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践实履 点滴入心,我县系统推进“三新”领域职工入会
| ||
| ||
近年来,随着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为核心的“三新”经济蓬勃发展,平台就业、互联网就业、灵活就业大量出现并呈增长趋势。“三新”领域已逐渐我县成为吸纳大学生、退役军人、去产能行业职工、农民工等群体就业的重要渠道。 “快递小哥非常辛苦,风里来雨里去常年奔波‘在路上’:奔走在路上、吃饭在路上、休息在路上,一到节假日就更忙了。”天天速递工会主席张建设说。长期以来,由于企业扁平化、平台化,雇主身份不清,从业人员个体化、分散化、劳动关系复杂,企业与职工、职工与职工之间的沟通信息化、碎片化,组织联系松散等原因,“三新”领域建会和职工入会面临着一系列挑战。比如,分散流动的就业方式与工会属地化组建和管理为主的传统方式不相适应;部分灵活就业群体尚未建立标准化的劳动关系;入会后经费保障、服务内容、管理模式等问题仍需加紧研究。 “当前,国家已经公布3批共38个新职业,推进‘三新’领域职工入会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也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基层工作部部长尹敏表示,近年来,县总研究通过“三新”领域职工集中的区域“联合建”、企业“单独建”、龙头“带头建”、借助行业力量“推动建”等方式,探索建会模式,开辟社工上门组建、掌上申请、流动窗口等便捷入会渠道,闭环式入会服务,并采取培训论坛、青年沙龙、拍摄宣传片等措施吸引职工入会,确保“三新”领域职工“有会可入、入会有门”。“我们公司在2017年成立了工会,经常参加工会组织的文体活动,我自己亲身体会到,工会是个温暖的大家庭,希望有更多的工友尽早加入到工会中来。”张建设表示。 2019年以来,县总持续开展保安员、快递员、网约送餐员等八大群体,以及民宿(农家乐)、网吧从业人员等“三新”领域职工的入会工作。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县已发展“三新”领域工会会员约近千人。全县各级工会正持续努力,最大限度地将包括平台就业、互联网就业、灵活就业在内的广大“三新”领域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使他们能便捷享受工会组织的服务,感受工会大家庭的温暖。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