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县连作晚稻处于孕穗破口期,单季晚稻处于灌浆成熟期,受今年旱情影响生育期较往年推迟,部分迟熟品种处于抽穗扬花期,是晚稻治虫防病夺取丰收的关键时期。“一喷多促”是秋粮作物中后期生产关键技术,是集高产稳产、防灾减灾、病虫防控一体化的重要措施,可以起到有灾防灾、无灾增产的多重功效。目前为害我县晚稻的主要病虫有: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纹枯病、白叶枯病等,连作晚稻种植面积相对较少,有集中为害风险,加上近期多台风影响,有利两迁害虫迁入和病害扩散,希各地高度重视,加强田间检查,切实做好晚稻“一喷多促”病虫防控与稳产增产实施工作。 一、发生趋势 1、二化螟 三代二化螟灯下自8月下旬起一直维持较高蛾量,田间陆续有成虫产卵为害,造成田间虫令很不整齐,9月15日在下各马垟、双庙西马等地在单季晚稻和连作晚稻上调查,平均丛害率7.33%,幅度0-16%,平均株害率0.96%,幅度0-2%,平均亩虫量3400条,幅度0-12800条,其中1、2令占29.4%,3令占43.1%,4令以上占27.5%。连作晚稻由于生育期迟,生长偏嫩绿,更易招致二化螟产卵为害,加上种植面积少,集中为害,预计中偏重发生。 2、稻纵卷叶螟 田间系统赶蛾,稻纵卷叶螟一直维持一定的蛾量,但没有明显的高峰。田间9月15日在下各马垟、双庙西马等地调查,单季晚稻平均卷叶率0.19%,百丛虫量0条,连作晚稻平均卷叶率0.65%,百丛虫量4条,虫令为3、4令,连作晚稻为害明显重于单季晚稻。纵卷叶螟有趋嫩绿习性,连作晚稻注意防治。 3、稻飞虱 当前稻飞虱以褐飞虱为主,发生为近几年最轻。本站9月15日在下各、双庙等地调查,单季晚稻平均百丛虫量2.5只,连作晚稻平均百丛虫量5只,很多田块没查到虫。 4、纹枯病 本站9月15日在下各、双庙等地调查,单季晚稻平均丛发病率9%,幅度4—16%,株病率1.53%,幅度0.27-4%,连作晚稻目前未见发病,后期随着田间封行,病情会加速上升,预计纹枯病为中等发生。 5、白叶枯病 当前我县白叶枯病呈多地多点发生,朱溪杨丰山、下各九村、西陆、马垟、双庙西马、皤滩吕前、埠头门前溪、官路增仁等地单季晚稻发生白叶枯病,面积1200多亩,目前病情普遍较轻。近期多台风,若台风正面影响,有流行的风险。老病区及新发生田块必须高度重视,继续做好发病中心控制及周边田块预防工作。 6、稻曲病 我县连作晚稻品种多为甬优1540,易感稻曲病,需在破口前7-10天做好预防工作。 二、防治意见 1、连作晚稻:主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稻曲病,兼治稻飞虱,掌握破口前7—10天防治,如遇连阴雨天气,在齐穗期再防一次稻曲病;白叶枯病老病区、已发生田块及周边兼治白叶枯病。 2、单季晚稻:迟熟品种已发生白叶枯病的,需继续做好防控工作。 (三)防治药剂 稻纵卷叶螟、二化螟:可选用乙多•甲氧虫、阿维•甲虫肼、乙基多杀菌素、甲维•甲虫肼等; 稻飞虱:可选用烯啶·吡蚜酮、吡蚜·呋虫胺等; 稻曲病、纹枯病:可选用苯甲·丙环唑、戊唑·嘧菌酯、咪铜·氟环唑、肟菌·戊唑醇、苯甲·嘧菌酯等;白叶枯病:可选用噻霉酮、噻唑锌、春雷·噻唑锌等;稳产增产:叶面肥可选用磷酸二氢钾,每亩喷施200-300g;植物生长调节剂可选用芸苔素内酯等。注意事项:1、要求交替轮换使用农药,选用农药根据标签推荐剂量施用; 2、阿维菌素复配剂要求在阴天或临近傍晚施药效果较好; 3、高温季节应加强安全防护,早晚用药避开中午前后高温时段; 4、施药后及时回收废弃包装物交至当地责任保洁员或回收仓库。 各乡镇(街道)以行政村为基本单位切实推进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鼓励以购买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形式开展,乡镇(街道)农技人员要做好本辖区农户指导工作,促进农药减量控害增效,切实保障粮食安全。
信息来源:
县农业农村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