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风采:廿年普查情 一线砺初心——记仙居县普查员张洪恩
|
|||||
他是历次全国经济普查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从2003年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开始,就一次不落地担任普查员,适逢五经普,哪怕在家人的劝阻下,他也义无反顾,主动参与;他是所在区域的普查专家,累计参加过20余次各项普查工作,包括人口普查、农业普查、经济普查、环保污染普查、住户调查等,有极为丰富的普查经验;他是群众信赖、领导放心的社区统计“百晓生”,入户调查遇到的难题、痛点,他都能庖丁解牛,化大为小。他就是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南峰街道张洪恩,一位已有二十年普查工作经验的基层普查员。 2003年,张洪恩担任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的普查员,负责所划分小区的普查工作。随后历经3次全国经济普查,累积了丰富经验的张洪恩担任了南峰街道省耕社区的普查指导员工作。回首这20年的普查生涯,张洪恩神采奕奕,充满激情地说到:“讲起经济普查的经验和趣事,三天三夜都讲不完!” 挨骂是常有的事。“上门调查很困难的,经常挨骂,有些普查员不敢上门去采集信息,吃了很多亏,被骂着赶出来,还有些人根本就不理你,最多的来来回回跑了六次都是徒劳而返。”张洪恩说到这里,陷入了深深的回忆。中国人讲究“财不露白”,特别是个体工商户和规下小企业主,不理解不支持普查工作,这是最难过的“思想关”。张洪恩总结道:“首先要做的是打消普查对象的顾虑,他们担心的无非就是会不会被泄露隐私,会不会因为如实提供信息而被税务部门查税。在普查前期,要做好经济普查保密政策法规的宣传,促使普查对象更好地配合普查调查工作。另外,普查员上门一定要做到佩戴好普查证件,证明自己普查员的身份,讲话有礼貌,用词要恰当,问询有耐心。遇到事情千万不要烦,烦躁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三不管”区域到底由谁管?张洪恩记得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时期,各相关单位每晚加班至深夜,比对筛选还未行核查的普查对象,碰到了划区“踢皮球”这个历史难题。一开始,丰乐路被划分到了张洪恩所在的南峰街道的省耕社区。经验丰富的张洪恩马上发现这不是省耕社区管辖的区域,这块位置理应属于安洲街道。于是,张洪恩马上和安洲街道普查负责人联系,双方立即展开对接。但是不久后,丰乐路又被退回到张洪恩所在的省耕社区。在之后的过程中,丰乐路反复被分配到安洲街道和南峰街道,始终不能确定所属区域,最终由仙居县统计局重新确定丰乐路其实在柴岭下村,隶属于福应街道。有意思的是,经福应街道确定,因历史遗留问题,这块地方实际属于“三不管”区域,无法确定其所属区域。最后,当天深夜由县统计局、民政部门地名管理负责人和各街道经普负责人商议决定丰乐路以西归福应街道管理,以东由南峰街道负责。这块历史遗留的“三不管”区域终于在次日由两个街道分别完成上门入户调查。 挖地三尺找出隐藏普查对象。普查经常碰到一些“隐藏单位”,也是一大工作难点。张洪恩在普查过程中发现不少社团组织既没有实际的办公场所,也没有具体的社员成员名单,这对普查工作造成了极大困难。普查员们花费了很多人力物力,多方联系打听,从众多信息中提取到了蛛丝马迹,最终才完成了普查工作。这提示五经普在单位清查阶段就要确保普查基本单位信息真实、准确、完整,特别要注重挖掘这些隐藏普查对象。有次他还发现有个公司年营业收入很高,按照经验,该公司占地面积应该很大,但是这个公司经营地址却在他所管辖的省耕社区的居民区里。带着疑惑,张洪恩多方联系约到了企业主进行核实,并找到了新的经营地址所在地。核实后发现,原来这个公司早年更换了经营地址,但是一直未去工商行政部门更新地址信息,直到这次普查才解决了这个遗留问题。在历次普查过程中发现这类问题不在少数,单位清查工作的准确性决定了普查工作的效率,从源头理清数据是提高经普工作质量的指南针。 新老搭配传帮带。“普查员的培训工作相当重要!经济普查有一定门槛,直接让新普查员开展工作,他们肯定束手无策。”张洪恩强调了普查培训的重要性。老普查员有着往届普查的宝贵经验,相当于新普查员的“师傅”,要充分利用好这块“敲门砖”。首先,要对新普查员展开集中培训,由经验丰富的老普查员进行面对面授课,他们的切身经验往往更实用更生动;其次,由老普查员和新普查员进行结对,老普查员一对一带领新普查员进行普查实操,让新普查员切实感受、思考、体验普查工作,从而形成自己的工作套路,以便后续新普查员独立开展各项普查工作。在历次普查中,张洪恩作为老师为数百名普查员授课宣讲。记得他第一次受经普办指定,在街道大会堂为全体普查员讲课时,为了让自己做一个更称职的“老师”,他把指导手册快翻烂了,深夜手写了好几页的经验和沟通案例。讲课顺利完成后,普查员们围着他讨方法,问经验,互相交流热火朝天。在这一次次交流互动中,他的专业水平越来越精进,在不断的答疑解惑中,枯燥辛苦的工作也变得越来越有成就感。同时,他还手把手带了12个徒弟,现在他们都是各村、各社区的文书和网格员,为仙居夯实统计基层基础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 主动拥抱新技术适应新要求。作为四届普查亲历者,张洪恩大力赞扬科技进步带来的便利。他介绍道,在往届普查时,由于普查信息需要纸质存档,普查员先将普查信息以照片的形式存好,然后逐一录入,过程十分繁琐复杂。随着技术进步,普查工作借智能终端之手为普查信息录入插上数字化的翅膀,通过扫描统一信用社会代码二维码直接读取联网平台中的单位基本信息,让普查对象和普查员面对面确认普查信息的准确性,大大提高了普查工作效率。说起之前PAD的操作流程,张洪恩侃侃而谈,在他的身上切实体现了“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对于五经普将采用手机作为采集信息的终端,张洪恩十分有自信。“我现在微信、抖音等都玩得很溜,新技术不会的要马上学,不跟上时代没法工作。我很期待用新买的手机参与五经普工作!” 张洪恩有着二十年的普查经验,在历次普查中,他不仅是普查指导员、普查员,更是“指挥员”和“宣传员”。为了能确保按时按质完成普查工作,在工作繁忙阶段,他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这项工作之中,基本顾不上家里,所幸他的背后有着支持他的家人。作为一名一线“普查老兵”,张洪恩不忘初心,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展示出爱岗敬业,高度负责,不怕苦累的敬业精神,激发了众多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的工作热情,真正意义上做到了确保普查数据真实、准确、完整。正是如他苔花般微小的、平凡的、普查工作者静静绽放在全国各地,为普查工作默默奉献,才使得普查工作能够圆满完成,从而为我们提供了极具参考意义的、高质量的普查数据信息。 <span style="
信息来源: 县统计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