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3310240026812415/2023-104694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日期 | 2023-02-08 | 发布机构 | 县司法局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
仙居县司法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
|
|||||
2022年以来,仙居县司法局全面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省市司法行政部门决策部署,扎实推进“法助共富、法护平安”行动,以党委政府获得感、人民群众获得感和自身建设获得感“三个获得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靠前、主动作为,为仙居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山区样板提供法治保障,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2个项目被省政府评为全省法治政府建设“最佳实践”:“守法贷”法治红利促进共同富裕、基层矛调“五环智控”应用;1个全省“法助共富”最佳实践案例:“守法惠”提质扩面助力共富先行;1个全省最佳实践培育试点:行政裁决体制改革;1个省级枫桥式司法所:下各司法所;1个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杨丰山村;队伍建设有新成效,仙居县司法局党组织被评为台州市机关党建示范点。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一)系统思维,法治工作体系更加优化 一是依法行政,纵深推动法治政府建设。换届后,常务会议会前学法制度没有变,一把手法治建设工程更加巩固,自2016年12月以来,共学法65次。实施合法性审查全覆盖,健全部门、乡镇依法决策体系、合同管理体系和依法规范文明执法体系,严格落实司法所长列席乡镇(街道)党政联席会议制度。规范性文件、行政合同、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100%。规范性文件内容涉及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送交合法性审查前需要起草单位进行公平竞争审查,确保营商环境公平公正。2022年共审查县政府规范性文件34件,出具书面审查意见34份,目前已出台正式发布26件,审查政府及部门合同24件。为提高乡镇(街道)法治审查工作专业性,充分发挥镇街法律顾问、公职律师作用,司法所同步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二是法治巡察,“一个统筹”的基础更加坚实。发挥依法治县委2个文件的作用,即《关于完善法治监督体系加快推进法治仙居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建立仙居县法治监督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坚持法治监督与纪委、审计监督等进行1+N人员协同、业务协同和结果运用协同,今年以来,共对10个县级单位党组织、2个乡镇党组织和1个集团公司开展3轮法治巡察,评查行政执法案卷418份,发现问题199个,被监督单位立查立改,成效显著。 三是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基层执法更加规范化。实现乡镇(街道)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室全覆盖,对标乡镇(街道)“一支队伍管执法”工作要求,全面协助乡镇(街道)加强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通过专项监督检查、定期案卷评查、开展“执法体验日”活动等方式常态化开展执法监督,提高基层执法监督质效。工作室自成立以来,共组织评查各赋权乡镇(街道)和12个重点领域执法部门的行政处罚案卷196件,制发《行政执法监督通知书》8份,相关问题均已整改落实。 四是源头治理,“两高”治理初显成效。2021年行政诉讼和败诉双高,败诉24件,败诉率达20.17%,指标全市倒数第二,问题出在因朱溪水库、仙居东区等拆迁领域。2022年重点实施征迁领域的诉源治理:一是实施“法治+征迁”,就是一个标准,确保制度刚性,一把尺子量到底;一支队伍,县乡村三级干部集成,坚持一小时工作法;过程依法,法治力量全程参与;依法调解,组建调解团队调处纠纷;法治断后,让法治这一手真正硬起来;2022年司法局包干的1774户城西片区拆迁做到了又快又好,实现拆迁无信访、无诉讼、无群体性事件、无纠纷遗留“四无”,拆迁协议签订率100%。在四个片区比拼中,县司法局团队包干的第3片区全程领跑,上了“骏马席”;二是实施败诉风险双色预警,掌握潜在的行政争议、行政诉讼发生、行政诉讼风险情况,今年以来,共指导应诉应复97次,备案审查案件37件,风险提示被诉责任单位或预警专报领导15期,发布行政争议案件情况通报4期;三是风险案件分析处置,积极发挥行政争议调解中心枢纽作用,着力构建“分流+化解+复议”的管控闭环,2022年以来,共参与化解行政诉讼案件49件,成功化解14件,4件已转入行政复议渠道;四是败诉案件通报、移送,发现不作为、乱作为案件一律移送监察委,并抄送组织部进行审查,2022年已移送以往败诉案件37件。2022年,行政复议与诉讼比104%,败诉率4.03%,败诉率大幅下降。 (二)改革创新,公共法律服务持续优化 一是法律智库,服务中心更大作为。组建了县政府法律智库,分类组建五个团,即营商环境、项目招引、项目攻坚、企业服务、急难险重服务团,主动靠前服务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参与处理重大涉法事务,为部门、乡镇提供大量解决方案,防控风险,推动工作。该项工作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司法局的工作越来越忙,各界好评越来越多。比如:比亚迪项目签约,组建法治专班派驻拆迁指挥部,研究处理大量的信访案件等。目前又搭建了一个工作平台“法治夜谈”,在谈中解决问题,在谈中推动法治,在谈中培训法治干部,现已举办了10期,主题涵盖了依法行政、信访稳定各项工作。 二是群众路线,“守法惠”扩面提质。深化“守法贷”项目,探索共商共建共治共享在基层治理实践新路。2022年度,县人大将“守法贷”提质扩面作为重点建议。截至目前,“守法贷”余额2510户3.8亿元,节省利息660余万元;办理“守法代”案件68件,节省代理费22万元;办理“守法办”19件,节省公证费2.45万余元。在守法贷、守法代、守法办的基础上,拓展“守法惠”领域,县金融中心推出“仙乡共富保”,县执法局推出物业“守法赠礼惠”,国家电网公司推出“信用证金融”,水务集团推出“欠费不停供”,华润燃气推出“欠费不停气”等。 三是突出特色,普法宣传实效性显著增强。组织“法务仙锋”普法讲师团,深入机关单位、村(居)、学校、企业等地,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讲座52场。推进八五普法规划实施,开展“法助共富、法护平安”专项普法行动,大力宣传我县打造“四个仙居”相关法律法规,突出做好《浙江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浙江省公共数据条例》《浙江省电子商务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全年开展各类法治宣传活动86场。广泛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活动,民法典宣传月期间共开展讲座26场,发放宣传折页7500余份,制作2个民法典短视频参加全省民法典微视频征集展播。大力实施“民主法治村(社区)” 创建倍增计划、“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公民法治素养观测点等基层“法治创建”工作。2022年,增创国家级民主法治村1家、省级10家、市级78家;设立了2个省级公民法治素养观测点仙居南站、下叶村,1个市级公民法治素养观测点税务局。 四是法护平安,人民调解工作体系有新探索。推动专职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25名专职调解员入驻县社会治理中心提供专业调解服务,2022年全县各级调解组织共受理矛盾纠纷3217件,调解成功3216件,调解成功率99.9%;实施调解能力提升工程,开办“调解夜校”26期,覆盖20个乡镇街道332个行政村,培训1450余人,全县巡回培训;实施“金牌调解员”、品牌调解室培育工程,已培育32名县级金牌调解员和1个品牌调解室;调解服务中心,调解助力项目攻坚取得新成效,在今年城西片区拆迁中,组建调解团队大显身手,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30余件,助力又快又稳又好征迁大局。 五是优化服务,持续打造“暖心法援”品牌。拓宽服务渠道,整合三级实体平台、网络平台和12348热线平台,通过浙里办APP、浙江法律援助微信公众号、浙江政务服务网,实现法律咨询应答24小时在线,同时在各镇街社会治理中心等法律需求集中位置配备公共法律服务自助机,一站式解决群众所有的基础法律问题。拓展服务方式,继续深化“法援惠民生助力农民工”、“法援惠民生关爱残疾人”、“法援惠民生关爱老年人”等活动,2022年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1804件,同比上升27.13%,接待法律咨询1298人次。多途径、多形式提升法律援助知晓率,今年创制了法律类访谈栏目《我的法援故事》,三期故事经浙江新闻的"浙里潮音"线上学习平台播出后,目前总点击超过38万,点赞超8万。 (三)整体智治,在数字化改革上努力前行 一是智慧矫正项目。在县级社区矫正中心和各执法中队配备自助矫正终端,实现入矫建档自动录入、矫正对象24小时自助报告、请销假等功能。依托“云雀”“猎隼”系统、社区矫正信息管理系统和“浙里矫”APP,实现277名社区矫正对象实时监控,“除险保安百日攻坚”期间开展信息化核查56639次,处置异常信息559条。通过“心岸”APP实现矫正对象教育个性化,2022年以来社区矫正对象通过学习平台接受教育达2600余人次。着力打造一体化“智慧矫正中心”,争创国家级智慧矫正中心。在完成建设任务并取得全省大比武中第四名的基础上,争取省厅项目资金50万元再投入、再提升,仙居县智慧矫正中心被评为省级“智慧矫正中心”,出台了全省第一个“浙里社区矫正协同”数字化改革项目落地的县级事件处理规范《基层治理综合应用“浙里社区矫正协同”事件处理规范》,迎接司法部验收。 二是共享调解数字项目。在调解人才在线的基础上升级改造。打造队伍共建、人才共有、资源共享、协同共调、案件共抢、保障共担六个子场景,发挥共建共治共享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开辟人民调解工作新局面。目前该系统已上线浙里办,平台注册调解员957人,案件挂榜2173件,调解成功率达100%,平均每个案件的调解时长从30天缩短至11天。 三是行政裁决体制改革。被列为全省最佳实践培育试点后,县司法局要干一件前人没有干过的事,要打造集成化、标准化、专业化、数字化的行政裁决中心。改革方案取得了省厅领导的高度评价,通过了清华大学、华东政法大学、浙江大学等全国知名的行政法专家参加的专家评审。书记县长高度支持该项改革,2022年县政府第十三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改革方案。目前,县政府已向市政府书面报告,并经市政府争取省政府批准相对集中行使行政裁决权试点。 二、2023年工作计划 2023年,仙居县司法局将继续坚持以党委政府获得感、人民群众获得感和自身建设获得感“三个获得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牢牢巩固各项工作成效,围绕中心大局,坚持高位推进、主动作为,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提供坚强法治保障。重点谋划三方面12项工作: (一)高质量完成行政裁决体制改革,实现行政裁决最多跑一地。实体化运行行政裁决中心,建立健全行政裁决各项规范制度,对全县行政裁决事项进行清理发布,探索扩大行政裁决渠道,丰富社会治理的手段和方式;建立健全行政裁决专业队伍,全面规范行政裁决行为,形成规范文明公正高效的工作机制;建立数字化工作平台,实现案件受理、流转、结案、送达数字化,推进数据共享;发布典型案例,不断深化和完善相关制度;争取省政府授权相对集中行使行政裁决权试点,深化行政裁决工作,总结改革经验,打造标志性成果,为全国改革探路。 (二)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司法所软硬有新突破。下定决心,在不增加财政预算负担的情况下,节约集约本局的可用财力,完成横溪司法所改造,建设枫桥式司法所,启动白塔司法所迁建;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室已挂牌,动员全局法治人才力量下沉对接司法所,让法治监督这一手真正硬起来,提高司法所工作软实力,保障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加强联系争取当地党委政府支持,进一步发挥职能作用,特别是人民调解、法治宣传、基层治理、镇村法治方面积极作为,发挥优势,大胆工作,做精业务,维护一方平安稳定。 (三)落实落细各项改革,在法治政府建设上提质增效。1.不断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和监督体系建设,真正形成法治监督合力,大力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重点4个方面,一是法治巡察常态化,构建1+N和提升法治巡察实效取得新突破,形成新的标志性成果;二是执法监督体系化,法治督察从事后监督向事前预防和事中监督延伸,事中监督的重点是拓展监督线索渠道,开展线上线下监督,将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的工作关口前移,用好行政执法监督通知书和决定书,及时纠正行政违法行为,实施类案依法行政指导,预防和化解行政争议;三是进一步完善法治仙居专报制度和督查通报制度,在领导重视下,抓好法治工作督察落实;四是发挥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加强重点领域诉源治理,持续保持行政复议超过行政诉讼案件数,巩固“两高”治理成果。2.深化“共享调解”项目,市局将该项目列为全市司法行政五大改革项目,要建成一批“共享调解室”,以共建共享的理念和方法节约集约镇村基层资源,方便群众。3.继续升级法律智库,让“法治夜谈”成为法治建设重要阵地,目前已举办10期,融会商、监督、指导为一体,为部门、乡镇提供大量的解决方案,要久久为功,打造法治仙居建设标志性成果。4.创建国家级“智慧矫正中心”,将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现代技术与社区矫正工作深度融合,发挥新出台的浙里矫正仙居制度成果,将智慧矫正省市县乡村网格贯通工作落实落细。5.巩固和发展公证体制零编制改革成果,提升公共法律服务站智能化水平,服务民生有新作为,着重推进2项工作,一是积极参与“身后事”改革项目,在省项目中更多体现仙居改革元素;二是研究参与省改革项目“带押过户”,拓展公证服务领域,提升服务水平。6.“守法惠”持续扩面提质,以全省最佳实践守法惠和检察院环保领域企业合规性审查试点为基础,探索企业合规体系建设,保障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打造法治经济领域标志性成果。7.实施党政机关法律顾问集成化改革,实施统一制度、统一聘用、统一使用。
信息来源: 县司法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