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环境
|
||||
仙居是一块积淀着千古文明而又充满勃勃生机的厚土,总面积2000平方公里。现有总人口52万,辖20个乡镇(街道),县域特色十分鲜明。 仙居立县于东晋永和三年(公元347年),至今有1673年历史,原名乐安、永安。公元1007年,宋真宗赵恒以其“洞天名山,屏蔽周卫,而多神仙之宅”,下诏赐名“仙居”,意为仙人居住的地方。仙居地处浙江东南,全县总面积2000平方公里,下辖17个乡镇、3个街道,311个行政村21个社区,总人口52万。 仙居是历史文化悠久、人杰地灵的千年古城。仙居历代人才辈出,是晚唐著名诗人项斯、宋代世界上第一部食用菌专著《菌谱》作者陈仁玉、元代诗书画三绝的大书画家柯九思、明代勇斗严嵩的左都御史吴时来等人的故乡。仙居文化积淀深厚,境内有距今一万多年的下汤文化遗址、国内八大奇文之一——蝌蚪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华东第一龙型古街——皤滩古镇、江南最古老寺庙石头禅院、中国道教第十大洞天括苍洞、宋大理学家朱熹曾送子求学的桐江书院、春秋古越文字等,文物古迹不胜枚举。仙居还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沧海桑田”“逢人说项”等成语典故的发生地。仙居民间文化艺术独树一帜、熠熠生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针刺无骨花灯、九狮图、彩石镶嵌享誉海内外。 仙居是旅游资源丰富、景色秀丽的人间仙境。是中国长寿之乡、国家级生态县、国家公园试点,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9.57%。清翰林院编修潘耒游仙居后曾留言“天台幽深、雁荡奇崛,仙居兼而有之”。仙居有被入选了全国十大诗意地标、诗仙李白笔下的天姥山——神仙居5A级景区,景区负氧离子含量奇高,最高达8万多个,被称为“天然氧吧”,仙居因此被评为“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有全国“最美家乡河”永安溪,人均水资源拥有量是全省2.5倍,地表水水质达国家I类标准。沿溪而建的永安溪生态绿道,成为了免费开放的国家4A级景区,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世界休闲组织国际创新奖,获评浙江省“最美绿道”。有淡竹原始森林、神仙湾温泉,有四季花海和油菜花观光带、杨梅观光带等“中国美丽田园”;有皤滩、高迁等31个中国传统村落,逐步形成了“山、水、林、泉、田、古”六大特色资源和“一轴四板块”的全域景区化布局,积极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 仙居是产业特色鲜明、潜力巨大的创业热土。近年来,仙居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绿色贯穿到发展的每一个环节和领域,让绿色领跑经济、美丽与发展同行,努力探索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生命阳光的绿色新路。在2015年、2016年浙江省26个加快发展县实际考核中获得第一名,夺得台州市对县目标责任制考核“八连冠”,连续13年获省“平安县”称号,勇夺“平安金鼎”。围绕建设绿色经济发展示范区,逐步构建了结构合理、特色鲜明、实力更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以“医”“养”“健”为主的大健康产业,以全域旅游休闲为主的大旅游产业,以影视运动、工艺礼品为主的大文化产业。仙居成为甾体药物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荣获“中国工艺礼品之都”和“中国工艺礼品城”称号,是“中国杨梅之乡”“中国有机茶之乡”,成为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中国电子商务百佳县。 随着台金高速公路、诸永高速公路的通车和金台铁路、杭温高铁建设的逐步推进,仙居的区位优势逐渐显现,正逐渐成为浙中南地区的交通小枢纽,发展前景更加广阔。仙居将主动顺应世界发展新潮流,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决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新理念”,以全省县域绿色化发展改革试点为主抓手,深入实施一系列生态型战略体系,坚定不移朝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路子走下去,加快打造美丽中国县域样板,推进繁荣幸福的中国山水画城市建设,奋力开创高质量绿色发展新时代,谱写“两个高水平”的仙居篇章。
信息来源: 县投资促进中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