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县早稻恶苗病有加重趋势,严重影响早稻生产。种子处理是一项省工、省本,最经济有效的防治技术措施,能消灭种子携带的大部分病原菌,可有效预防、控制病害的发生与传播。此外,随着轻简栽培技术的推广及杂草抗药性上升,水稻杂草危害严重,特别是直播田早稻,对水稻生产构成严重威胁,防治杂草应坚持封闭处理与茎叶处理相结合原则,针对不同杂草种类选准药剂,才能取得理想效果。 一、种子处理意见 1、浸种:25%氰烯菌酯2000倍+25%咪鲜胺2000倍,即每10千克水用25%氰烯菌酯5 毫升和25%咪鲜胺5毫升,浸种10千克,浸种时间24~72小时。白叶枯病病区另加20%噻唑锌200倍。 2、拌种:6.25%精甲·咯菌腈,每1千克种子使用药剂3毫升,加水15~18毫升;或24.1%肟菌·异噻胺每1千克种子使用药剂15毫升,加水15~25毫升,充分搅拌均匀后播种育秧,注意拌好药剂的种子最好在24小时内播种完毕。白叶枯病病区每千克种子另加20%噻唑锌20毫升混合使用。 二、化学除草意见 1、直播田 封杀处理:催芽种子播后2~4天,使用40%苄嘧.丙草胺60-80克兑水40千克均匀喷雾,施药时保持田板湿润,不积水,药后5天内保持秧板湿润,以提高除草效果。盲谷播种要在秧苗立针期使用,以免产生药害。 茎叶处理:播后15~25天根据不同杂草种类,选用五氟磺草胺、氰氟草酯、二氯喹啉酸等防治。 2、移栽田 机插田在移栽后5~7天亩用35%苄·丁100克或50%苄嘧·苯噻草胺40克拌尿素5~10千克撒施,药后保水5~7天。 由于飞防作业容易产生药液漂移,造成邻近作物药害,除草作业不建议使用植保无人机;农药使用后及时回收废弃包装物交至当地责任保洁员或回收仓库。
信息来源:
县农业农村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