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 计划总结
索 引 号 1133102400268117X9/2023-10555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日期 2023-03-28 发布机构 县水利局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2022年度水利工作总结和2023年度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 2023-03-28 访问次数:

2022年,县水利局深入践行“十六字”治水思路,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市水利部门的精心指导下,以“项目建设质量年”活动为抓手,加深项目谋划、加快项目建设、加强项目监管,推动水利基础更安全、管理更有力、功能更优化。1-12月,已完成水利投资3.78亿元。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一)工程项目有序推进

一是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省重点项目:永安溪综治一期,完成投资4290万元,完工湿地项目、推进官路河道综治;永安溪综治二期,完成投资1.41亿元,推进9个标段建设,其中李家兴、朱溪港、步路段治理3个标段基本完工。市重点项目:安岭水厂项目,完成供水管道铺设,厂区完成80%工程量;小水弄分洪工程,治理河道1.4km,完成投资950万元,疏通原排水渠,提升排涝能力,让堵点变亮点。

二是民生水利基础。优化农业生产基础,5个项目入选全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五个一百”优秀典型案例;5项省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提前完成,其中4项完成率全市排名前三,农村供水管网改造13.5,完成率302%,全市排名第1;中小河流治理3.3公里,完成率132%,全市排名第2;山塘综治13座,完成率118%,全市排名第2;水库除险加固完工3座,完成率100%,全市排名第3。

三是重点项目谋划。重点谋划了北岙水库项目,总投资约11.6亿,盯牢“2023年底开工”目标,设立了工作专班,3天内完成了项目建议书编制,1个星期内获省水利厅审查通过,3个星期内项建获省发改批复,目前,完成工程规模及总体布置专题报告的专家评审和移民大纲的编制,省水利厅已向省政府出具意见;幸福河湖建设项目投资约5亿,获政策性金融贷款5000万,其中六都坑标段开工建设。小型水库及山塘系统治理工程投资约3.5亿元,4座3类坝水库开工建设。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投资约1亿元,朱溪水厂工程投资约1.68亿元,都已完成可研报告编制。里林灌区改造完成项目遴选,列为省水利厅重点支持项目,并上报水利部。

(二)水旱灾害防御全面加强

一是做好防汛抗旱准备。开展汛前大检查,整改隐患点9处,编制完善各类防汛工作预案。二是做好水情测报预警。更新调试山洪监测预警平台,巡检维护12处视频监控站点,推进水文“5+1”工程,新改建26处水文站点。三是做好水利工程运维。完成在建项目度汛预案、64座水库的控运计划制定批复。四是成功防御了11号台风“轩岚诺”,12号台风“梅花”。期间,我们全局24小时值班值守,督促责任人进岗到位,累计抽查742人次,开展在建水利工程、山塘、水库巡查595次,对各山洪重点村落开展91次隐患排查,累计发现并闭环整改了4处隐患点,有效保障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五是做好抗旱保供水工作。通过送水、指导启用应急水源等方式帮助群众解决饮水问题。同时,积极开展抗旱水源工程建设,投入资金506万元,实施项目17个,抗旱打井5口,购买及铺设管道水管4.21万米,新建蓄水池6个,购置水泵等抗旱设备160台套,惠及农村供水人口2.1万人,直接解决干旱饮水困难人口0.33万人。

(三)水利行业管理有效提升

一是强化工程建设管理。创新开展“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年”行动,高效落实“完善监督体系”、“加强建设监管”、“强化质量检测”、“严格合同履约”、“规范质量行为”、“推进创优夺杯”六项举措,检查中发现问题208个,全部闭环整改,不合格工程返工11处,安全管控率100%,隐患整改率100%。

二是强化河湖管护。河道采制砂管理。落实“永安溪流域一律禁采”铁律,移送非法采制砂案件3起,规范完成河道砂石疏浚4处。“清四乱”治理。加大拆违力度,加强垃圾清理,清理整改8个点位,集中整治盂溪、三桥溪、永安溪管山段的河道垃圾和垦荒种菜问题。“美丽河湖”创建,完成2条省级美丽河湖(永安溪大桥—石牛大桥段、十七都坑河段)创建。“河长制”工作,率先制定出台《仙居县全面推进河湖长制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调整县级河长,更新河长公示牌278块。

三是强化水生态保护。水土保持工作获得省水利厅肯定,严格贯彻执行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积极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因地制宜助力全县高质量发展,2022年11月1日,浙江省水资源管理和水土保持工作委员会发文表彰,我局在水土保持目标责任制考核中成绩突出。水资源管理不断提升,做好节水型单位创建工作,完成2家省级标杆企业,1家省级节水型企业,2家节水型小区建设,完成全国绿色小水电示范电站创建1座(永安水电站),完成小水电生态流量监测系统“四化”提升。

(四)水利党建工作不断深化

强化党建引领,打造水利品牌,与朱溪水库开展共建活动,组成“党建+工程”联盟;开展“共富同行·仙锋有我”行动,加强水利“三服务”;组织党员干部参与疫情防控,开展“四扫”工作;加强清廉机关建设,开展党员党性体检,制定“五张责任清单”,层层落实党风廉政工作。同时,今年8月份县委巡察组进驻巡察我局,对我局各方面工作进行“把脉体检”。

二、2023年工作思路

(一)抓项目,跑出工程推进“加速度”

在建项目全力加快建设:

1.永安溪综治一期。推进皤滩埠头(纱岙)河段治理及水文化工程建设。

2.永安溪综治二期。推进在建项目,完工四标(盂溪生态补水)、五标(盂溪上游段治理)、六标(福应片区)。重点推进七标、八标工程建设,剩余工程全部开工,新开工2个标段,年度总投资1亿元。

3.幸福河湖建设项目。积极争取专项债支持,对四都坑、六都坑,二十都坑等十余条中小河流进行综治,总长101.9千米,新增滨水绿道21千米、滨水景观17处。明年计划完成投资5000万元。

4.十三都坑(义岸—下陈朱村)治理工程。计划明年年底前完工。

5.水库山塘综治工程全面开工。积极开展小型水库及山塘系统治理工程专项债申报,明年计划投入4500余万元,推进14座水库除险加固,18座山塘综合治理,实施后能改善涉及的17个乡镇(街道)的水安全基础。同时,水库除险加固是省政府激励事项,我局将以此项工作为切入点,争取获得省政府激励。

6.加快推进安岭水厂建设。年底前基本完工水厂主体工程,明年做好扫尾工作,完成安岭水厂验收工作,确保群众早日喝上放心水。

项目前期继续夯实,确保成熟一项、落地一项、见效一项:

1.北岙水库工程争取开工建设。我局将对照目标,细化到每周的任务节点,狠抓快干,计划明年3月底前完成可行性研究批复,6月完成初步设计报告,10月份完成征地等政策处理,最迟12月底前主体工程实质性开工建设并入统。

2.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项目力争部级试点。在今年申报的基础上,查漏补缺,完善方案,做深可研,并先行开展水美乡村建设,治理农村水系,为开展试点再次申报做足准备。

3.里林灌区改造项目。面积约2.56万亩,总投资约3200万元,通过改造灌区渠系、泵站、堰坝等,保障农田灌溉,提高用水效率。明年计划加快前期工作。

4.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积极深化前期工作,项目总投资约1亿元,通过专项债申报筹集建设资金,对杨岸港、三井坑等十条小流域进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治理面积12.4万亩。明年计划实施十七都坑小流域水土流失综治项目,开展封育管护、林地治理、护岸及村庄绿化建设

5.朱溪水厂工程。开展项目规模论证和项目选址工作,项目初步计划投资约1.68亿元,建成后形成4.5万吨/天的供水规模,极大改善沿线饮用水。

(二)抓安全,筑牢水旱灾害“防御网”

提前部署防汛抗旱各项工作,加强隐患排查、预警监测等,科学调度水库,有力保障城乡供水。推进水利感知体系建设,围绕提高小流域山洪预警精度、细化流域监测颗粒度、提高洪水预报预见性和准确性的目标,实施建设一批感知站点,计划新改建水位站16处,雨量站34处、流量站9处,小水电流量监测等。 

(三)抓改革,争取水利管理“新成效”

深入开展河湖“清四乱”行动。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推动河长制工作取得新成效,清理整治水域乱占、乱采、乱堆、乱建问题,发现一处,清理一处,销号一处,持续提升河湖生态环境,确保河道行洪安全,全力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水域面貌,完成盂溪、朱溪港2条美丽河湖创建。推进取用水监测计量标准化建设项目。到明年底前,实现自备取水户、千吨万人及以上供水工程、大中型农业灌区渠首在线计量全覆盖,全县取水在线计量率达100%以上,标准化取水设施建成率达95%以上。开展水利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改革。深化“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年”行动,开展水利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改革,开展水利项目质量“飞检”工作,推进水利工程标准化创建,完成5个项目竣工验收任务,不断提升水利管理能力。

(四)抓党建,营造风清气正的水利政治生态

加强思想政治学习。重点加强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推动理论武装走心走深走实。持续推进“双建争先”工作。进一步推进水利党建品牌挖掘,全面展现水利特色,努力建设清廉机关模范机关。做好巡察后半篇文章。切实抓好巡察反馈问题的整改落实,完善各项制度,形成干净干事工作氛围。



信息来源: 县水利局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