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331024002681022T/2023-126943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日期 | 2023-11-28 | 发布机构 | 县教育局 |
组配分类 | 政务信息 | ||
规范性文件登记号 |
深耕履践 奋楫笃行丨仙居县深化教育改革力促中学教育高质量发展培训班赴珠海学习 | |||||
|
|||||
冬令偷春多得暖,南来问学不耻师。为了进一步学习先进地区的教育发展经验,提升中学校级领导的执行力、领导力和改革力,为全县中学教育改革和质量提升蓄力赋能,11月20日—11月24日,仙居县深化教育改革力促中学教育高质量发展培训班全体成员50余人在县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张永欣,副局长张晖,副总督学应良俊,党委委员周方伟等领导的带领下,跨越山海,远赴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开展为期五天的专题学习。 一 开班仪式 为了明晰本次培训的目标和要求,11月21日上午,培训班举行了简短的开班仪式。开班仪式由县教育局人事科负责人张茜主持。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社会服务办主任胡静首先代表北师大社会学院对仙居县教育局、仙居县教师教育中心的信任表示感谢,对学员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寄语学员在此次培训中学有所获,产出高质量的学习成果。 随后,培训班班长、仙居中学校长郭连清代表学员作表态发言。郭连清从县教育局组织本次培训的良苦用心出发,表示全体学员将本着仙居教育新一轮改革发展责任人的使命意识,深刻认识肩负的重任,锚定目标,迎难而上,全力干、拼命干、加油干、持续干,以此次培训为契机,主动适应仙居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努力提升自身业务素养和管理水平。 最后,仙居县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张永欣作动员讲话。张永欣结合仙居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新挑战,深刻分析了校长队伍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并对参加此次培训的所有学员提出了希望和要求: 一是把培训当作一次自我完善的修炼。要戒除懈怠心理,沉下心来学习思考,用前沿的理论突破藩篱、更新理念,在专业成长上孜孜以求、奋力前行,不断向专家靠拢。 二是把培训当作一个碰撞交流的平台。在与同伴的交流探讨中实现智慧交锋、思想升华、共同提高;在聆听讲座、参访名校的过程中,不仅要吸收借鉴专家的独特思考、名校的特色做法,还要在比较、印证中跳出自我看他人,跳出一时看长远,跳出一域看全局,向前展望,打开思路,提升格局;要树立“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意识,学以致用、一以贯之,优化学校管理,全力培养一批教育家型、专家型的好教师。 三是把培训当作一次展示形象的契机。要时刻注意言行,自觉把培训当作考验考察自身综合素养的契机,全面展现仙居初高中书记、校长应有的精神面貌和良好形象。 张永欣强调,各位书记、校长要进一步激发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在县教育局搭建的各条赛道中,比业绩、比作风、比实干,真正成为引领仙居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 二 专家引领 01 正高级教师、广州市珠海区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广州市珠海区名校长、特级教师、广州市人民政府督学 陈兆兴 11月21日上午,陈兆兴为大家带来题为《做有思想的行动者——我的办学实践与思考》的专题讲座。他首先从当前校长工作的现状出发,阐述了对“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理解,引领大家领悟“思想”的重要性以及通过分析问题结构来解决问题的思路。随后,他用幽默风趣又发人深省的讲解,结合自身丰富的任职经历和深刻的思想洞见,从看法、想法、说法、做法、活法五个层面,分享了关于“校长如何成为一名有思想的行动者”的独特感悟。讲座内容涵盖校长专业标准、校长的使命与责任、校长要做的事、学校的不同发展阶段、影响学校发展的要素、学校管理理论、学校组织机构、教学质量管理、学校内涵发展等方方面面,深度透析了学校管理潜在的认知层面的底层逻辑,也传授了戴明环、绩效管理等许多实用的管理策略。最后,他又从对学校发展的认识、对学校发展的再认识、管理的要诀(责权利统一)、教师管理的核心(激励与监督)、对学校发展的感悟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提纲挈领的总结。 02 华南教师教育学部教授、硕士生导师,华南师范大学新师范学院首席专家,广东省数学学会中小学数学学会副会长,华南师范大学省级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华南师范大学首届专家工作室主持人 赵萍 11月21日下午,赵萍为学员们带来了题为《高考评价体系视角下全国一卷试题命题特点分析及教学启示》的专题讲座。赵萍从当前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内在的三条逻辑线——核心价值金线、能力素养银线、情境载体串联线出发,详细分析了新高考的目标与功能、考试的内容与立意等,厘清了为什么考、考什么和怎么考的问题。随后,通过一系列高考真题,深入剖析新高考重视基础性、强调综合性、突出应用性、倡导创新性的命题思想和去模式化、反刷题、反套路的试题特点,再透过2022年、2023年高考命题的基本原则和总体思路,分析了2024年高考命题的趋势,给出了研究教材夯实基础、系统梳理形成网络、题组训练加强变式、归纳整理查漏补缺、规范答题做好细节、高观念拓展六大教学启示和实操性极强的策略指导。最后,赵萍还以数学学科为例,指出了高三复习存在的八大误区及相应的对策,强调要适应新高考,必须牢牢掌握由“学会”转向“会学”,由“做题”转向“做事”,由“无情境”转向“情景化”三大趋向。 03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助理,北师大珠海校区管委会副主任,未来教育学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 郑国民 11月22日上午,郑国民给学员们作了题为《新课标视域下的中学课堂教学改革》的专题讲座。在简要介绍北师大及其重点学科,以及学校参与课标修订、教材编写、项目研究等有关情况后,郑国民重点从素养型目标、结构化内容、学业质量三个方面阐析了课程改革的重点与难点。他首先比较了课程目标体系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发生的转变,并结合初高中各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表述的差异,指出了核心素养阶段性、连续性的特点,再以语文学科为例,分成探究与研讨、学科与生活结合、语文学习任务群、综合/项目/实践三个部分,分别分析了课程内容在教、组织与呈现形态以及学三个维度的探索与突破。最后,他从命题的变化和趋势角度指出了研究学业质量和评价建议的重要性,并强调评价方式的改变迫切呼唤能引导学生深度思考、深度参与、创新性解决问题的课堂教学。授课过程中,郑国民还结合三十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典型案例的分析分享,将中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路径与理论支持有机地融合统一。 04 北京教育学院党委委员、教育干部学院党总支书记、北京教育党校办公室主任、北京市基础教育党建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北京市教育学会普教系统党建专委会常务副理事长 王鸿杰 11月22日下午,王鸿杰为大家带来题为《稳慎推进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专题讲座。他从紧跟党情、紧贴教情、紧扣校情三个层面,对为什么实施和如何实施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进行了系统深入地解读。在简要阐释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观点和重要组成以及新一轮主题教育的重要意义后,王鸿杰从建设教育强国和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高度,比较了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与之前中小学校校长负责制的关键变化,并从根本着眼点、首要发力点、核心支撑点、关键突破点、终极落脚点等维度就稳慎推进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进行了具体详尽又重点突出的方法指导。王鸿杰不仅帮助学员们厘清了党组织的领导职责、党组织书记的工作职责和校长的工作职责,也就这一项新时代中小学校领导机制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工作机制以及推进这项机制的目标、定位、重点、路径和制度机制保障,包括如何将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德育、思想政治工作深度融合,如何将这一体制优势转换为发展效能等进行了鞭辟入里的解析。讲座过程中,他还利用一些互动的小测验、小游戏,让学员们参与其中,从而对如何提升自己的思维格局、领导能力、个人魅力等问题进行深入思考,生成自己的感悟。 三 参访名校 11月23日,全体学员在县教育局领导的带领下先后到珠海市第一中学、珠海市文园中学参访交流。在参访过程中,学员们深入了解两所学校在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拔尖人才培养、特色课程实施、文化内涵建设、学校品牌打造等方面的做法和成效,并聆听了学校领导相关的专题报告。 01 珠海市第一中学党委书记、校长 张六安 23日上午,珠海市第一中学党委书记、校长张六安为学员作了题为《用美的教育造就美的新人》的专题报告。张六安从学校文化、课程文化、双新示范创建、教育发展等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学校的办学历史、一训三风和学校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课程文化等方面的内涵及建设成果。同时,他还结合学校创建教育部新课程新教学试验区示范校的实践经验,重点对如何借助项目推进、校本研修等路径实现课堂教学改革和评价体系变革进而实实在在地吃透落实新课标、新教材、新课程、新高考分享了学校的典型经验。最后,张六安还从“强国建设 教育有为 砥砺奋进 不负人民”的高度出发,畅谈了他对教育人使命责任的理解,并就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与学员们互励共勉。 02 珠海市文园中学教育集团副校长 周玲 23日下午,珠海市文园中学教育集团副校长周玲以《实施爱的教育 打造“自华”课堂》为题,在简要介绍学校办学历史和文化理念的基础上,重点分享了学校在新课标引领下的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情况。她从新课标的落地和广东省新中考的变化出发,把文园中学在校本研修、学生发展评价、课程体系架构等方面的举措,尤其是“自华”课堂提出、实施、研究、推进的实操经验倾囊相授,给学员们如何在学校层面整体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带来了极大的启发。 四 思考感悟 “为学之道,必本于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只有经过思考的学习,才能将所学内化为自己的智慧,才能学以致用、指导实践。为了更好地促进学习、思考、实践的统一,培训班每个半日安排学员代表进行一次学习小结,并以小组为单位落实每日学习体会的交流与撰写。
信息来源: 县教育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