: 县人力社保局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