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居上张乡以“微改精提”打造乡村新图景
|
|||||
“这里是我们村平时活动的主要聚集地,原来是一大片荒地,连坐的地方都没有。现在改造成了一个法治广场,村内的氛围特别好,傍晚还可以坐在板凳上纳凉,村里的老百姓都在夸赞着政府好。”看着大变样的村庄,村民王阿伯高兴地说道。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上张乡是台州市仙居县委旧址所在地,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革命老区山区乡,辖区内自然、人文资源极其丰富。走进上张乡,一幅幅新农村美丽画卷徐徐展开,一座座江南山水田园古村映入眼帘。自浙江省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行动开展以来,上张乡以此为契机,以红色革命遗址资源为精髓,整合各色资源,聚焦“五精”工程,下足“绣花”功夫,狠抓人居环境整治,从细“微”处发力到“精”细化提升,潜心将上张乡打造成“浙东南红色文旅小镇”。 以和谐村为例,该村位于上张乡北面,由田垟陈、米坑两个自然村组成。2015年6月,和谐村积极响应国家美丽乡村建设的号召开始了新农村的改造,从2018年全面完成旧村改造工作到先后被评为省级美丽乡村精品村、省级善治示范村、市级法治文明村,离不开村两委干部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执行力。如今,和谐村的区位优势越来越好,S321省道穿境而过,西距白塔神仙居景区7公里,东距朱溪飞翔小镇8公里。和谐村利用优越的区位条件,发挥民宿经济优势。目前,村内已创办民宿22家,年接待游客2万多人,住宿1.2万余人,直接营业收入300多万元,带动村民年均增收4.5万元。 “废弃路”华丽蜕变“新绿道”。原本,村内的一段闲置废弃路杂草丛生,和谐村紧紧围绕绿色发展目标,依靠党员、乡贤团结带领群众,立足实际、攻坚克难,对全长1公里的流域进行河道施工、淤泥清理,美化河道两岸景观,合理利用沿线的老房子和废弃物,“微”改造提升将其变成一条滨水疗养漫步道。平日里村民的遛弯、赏景都少不了它,是有烟火气的“讲白搭”场所,也成为村内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边角料”摇身一变“后花园”。和谐村依山而建,一条小溪穿村而过,自然资源丰富。该村因地制宜发挥自然优势和人文资源,以党员带头的方式,充分挖掘本地资源特色,积极带动村民上山采摘多肉植物、蕨类植物等装扮自家庭院,利用农户家中的废弃物“微”改造成乡村风俗景观,在留住乡愁记忆的同时,还打造出“一家一风景、一户一景观”的美丽乡村景点。 “闲置地”齐力转变“致富园”。闲置地要集中利用,才能盘活资源。随着“微改造、精提升”的深入开展,上张乡全面摸排闲置土地,围绕发展休闲旅游产业主线,以“农户+村党组织+民宿”的模式运营建立起小香薯和映山红共富工坊,鼓励农户回乡就业,由农户负责提供土地和日常管护,村党组织协同参与相关事务,民宿提供餐饮服务。通过党建联建强化同周边村抱团发展,建立萌宠乐园,借用姚岸村的梅花鹿资源,发展研学游。推进“产学研游”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此举既解决了土地撂荒问题,又增加了村民和村集体收入。上张乡通过聚焦“五精”工程,形成了环境美、生态美、产业兴的良好发展态势。“微改造”的建设不仅让和谐秀美的生态文明底色不断擦亮,也带动着其余各村走向共富。而“精提升”的推进让上张乡实现了“净起来、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的良好生态环境。截至目前,上张乡共改造提升景观小品135处,增设网络普法基地、老年活动中心、休闲廊桥等十余处,集中开展环境问题点位整改1189余处。未来,上张乡将坚持探索,从提升细节中打造亮点,从民生实事中提升群众获得感,坚持以实实在在的举措将建设工作做精、做细、做实。
信息来源: 上张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