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 计划总结
索 引 号 1133102473603609X2/2022-12071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日期 2022-07-17 发布机构 市生态环境局仙居分局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台州市生态环境局仙居分局202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 2022-07-17 访问次数: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2022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和市生态环境局的坚强领导下,市生态环境局仙居分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锚定共同富裕示范区山区样板目标,紧扣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线,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一定成效。1-6月,仙居县地表水断面、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100%达标,出境断面(罗渡)水质稳定达地表水二类标准PM2.5平均浓度为2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85%,PM10平均浓度为3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6%,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98.3%。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扎实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一是以“绿色保险+”模式深入工艺品行业整治。印发《关于推行“绿色保险+”模式促进工艺品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通过“绿色保险+环保管家+数字化平台+正面清单绿色信贷”等措施,借力保险公司、环保管家、金融机构等,促进工业品行业绿色健康发展。截至目前,已召开4场整治推进会,200余家企业参加会议,已引入3家保险公司,有22家企业投保绿色保险(另有8家意向投保),环保管家累计发现企业环境问题1001项,已完成整改506项。二是推进低碳试点创建工作。召开各乡镇低(零)碳试点创建座谈会,共谋划低碳试点乡镇4个,试点村10个,开展仙居医械小镇减污降碳协同试点创建工作,白塔工业园区光伏项目已初步纳入省厅2022年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标杆项目清单,小镇试点获市局向省厅推荐。

(二)统筹推进污染防治工作。一是打好碧水保卫战。深化“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开展学校、医院、集贸市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排查上报问题51个;抓好福应街道、白塔镇、下各镇“污水零直排区”提质增效工作;基本完成2个工业集聚点“污水零直排区”排查;完成城镇“污水零直排区”建设规划编制,全面做好“污水零直排区”县域验收迎检准备。深入开展“找寻查挖”专项行动,县级自查上报涉水问题154个,已完成整改84个。启动西岙水库、盂溪水库县级饮用水源地勘界定标工作,推进方山水库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二是打好蓝天保卫战。严格落实扬尘管控措施,督促各单位根据职责对建筑施工、交通工程施工及城区道路扬尘和秸秆焚烧等重点环节开展扬尘整治,定期跟进督查通报。开展VOCs突出问题治理,186个问题已完成整改171个,完成4家企业源头替代及11家企业的低效改高效工作。加强交通污染治理,已开展5次路检和4次入户检测,抽测84辆柴油货车,未发现尾气超标现象。完成9家医化企业半年度废气泄露检测与修复,21家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检测。三是打好净土保卫战。全面落实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土壤污染防治责任,扎实推进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完成5个用途拟变更为敏感用途地块和2个疑似污染地块的土壤调查,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100%;有序开展园区地下水管控,完成一般关注区、建议修复区、自然衰减区地下水水质跟踪监测采样,有序推进央督问题销号。完成仙居县危险废物焚烧处置项目危废经营许可证申领。完成200家产废企业工业固废规范化管理核查。小微企业危废集中收运体系及一般工业固废收运体系覆盖率达100%。加强医疗废物应急管理与处置,实现集中隔离点医疗废物转运电子化。全面推进“无废城市”建设,30个“无废细胞”通过市级评估验收。

(三)稳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是生物多样性保护见成效。仙居生物多样性科教中心获评全省首批生物多样性体验地。参与“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浙江主场活动,并作为唯一一个县级单位受邀参与现场访谈。省新闻道德委、人民网、中新社、中国青年报等10多家中央、省级新闻媒体来仙居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新闻采风活动,相继报道仙居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二是生态文明建设复核较顺利。完成《仙居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复核报告,并已提交省厅审查。《新时代美丽仙居建设规划纲要》已通过县政府常务会议讨论。已启动《仙居县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修编》。三是生态环境宣传氛围更浓厚。编制《仙居县2021年生态环境违法十大典型案例》,发布16期“以案普法”典型案例。围绕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六五世界环境日等,开展巡河活动、户外宣传、线上打卡、绿色骑行、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等系列活动,累计发放宣传品25000余份。一季度,仙居生态环境满意度分数达87.94分,位列全市第一。

(四)积极推进生态领域改革创新。一是数字化改革现雏形。加快仙居县数字赋能生态环境监管体系建设,现代园区水质指纹溯源应用场景完成验收,运行以来已发现3个雨水口超标问题。园区综合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永安溪综合管理三大应用场景已完成开发,目前正在测试中。二是审批改革提效率。落实重大项目“一对一”专人服务,完成了弗迪新能源、司太立造影剂、丰安生物生物制剂等重大项目审批工作,项目从环评编制到完成审批不超过40天,较正常时间缩短一半;落实环评互审机制,为46家企业免费提供专家网上审核服务,为12家企业提供技术评估;推进“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扩面改革,已开展创新园区和张店区块规划环评的编制工作。上半年共办理环评审批42件,同比增长其中报告书2件、报告表17件、降级登记表23件。三是排污许可改革有提升。完善排污许可证分类管理工作,主动开展“双许可一次办”试点工作,已完成许可证核发63家,其中新发证10家;加强企业排污许可证日常管理,共审核企业排污许可执行报告112份;做好排污许可证抽查工作,发现问题企业53家,企业通过变更、重新申请等方式,实现问题整改率达100%。

)奋力推进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一是全力推进系列环保督察整改销号。2017年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交办10项反馈问题、57件信访件已全部办结;2018年第一轮省级环保督察交办17项反馈问题、25件信访件已全部办结;2019年华东督察局暗访交办的5项问题,已完成整改4项,剩余1项为现代园区的地下水、渗出水整治工作正在整改销号中;2020年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9个,已完成整改销号5件,剩余4件均按时序推进整改;交办信访件49.3件,已完成整改销号47.3件,其余2件均按时序推进整改。上半年已顺利通过华东督察局一季度盯办。二是全域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深入开展除险保安、隐患清零“百日大会战”、“绿剑2022”、危废领域专项整治、砂石混凝土行业专项整治等各类执法专项行动,提升环境污染问题发现能力,上半年共出动800余人次,检查点位900余个,发现问题186个,立案21起,已罚款318.909万元;共受理信访举报投诉153件,同比减少23.9%,调处率和满意率均为100%。三是全面提升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定《关于加强仙居县生态环境保护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的实施方案》,坚持机构设置规范化、队伍组建专业化、装备配置现代化、业务管理制度化、数字赋能高效化、执法保障体系化,提升执法队伍素质,提高环境监管能力。

)努力锻造一支环保铁军队伍。开展“重塑新形象展现新作为”专项行动,制定2022年度干部学习计划,依托“环保论坛”、“青年理论学习小组”等载体,采取专题讲座、座谈研讨等形式,充实干部理论及业务学习,环保讲坛已开课12期,青年理论学习已开展20余期,做到党员先锋、青年引领、全员参与。开展党风廉政风险点大排查行动,各科室梳理各类风险点54个,制定防控措施128条,完善《“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政府采购管理办法》《生态环保资金管理办法》等,逐步健全内控管理制度。并加强警示教育,通过“六个一”行动,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人,时刻保持警钟长鸣。制定《工作人员季度考评办法》,以领导考评、干部互评相结合的方法,评估干部德能勤绩廉综合表现,季度考评优秀干部职工为“环保之星”,予以通报表扬;季度考评较差的干部职工,将进行批评教育、诫勉谈话,连续多次出现考评较差的,将跟进岗位调整、免职、扣发奖金等处理,持续激发全体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压力剧增。今年春节期间受烟花爆竹燃放影响,空气质量出现重度污染,1-6月空气优良率仅为98.3%,PM2.5浓度为25ug/m3,距离市局考核任务(AQI达99%以上,PM2.5≤23ug/m3)仍有较大差距。另外,曹店省控断面水质有超标风险,受断面上游面源污染的影响,曹店断面1月采测分离数据显示总磷超标,未达到I类年度考核要求。

二是环保基础设施能力仍有不足。污水处理系统短板明显,全县3座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四项指标在全市长期靠后,1-5月,进水稳定率仅为6.3%,出水达标率为96.31%,均为全市末位;首创水务有限公司小时在线监测值多次出现超标,达标率仅为91.56%。垃圾填埋厂渗漏液处置能力不足。“污水零直排区”建设质量和效果有待提高,部分乡镇(街道)雨污分流整改不到位,管网缺陷问题反复反弹,且运维管理体系欠完善,长期存在六小行业隔油池清淘不及时问题,福应街道、下各镇在全市“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回头看”专项检查中得分排名全市靠后。

三是重点领域行业风险隐患仍然较大。现代园区地下水水质明显改善,还剩余两个相对污染较重的区域,需加快跟进修复措施。全县对未登记在册的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的监管仍有盲区,16个重点工程配套搅拌站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废水未经收集直排外环境、废渣去向不明或乱倾倒等问题。仙居华统种猪有限公司违规排放行为屡禁不止,群众反响强烈。另外,固废倾倒、岸线侵占等问题均需加强监管,确保整改不反弹。

四是部分生态文明建设指标滞后。《仙居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复核中发现,能源降耗增效、乡村饮用水源合格率等指标未达到建设指标要求。4月26日,省美丽浙江办对我县省级生态文明建设指标能源降耗增效、生态环境公众参与度和满意度下发预警函,目前整改进度较慢。

五是生态领域改革创新还需加快。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与环境违法行为“一案双查”进展较慢,贵大贵金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评估工作尚未进场调查,华坚劳务、杨丰山污泥倾倒等案件暂未启动损害调查及评估,进展较慢。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EOD)项目库工作滞后,虽经多次谋划,但相关产业项目一直无法落地,急需加快推进。另外,我县谋划的低碳试点项目仍存在特色不够鲜明、亮点不够突出的问题。

三、下半年工作计划

下半年,台州市生态环境局仙居分局将紧盯“两个优秀,三张荣誉”(即市对县、县对部门考核优秀;美丽浙江建设先进集体、五水共治大禹鼎、无废城市),精准发力,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推进“三大行动”,提升环境监管水平。一是推进突出问题整改“督战”行动。持续推进系列环保督察反馈问题的整改工作,深入开展“督战2022”专项行动,全面做好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拍摄的迎检工作,统筹做好2021年省委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切实巩固整改销号成果。二是推进风险隐患排查“见底”行动。“护航2022”为载体,持续开展绿剑专项执法、“找巡查挖”等行动,深化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强化“生态环境问题发现 督察在线”系统应用,切实提升“生态环境督察清单”管控力指数。三是推进数字赋能监管“增效”行动。完成“仙居县数字赋能生态环境创新监管”项目验收,推广生物多样保护、现代园区水质指纹溯源、医化园区云治理、永安溪综合管理等四大应用场景,并根据应用情况迭代升级,上线浙政钉、浙里办,建立健全生态环境问题发现、预警、整改、反馈等闭环管控体系,提升环境监管整体智治水平。

(二)实施“三大攻坚”,提升环境保护水平。一是实施治水攻坚。完成2个工业集聚点“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并巩固已建成的10个镇、街道的“污水零直排区”,提升工程质量、落实运维管控,加快推进污水处理厂管网联通与污水调度,落实辖区管网混接改造,提高污水处理四项指标,确保顺利完成全域“污水零直排区”验收。完成县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勘界定标工作,完成一级保护区电子围栏建设,有序推进方山“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实施曹店断面水质达标方案相关举措,保障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完成地表水省控(曹店、柴岭下)、市控(河埠、盂溪)断面自动监测站建设,提升水质在线监测能力。二是实施治气攻坚。“绿色保险+”模式全面铺开工艺品行业整治,并跟进资金补助。落实扬尘污染防控,定期通报全县环境空气质量。完成VOCs源头替代工作和低效VOCs治理设施改造升级工作。完成汽修行业综合治理工作。完成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措施清单更新工作。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防治专项行动,持续打好柴油货车污染防治攻坚战。三是实施清废净土攻坚。进一步落实土壤污染重点单位责任,开展椒灵江(仙居段)沿岸工业地块和河滩销号清单整改工作,推进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完成5个行政村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加强固废规范化管理,确保辖区危废规范化管理达标率达90%以上,企业危废处置利用率达98%以上,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97%以上,工业固体废物安全处置率达99%以上。推进重点产废单位以及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危险废物在线”智能闭环监管系统平台建设,完成14家重点监管企业AI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完成浙江车头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仙居君业药业有限公司固废审计工作。加快“无废城市”建设,年底前累计完成60个“无废细胞”建设任务。

(三)增强“三大能力”,提升环境治理水平。一是增强体制机制创新能力。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动“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扩面改革,在保障下各创新园区和张店区块扩面的基础上,力争在其他乡镇小微园扩面有突破。加快推进生态环保金融支持项目库申报工作,力争在10月份完成项目申报的资料准备。完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的复核。做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以仙居生物多样性博物馆为中心,选择3个以上点位,串联一条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体验地精品示范带。深化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加快推进“一案双查”工作。二是增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做好碳排放权交易相关工作。严控“两高”项目环境准入。完成2021年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做好5家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工作。加快低碳试点创建工作,争取完成1个省级申报低(零)碳乡镇,5个省级低(零)碳村(社区)的试点目标。三是增强经济发展服务能力。制定《护航经济稳进提质助企纾困若干举措》,通过深化环评审批改革、开辟项目审批绿色通道、优化环境监管执法、加大环境要素供给、精准服务助企纾困等方式,充分发挥生态环境部门职能作用,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四)强化“三大建设”,提升党建工作水平。一是强化政治建设。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按照干部培训计划,用活用好“环保讲坛”、“青年理论学习”等载体,并持续强化警示教育,抓好意识形态工作,增强干部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二是强化制度建设。紧紧围绕第二轮巡察反馈问题以及廉政风险点排查行动,制定有效的监督防范措施,细化问题整改措施和时间节点,逐一明确责任领导、责任人员,实行整改“挂牌销号”制度,并做好制度的“废改立”,形成长效管理机制。三是强化队伍建设。深入开展防范利益冲突专项治理工作,紧扣生态环境业务范围内可能存在的八大利益冲突行为,引导全局干部相信组织、依靠组织,做好利益冲突事项的自查上报、甄别查核、整改落实等工作,全力实现利益冲突事项“清仓见底”,切实从源头上预防腐败,促进干部职工公正、阳光、干净用权,推进清廉生态环保建设持续向纵深发展。

 



信息来源: 市生态环境局仙居分局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