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快递 > 乡镇信息

【党史微宣讲】中国共产党入党誓词的演变


发布日期:2021-03-05 16:54 访问次数:

入党誓词是《中国共产党章程》的重要内容,是党员入党时对党和人民作出的庄严政治承诺,是党员为党奋斗终身、献身党的事业的誓言和座右铭。宣读誓词、牢记誓词、维护誓词、践行誓词是党对每一名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

2017年10月3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31日上午,在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习近平带领其他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一起重温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但是你知道吗,其实在建党初期,我们党的章程中并未规定誓词,百年党史中流传过的那些入党誓词,都是在残酷的革命斗争环境中应运而生的,并且随着时代变化,不同时期也产生了不同的入党誓词。

一、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

1927年8月1日参加了南昌起义,曾任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文联主席,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副主任,《辞海》主编的夏征农同志,漫长的一生写满曲折和传奇。在他百岁那年,曾有记者问他,在他的人生经历中,记忆最深刻的是什么?老人毫不犹豫地说:是当年的入党誓词!

永远跟党,永不叛党,

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1926年入党的夏征农的入党誓词

 

牺牲个人,努力革命,阶级斗争,

服从组织,严守秘密,永不叛党。

——1927年10月15日,毛泽东在湖南省酃(líng)县水口村叶家祠堂主持六名新党员入党仪式上宣读的誓词

1、遵守党纲党章和纪律;

2、绝对忠实为党工作永不叛党;

3、保守党的秘密;

4、服从党的一切决议;

5、经常参加支部生活和活动;

6、按时交纳党费。

——福建长汀博物馆保存的一份入党誓词

二、抗日战争时期

1、终身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

2、党的利益高于一切;

3、遵守党的纪律;

4、不怕困难,永远为党工作;

5、要作群众的模范;

6、保守党的秘密;

7、对党有信心;

8、百折不挠,永不叛党。

——1940年第4期党中央机关刊物《共产党人》上刊载的入党誓词

三、解放战争时期

我自愿立誓参加共产党,永远跟着共产党毛主席走,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 个人利益服从党的利益, 坚决执行党的决议,遵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遵守民主政府的法令、群众的决议,在任何情况下不动摇,不妥协,不怕困难与牺牲,为新民主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实现而奋斗到底。

——1947年, 中共冀南区党委组织部印制的入党志愿书内的入党誓词

我决心加入中国共产党,诚心诚意为工农劳苦群众服务,为新民主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干到底,自入党以后,努力工作,实事求是,服从组织,牺牲个人,执行命令,遵守纪律,保守秘密,永不叛党,如有违背,愿受党纪严厉制裁,谨此宣誓。

——1948年, 东北局宣传部编印的《共产党员课本》中收录的入党誓词

1、终身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

2、党的利益高于一切;

3、坚决执行党的决议;

4、遵守党的纪律;

5、不怕困难永远为党工作;

6、要作群众的模范;

7、严守党的秘密;

8、百折不挠永不叛党。

——锦州辽沈战役纪念馆存有的一份入党誓词

四、新中国成立前后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纲党章,执行党的决议,遵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随时准备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全人类彻底解放奋斗终身。

——这是一份新中国成立前后被广为使用的标准入党誓词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承认党纲、党章,遵守党的纪律,服从党的决议,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努力提高自己的觉悟,积极工作,精通业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屈不挠,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

——1950年中南局宣传部编印的 《共产党员课本》上附录的一份入党誓词

五、党的十二大以来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通过新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正式将入党誓词载入。自此,一直到党的十九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都沿用了这一誓词。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事业发展永无止境,共产党人的初心永远不能改变。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无前。



信息来源: 埠头镇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