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网站群 > 仙居县人民法院 > 宣传回放 > 宣传回放

仙居创新民营企业司法增值服务新模式 构建行业互助自律新格局


发布日期:2023-11-24 08:27 访问次数: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近年来,浙江省仙居县人民法院充分发挥审判执行职能作用,以打造新时代民营经济司法服务高地为抓手,聚焦仙居县企业诉前法律咨询难、解纷渠道少,诉中易发经营危机、救助途径少,诉后权益兑现难、信用修复难,企业间缺少自律准则等问题,牵头县统战部、县工商联联合成立民营企业互助自律联盟,搭建法企互通互助平台,给予企业“一站式”法治服务,促进企业自律合规管理、加强行业互助纾困解纷,打造民营经济司法保护标杆地。让企业用最低的成本化解矛盾纠纷,是仙居法院不断延伸高质量司法服务的“黄金准则”。

一、创新集成互通平台,优化司法服务供给。

——推行线上线下联动“一体化”服务。仙居法院将县总商会298家企业均纳入民营企业互助自律联盟范围,组建由法官、律师、专家组成的“护企安商”智库,日常通过钉钉群进行双向沟通,了解企业所需,为企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和保障。法院线上定期发布涉企典型案例、类案分析等,企业发布资金帮扶、法律咨询等需求,实现信息互通。线下定期召开法企恳谈会、公众开放日等活动22次,面对面回应企业关切。

——构建高频纠纷服务“一类事”场景。梳理买卖合同、劳动合同、建筑工程等6类高频涉企纠纷对易发生争议条款列出提示点,供企业使用。针对诉中容易发生的纠纷,如货物交付、工程转分包、违约金约定等问题,制作《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指南》,从源头上减少企业纠纷,今年以来新收买卖合同案件同比下降22%。

——打造司法保护服务“一站式”平台。在法院诉服大厅成立民营经济司法服务中心,为民营企业诉前调解、权益保护、法律咨询、审判执行等提供全链条司法服务。中心成立的同时,组建多元化解纷团队,以法院“天平调解团队”为主力,邀请“两代表一委员”等参与调解,以“多对一”等形式结对参与涉企纠纷协调化解,中心成立以来,通过该中心诉前成功调解合同类纠纷案件178件,督促案件自动履行86件。同时,中心还设置民营企业互助自律窗口、律师窗口、预审与执行督促窗口、涉企纠纷立案窗口等“四大服务窗口”,并设立诉前调解工作室、诉讼服务窗口、审执工作组、联合工作站等,邀请企业家代表、律师等入驻中心,为企业提供诉前调解、财产保全、审判执行、信用修复等全方位服务。成立“共享法庭”,为仙居在外12个商会提供法律服务。开展“逐影”异地执行专项行动,为企业执行到位金额1.97亿元,“党委领导下的执行攻坚破难”工作机制入选省法院改革试点项目。对履行完毕的企业3日内删除失信记录,今年共删除104条,践行暖企助企护企。

创新纾困解纷机制,推进司法服务增值。

——建立“行业自救”途径。联盟每月召开联席会议,由法院汇总分析各企业困难需求,智库成员提供相应智力支持,为困境企业或企业间进行资金募集、注资重整等提供便利,有效发挥破产重整、破产和解制度的挽救、保护功能,全面解决企业债务危机,促使34家企业换血获得重生,14家企业通过重整和解形式恢复生产经营。

——创新“行业担保”模式。由联盟甄别有挽救价值的困境企业,指导企业间通过不动产抵押、股权质押等形式进行执行担保,今年以来,联盟促成11家企业提供担保,使被执行企业通过创业、继续经营、申请贷款等提高履行能力。

——完善行业解纷机制。根据仙居产业发展特点,设立杨梅、医药等11家行业“共享法庭”,建立 “法院+代表委员”、“法院+商会”等“法院+N”调解模式,组建一支由退休法官、人民陪审员组成的“天平调解团队”,邀请行业优秀企业家、权威人士等参与调解,以专业化视角助推纠纷源头化解。1-10月,合同纠纷诉前化解率61%,同比提升20%。

仙居法院在全省率先提出司法增值服务理念,相关做法入选2023年浙江省营商环境微改革项目,并被列为浙江省省级指导目录24个“一类事”建议试点清单,两个案例入选台州民营经济司法保护典型案事例,一个涉企典型案例获全国法院优秀案例分析,经验做法刊登于《中国审判》,营商环境无感监测多元解纷4个指标全部进入全省前列。

“下阶段,仙居法院将用足用好民营经济司法服务中心和民营企业互助自律联盟这两个平台,凝聚县域内调解力量,与各单位通力合作,为企业搭建纠纷协商、沟通对话的渠道,精准高效服务民营企业,不断为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提供更多法院力量。”仙居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胡玲君表示。

 



信息来源: 县法院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