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乡镇街道 > 湫山乡 > 工作信息 > 政务信息

杨梅突发性枝叶凋萎病防控要点


发布日期:2022-07-11 17:02 访问次数:

凋萎病是近年来为害杨梅产业的主要病害,其典型症状为果树嫩梢首先出现干枯,叶片失绿,1个月后干枯叶片逐渐脱落,雨后叶痕处常出现白色霉层覆盖,直至整株枝条干 枯,一般3~5年整株死亡。该病发生速度快,传染性强,如不及时控制传播,可造成死树毁园的严重后果。该病是一种新发生的病害,由一种属于拟盘多毛孢属的真菌在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引起的,是一种非常厉害的毁灭性病害,防控措施是综合性、系统性的,防控工作是一场持久战。

1、农业措施

(1)果园生草,减少土壤裸露,防止水土流失。

(2)减少除草剂的使用。

(3)多施有机肥、钾肥、少施三元复合肥,减少氮、磷元素的投入。

(4)减少多效唑的使用,减轻病害的发生。

(5)根据果园树体的发病轻重,减少挂果量,严重树体最好做到零挂果,以减轻树体负担,增强抗病能力,提高药剂防治效果。

2、药剂措施

(1)防治药剂与浓度。目前常用药剂有咪鲜胺、丙环唑、异菌脲、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等。浓度以1500倍左右为宜。以前常用农药如多菌灵、石硫合剂、代森锰锌等药剂对本病基本上无效。

(2)防治时间:春、夏、秋梢抽发前后根据发病轻重分别使用1-2次, 11月份冬季修剪前7-10天根据发病轻重使用1-2次,在冬季修剪后48小时内使用一次药剂,还有一次在2月份(农历过年前后)。

3、其它注意事项

(1)冬季修剪时注意整枝剪消毒,做到一树一消毒,防止交叉感染,消毒用75%医用酒精即可。

(2)修剪时剪口位置从发病部位往下移10-15厘米以上。发病严重的树体停止冬季修剪。

(3)农药使用注意每次使用一种农药,以上所列几种农药交替使用。



信息来源: 湫山乡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