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 计划总结
索 引 号 331024JD050000/2023-127671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成文日期 2023-12-16 发布机构 溪港乡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溪港乡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 2023-12-16 访问次数:

溪港乡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

 

2023年,溪港乡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深化践行“八八战略”,紧紧围绕县委提出的“五年五高”,全力打造“四个仙居”,大力弘扬“四敢”精神,全面落实“两个先行”和“三高三新”。

一、2023年工作总结

(一)党建引领、联建聚力,创优争先彰显担当。

一是创新创优,高水平深化党建联建。在校地联建方面,依托溪港——杭电校地“三联五争”,在开学季策划、组织仙居籍杭电2023级新生赴溪港打卡乡党史学习馆、电商e工坊等,上好开学前的“特殊党课”,相关内容被央视朝闻天下栏目、台州组工单篇聚焦报道,金竹溪廊桥被制成杭电录取通知书封面。在红企联村方面,借助“吹哨议事厅”线上应用,推动红企联村项目——高山农产品加工销售基地加速落地,目前该项目已完工,预计为大园村集体保底增收7.5万元,带动村民增收200余万元。金竹溪村借助和县城发集团的红企联村,邀请蓝城集团规划设计未来乡村,已初步通过市级验收。在村村联动方面,挖掘乡村旅游党建联建的资源禀赋,深化农旅融合,利用各村特色资源推出红色党史学习、绿色康养旅游、金色创业培训的三色乡村旅游精品路线,今年全乡民宿数量增加8间,共62间,民宿收入超1000余万元。先行先试,高标准开展回头十看全县率先开展村级组织届中“回头看”专项工作,以看村级运行、看党建责任、看干群关系等“十看”为基本标尺,综合设置自查自评、述职测评、考察调度等“五阶段”,针对村级组织发展现状,深刻“画像”、精准考评。全方位考察8个村级组织运行、49名村两委干部表现情况。动态筛选储备54名后备干部,强化队伍建设,工作专报获组织部长批示肯定。三是做实做细,高质量推进主题教育。针对乡383名党员分类下发各类自学材料1294册,第一时间落实全县主题教育动员部署会和工作培训会精神,乡党委会专题研究制定本乡工作方案。全覆盖开展“三问三查”,即问学习内容查书籍发放情况、问学习方式查支部组织情况、问学习进度查成果转化情况,把主题教育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服务群众的生动实践。组织机关党员、各党组织书记开展“循迹溯源学思想促践行”,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四是提质提效,高要求打造红色坐标。建成乡党群服务中心,8个村党群服务中心实现村规民约上墙,配备“一键呼叫”门铃,值班人员接单18次,解决群众实际需求20个。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开展谷物拼图迎亚运等8个活动,吸引群众1300人次。菜单式采集山区群众需求,开展义诊、理发等志愿服务活动26场。在实现全乡8个村共富工坊建设全覆盖的基础上,注重发挥共富工坊实效和发动共富生活委员带领群众增收创富作用。如塘弄村电商e工坊,通过邀请杭电10余名师生赴工坊开展电商直播培训,培养优秀电商人才,打造农村直播电商主体队伍。

(二)盘活资源、引贤回归,“地瓜经济”枝繁叶茂。

一是引贤归巢促乡贤企业“瓜熟蒂落”。深入开展乡贤反哺活动,发动党员乡贤带头把县外企业注册回溪港,力促仙商企业税收回仙。在去年引进1家的基础上今年新注册2家(浙江震特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盛域物联科技有限公司),预计零售额突破2500万元,截至9月,其中1家公司(浙江震特物联科技有限公司)零售额已超1833万元。二是育肥沃土促本土企业“根壮叶茂”。立足自身特色,差异化发展,探索仙居茯茶产业,乡贤回归项目(“山水涧高山农产品开发共富园”之“曹山茯茶原料加工厂”)于4月正式启动,有效盘活全乡4000亩夏秋茶产业存量,茶叶采摘期从4月延长至11月,破解“茶叶季节性太强”困局,补齐茶产业“季节空档”。今年茶季,加工厂共收购农户鲜叶9万斤,带动1500余户茶农户均增收2500元。三是招大引强促优质企业“叶落归根”。积极参与全县“以梅为媒 链接四海”全员大招商集中月活动,今年共招商17次。其中与浙江郦氏集团洽谈,计划投资2.5亿元,拟落户横溪;与浙江贵杭荟贸易有限公司、杭州颐嘉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新空间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浙江乡聚乡村产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乐清迪盛进出口有限公司、温州黑蜻蜓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温州东泰树脂有限责任公司等7家公司的负责人开展招商对接,上报有效信息2条,居全县第一。

(三)攻坚项目、稳中求进,综合实力全面提升。

一是重点项目稳扎稳打,筑牢发展基石。全力配合合温高速互通出口线路规划,在市、县交通部门、省设计单位现场初勘后,于2月主动赴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沟通、协商,在互通出口、线路初步走向上达成共识。保障仙居溪港35千伏输变电工程项目顺利实施,提前完成政策处理,目前正常施工中。完成大园村山海协作高山农产品加工销售基地建设,并顺利推进实体化运营,与入驻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将打造采购、直播、分销、仓储一体化的农产品加工销售基地,助推“好货出山”,惠及村民2000余人,预计年增收总额超200万元。二是环境革命如火如荼,绘就美丽画卷。因地制宜,塑造亮点,动员党员群众常态化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全乡共打造100余个景观节点,并建立长效机制,进一步提升全域面貌,获全县第一次人居环境赛道督查红榜乡镇,成功创建国家卫生乡镇,入选浙江省第三批低(零)碳乡镇,金竹溪村入选低(零)碳村。三是深掘优势有声有色,赋能文旅发展。今年安山村非遗文化板凳龙成为了中国第一龙,在47家中央及省市媒体上报道,点击量达2000多万,火爆出圈成为新春爆款,被制作为电子日历向全国推荐。依托浙农大,引进优质油菜花新品种“浙大630”项目,推进农旅融合,丰富乡旅新业态。顺利举行“七月七”清音庙会,吸引县内外万余名游客前来观看。

二、2024年工作思路

(一)开拓思维、务实创新,集中力量打造党建工作亮点。

一是推进“党建+”与茯茶产业融合发展,撬动亿万茯茶经济。以党建引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溪港茯茶产业发展中的“聚合力”,依托茯茶产业链开展支部带村组、强村带弱村、党员带群众等茶产业提升行动,形成辐射全县的茯茶鲜叶采摘和预加工供应链。发挥好乡贤产销带动和两代表一委员、政协民生议事堂的智囊团作用,打造溪港茯茶成为助农增收、壮大村集体经济的“红色产业”。二是持续开展红色根脉强基示范乡镇创建,把扩大共富成果作为抓党建带全局的重中之重,开展村级集体经济巩固提升行动,建强基层领雁队伍,优化基层治理,全力推动党建优势持续转化为共富优势。三是依托“七月七清音庙会”开展大型非遗文化宣传活动。以金竹溪村发展历程为主线,开展“千万工程”在溪港的生动实践案例宣传活动。继续开展金竹溪村全国文明村培育工作。四是加强军地结对共建,焕发革命老区新活力。依托台州军分区结对仁庄村优势,推动本辖区在村庄规划、特色产业发展、古村落保护、农民增收、壮大村集体经济等领域更上新台阶。五是深化市级清廉文化进机关示范点“清风溪语”品牌建设,开展经常性警示教育活动,以典型违法违纪案例分析,让干部恪尽职守,守好廉洁关。重点强化对年轻干部和“躺平式”干部的教育警示活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价值观,坚守法律纪律底线。推进提升清廉村居建设,开展送廉政家书活动和清廉民宿创建活动。

围绕中心、强化统筹,全力以赴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一是做好合温高速出口线路规划。科学选定出口点位,全力推进政策处理工作,高标准谋划沿线村庄美丽乡村建设,牢牢把握溪港发展的历史性机遇。二是加快建设仙居溪港35千伏输变电工程项目,确保全程无障碍施工,干出项目落地溪港的好口碑。三是加快落地加油站、充电桩项目,弥补西部山区能源供给空白。四是继续做好曹山村、栗树自然村、百花杨彭基自然村的异地搬迁项目进度和房屋拆除复垦工作,并做好后续移民安置工作五是进一步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和旅游资源的串点连线,把旅游业向周边各村延伸,创新打造特色乡村文化旅游品牌。六是扎实做好民生实事项目,全力推进三农用水提质扩容保安工程,确保全乡用水安全。七是“地瓜经济”做大做强,继续深挖乡贤资源,拓宽引贤渠道,做好沟通对接、服务跟进,力争全年招引县外企业回乡注册2家以上。

(三)立足长远、主动出击,站高看远谋划今后项目落地。

重点推介相关旅游项目,打造猫儿图萤火虫基地,海拔1000多米,面积50多亩的猫儿图,可开发房车营地、露营、滑草、攀岩等项目;打造探险旅游基地,在金竹溪现有民宿基础上,全乡发展民宿产业,打造中高端康养圣地。二是加大项目招引力度,对安山三座古民居、金竹溪四合院、民宿、仁庄村闲置小学,大园村整村民宿发展等进行开发利用,盘活闲置资源,打造高端民宿群。围绕全乡茯茶产业打造茯茶休闲基地,和陕西省茯茶镇做好沟通对接,招引资金落地,一体推进茯茶历史文化馆、茯茶制作体验基地、茯茶度假村等项目开发建设,打造以茯茶为主题的生态旅游区。四是谋划溪港200MWp风、光、储一体新能源开发项目。五是对接配合县文广旅体局将环库绿道建设纳入国债项目,建设环库绿道,成为马拉松赛事、自行车赛事、国内垂钓赛事、水上项目等主要打卡地,让赛事经济成为拉动溪港发展的强引擎,让下岸水库优质的生态资源转化为溪港的经济效益。六是谋划大园村—水雾岗—曹山村道路建设项目,串联大园村山海协作高山农产品加工销售基地、曹山村茯茶加工厂、周边农副产品,助推山货踏上跨山向海快车道。

)克难攻坚、砥砺前行,凝心聚力打造山区共富样板。

一是深化小乡也有大作为的理念,继续扩大“一村一策、共富八式”在全乡8个村落地见效,在全乡范围内形成“比拼赶超”的氛围。二是坚持全员上阵,不获全胜不收兵,推进已立项区块的房屋拆除和调剂,推动更多的群众往县城和中心镇集聚,确保复垦任务保质保量完成。三是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实施“在家富、出门富、移民富”三富模式,让山区群众走上致富道路。四是加强山海协作高山农产品加工销售基地企业化运营管理,提升产业辐射能效,带动更多农产品入驻神仙大农。



信息来源: 溪港乡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