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网站群 > 仙居县人民法院 > 法院文化 > 法官手记

人生,任何时候重启都不会太迟


发布日期:2022-12-22 11:10 访问次数:

(仙居法院张露也

刑事案件到法院后,在与需要重新办理取保候审的被告人第一次见面时,便像是能通过这一面看到关于他们原生家庭的暗面人生。

无人管教的儿子

十七岁崔某以“拉车门”多次盗窃,他的保证人是他的奶奶,可老人最近摔倒腿脚不便无法前来办理相关手续,之后又接连联系崔某的爷爷、父母,均态度冷硬不愿管这事,他父亲直接丢下一句“他的事情我们不管,我们没他这个儿子,你们法院最好早点把他判了关进去,省得在外面惹是生非。”便挂断了电话。在过往案件中,我见过很多位作为保证人的父母,但从未见过像这位父亲这般冷静,甚至无动于衷。

没有办法,我只能和同事驱车下乡,到了崔某奶奶家,这份取保候审的材料才算齐全,老人卧床无法起身,低喃自语:“好好的孩子,怎么就变坏了呢?”回法院的漫漫长路上,老人那句自问自答的答案一直萦绕在我耳边,关于崔某的故事便是留守在家无人管教导致野蛮生长的那些叛逆时光,现在果子坏了再去对曾经缺少的教育进行懊悔,已然晚矣,时光川流,没有后悔药也没有时光机。

在后续案件办理中,对于年轻的崔某我们多了一份耐心,多次与崔某进行谈话教育,他本对自己的家庭情况闭口不谈,只在法庭教育过程中,他突然说道:“我知道错了,如果这些话有人能够早点和我说就好了。”审判长温和地说道:“我们会对你的犯罪记录予以封存,只要你好好改造,一切都还不晚,你的人生还很长。”

原生家庭的伤会如附骨之疽缠绕着少年,这一次的盗窃犯罪也让他的人生进程拐了一道弯,可惩罚犯罪并不是我们工作的全部目的,尤其是对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我们更强调的是帮教、感化和挽救,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正是为了加强对少年们的保护,降低轻罪前科对未成年人回归社会的影响,我们希望他能改过自新,回归社会,虽然人生没有后悔药也没有时光机,可人生重启的按钮一直都在少年手中。

无法顾家的父亲

杨某当初在公安侦查阶段缴纳的是保证金,不存在保证人不到场的情况,只是在与他见面第一秒,这个中年男人就忧愁地皱着眉,问我:“开庭结束之后,能不要当庭逮捕?先放我回家吗?”我询问原由才知道,他老家在江西,在本地还有一个十六周岁的儿子同他生活,在他受罚前,想先回老家把自己的孩子安顿妥帖。

我低头看到卷宗,他曾在不同地方盗窃犯罪,刑期从6个月到一年半不等,可以用劣迹斑斑来形容,我忍不住问他:“孩子还在读书吗?”他低头回答道:“初中读完就没读了,我没时间管他,也没资格教育他。”的确,对于孩子而言,屡次犯罪被收监的父亲或许只是一个无法回家的大人。而刑罚可以让杨某为做错的事情付出代价,但法律没有办法扭转他的人生,也无法扭转他孩子的人生,让孩子有一个圆满和谐的原生家庭。

这一次,在开庭的排期上我们尽量为他延后,让他有充足的时间将孩子托付给了信任的工友,并为孩子安置好日后生活所需,可下一次呢? 希望他能意识到症结所在,在下一阶段重新开始,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真正把自己和孩子的人生安顿妥帖。


每一个案件都是一个人的人生,每一个案件又不仅仅只是一个人的人生。刑法作为国家最后的保障底线,它是理性客观、冷静冷酷的,可刑法也是温暖的,在具体案件的办理中,我们也进一步强化刑法的温度,企图用极大的温柔去呵护每一个人生,让他们走出暗面迎向阳光,让他们有勇气重启人生,对未来有憧憬也有期待。



信息来源: 县法院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