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331024002681153N/2021-109882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成文日期 | 2021-03-22 | 发布机构 | 县财政局 |
组配分类 | 县本级财政预决算 | ||
关于仙居县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
||||
关于仙居县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2021 年 3 月 4 日在仙居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仙居县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 2020 年全县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 2021 年全县财政预算草案提请各位代表审议,并请县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0 年预算执行情况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全县上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两手硬、两战赢”,在全力攻坚“四大突破口”、全面推进绿色跨越中切实找准财政定位,以更加积极有为的责任担当落实更加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服务“六稳”“六保”工作大局,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财政力量。全年预算执行情况良好,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一)2020年重点财政收支政策执行情况 一是重大决策部署保障有力。组织收入有力。面对疫情性减收、经济性减收、政策性减收“三叠加”,防控性增支、逆周期调节性增支、基础保障性增支“三碰头”的挑战,全县上下积极作为实现逆势突围。全县财政总收入 32.96 亿元,下降 5.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 19.82 亿元,下降6.0%,排名全市第 2。地方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 16.38 亿元,下降 10.9%;非税收入 3.44 亿元,增长 27.4%。助力“两手硬、两战赢”有力。将疫情防控作为压倒一切的重大政治任务,全年拨付各类防疫资金 5908 万元。推动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全年兑现各类涉企补助资金 2 亿元,累计降税减费 12.9 亿元;“两直”资金精准高效落地,惠及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6672 户。 二是向上争取服务发展有为。抢抓政策“窗口期”争取新增债券。在收入压力巨大的情况下,抢抓国家进一步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规模的窗口期,2020 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券 17.34 亿元,增长 116.8%,有力保障我县重点项目和改善民生资金需求。其中,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 13.34 亿元。构建“向上跑”机制争取资金。建立“向上跑”争项目资金激励机制,多次带队赴省财政厅主动对接,全力争取省财政厅支持和政策倾斜。全年争取上级转移支付资金超 27 亿元。其中“两直”资金 6.08 亿元,总量排名全市第 3。成功争取到2020-2022 年绿色转化财政专项激励政策三年 3 亿元;入选“2020 年度省级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示范建设县”,为台州市唯一,获省补资金 8000 万元;会同县农业农村局成功申报“仙居鸡产业提升带动低收入农户增收”试点项目,获省补助资金3000 万元等。 三是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有效。全年民生支出 39.59 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 74%,保障 63 件省市县民生实事项目圆满完成,推进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各项事业稳步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尤其注重保障群众“菜篮子”,生猪增产保供工作成绩突出获省政府发文表彰。教育经费支出 10.11 亿元,重点支持普惠性幼儿园发展,进一步补齐学前教育短板。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8.05 亿元,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平稳有序推进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省级统筹;精准救助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至 810 元/月。卫生健康支出 6.8 亿元,支持公共卫生服务补短板,有力保障新冠疫情防控支出;福应街道社区服务中心、下各中心医院、第五人民医院迁建有序推进。交通运输支出 3.43 亿元,推进四好农村路、东岭下至黄粱陈、41 省道仙居桐桥至步路段改建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持续开展微公交运营、城区公交免费乘坐、城乡公交一体化运营等交通惠民工程。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 9060万元,增长 16.9%,人均公共文化财政支出达 254 元。 四是改革创新提质增效有成。深入推进财政体制改革。“政企通”平台实现 38 个财政奖补项目兑付全流程“零次跑”,累计兑现资金 2996 万元。聚焦企业融资难,推广“政采贷”,与8家银行合作帮助中小企业免抵押融资1760万元。推进“乡镇公共财政服务平台+一卡通”建设,累计发放补助资金 2.9亿元,受益人数 23.8 万人。电子票据改革从医疗领域向其他领域成功扩面,覆盖 218 家单位,开票金额达 10.9 亿元。探索提升投融资保障能力。在全省首创“统一备案核准、统一发布信息、统一组织融资采购”制度,有效降低融资成本,得到朱从玖副省长批示肯定。成功创成国投集团、城发集团2家信用 AA 评级企业。国投集团成功发行了2020年第一期中期票据 5 亿元,利率创有史以来浙江省国有企业同期限同级别最低;县城发集团充分发挥 AA 信用双评级优势,首期发行公司债券 5 亿元,票面利率 4.6%,实现在资本市场的首次精彩亮相。 (二)2020年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1)收入预算执行情况。2020 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98237 万元,减收 12663 万元,同比下降 6%,完成预算的 89.9%。其中:税收收入 163837 万元,同比下降 10.9%,完成年度预算的 89%;非税收入 34400 万元,增长 27.4%,完成年度预算的 94%。 (2)支出预算执行情况。2020 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534993 万元,减少 38326 万元,同比下降 6.7%。其中新增债券安排的支出 40000 万元。因省对县财政体制结算尚未结束,省财政对我县的财力补助尚未明确,支出执行完成预算情况难以计算,预计 2020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 2、2020 年政府性基金收支情况 2020年,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42427万元,同比增长18.6%,完成预算的111.2%。加上专项债券收入133400万元,抗疫特别国债转移支付收入19708万元,2020年政府性基金本级收入395535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302830万元,同比增长43.6%,完成调整预算的79.0%。 3、2020 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情况 2020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827 万元,同比增长78.4%,完成年初预算100%;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900 万元,同比增长25.4%,完成年初预算100%;调入一般公共预算927 万元。 4、社保基金收支情况 2020年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预计 333194 万元,同比增长34.4%,完成年度预算的122.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预计301922 万元,同比增长4.5%,完成年初预算的96.2%。 5、地方政府性债务情况 (1)举借规模 2020年全县地方政府债务限额720500万元,在批准的限额内全年新增债券173400万元,再融资债券12000万元。 (2)结构 截止2020年底,全县地方政府债务余额719465 万元,其中一般债券580200 万元,占80.6%;专项债券139265万元,占19.4%。 (3)使用 2020 年全县新增债券173400万元,其中:用于交通运输8700 万元,占比5%;市政建设67500万元,占比38.9%;保障性住房建设2000 万元,占比 1.2%;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21000万元,占比12.1%;农林水利建设14000万元,占比8.1%;科学、教育、文化事业32500万元,占比18.7%;医疗卫生等其他社会事业27700万元,占比16%。 (4)偿还 2020年,全县财政共安排还本支出13035万元,其中:一般债务还本12000万元,专项债务还本1035 万元,均用于偿还存量政府债务。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五年来,我们认真贯彻县委县政府和上级财政部门决策部署,干在实处、勇立潮头,扎实做好生财、聚财、用财三篇文章,财政综合实力持续增强,财为政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财政保障。“十三五”时期,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 13.47 亿元增加至 19.82 亿元,年均增长 8.0%。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由 34.37 亿元增加至 53.5 亿元,年均增长9.3%。“三公”经费年均下降 9.1%。五年间,全县财政用于民生领域资金预计累计投入 206.96 亿元,占累计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 78.9%。累计争取到上级转移支付 91.43 亿元,地方政府债券 47.14 亿元,较好地保障了我县重点项目资金需求。 这五年来取得的成绩,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及代表委员们监督指导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财政管理过程中还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如财政“紧平衡”特征进一步凸显,“三保”支出压力进一步加大;支出进度偏慢问题尚未根本解决,政府投资项目执行进度仍需进一步加快;绩效管理体系还不够健全,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机制有待进一步强化等。对此,我们认真研究,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1 年预算草案 (一)2021 年财政经济形势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趋势没有变,财政收入平稳、可持续增长的基础没有变。同时,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财政收入增长仍面临较大压力;财政支出刚性增长,实施减税降费政策也需要财力支撑,财政收支“紧平衡”将长期存在。各部门要持之以恒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打细算,完善集中财力办大事财政政策体系,理清大事要事,分轻重缓急,长短结合,注重投入产出效益,切实将宝贵的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 (二)2021年财政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的精神,聚焦聚力中央、省、市和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牢固树立“财为政服务”理念,坚持真正过紧日子,强化运用零基预算理念,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确保财政收支平稳运行,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2021年预算编制改革按照“标准科学、约束有力、全面绩效、规范透明”的改革目标,强谋划、强执行,完善标准,优化流程,提高预算编审效率,深化全面绩效管理,加快财政数字化转型,持续深化财政管理改革,努力为“重要窗口”建设贡献财政力量。 (三)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草案 1.收入预算 2021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21.11 亿元,比上年增长6.5%。加上预期体制结算等20.86 亿元,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可用财力共计41.97亿元。 2.支出预算 2021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拟安排41.97亿元,比2020 年执行数下降21.5%(剔除省拨资金、地方债及调入资金等因素后,比2020年执行数增长 6.3%)。收支相抵,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 (四)2021年政府性基金预算草案 2021年,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期23.84 亿元,比上年执行数下降39.7%,加上预期转移性收入0.19 亿元,上年结余4.7 亿元,收入合计28.73亿元。2021年,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拟安排24.43 亿元,比上年执行数下降19.3%。调出4.3 亿元到一般公共预算。收支相抵,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 (五)2021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草案 2021年,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预期319 万元,下降82.5%。2021 年,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拟安排319万元,下降82.5%,收支相抵,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平衡。 (六)2021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草案 2021年,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预期18.47亿元,下降44.6%。2021年,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拟安排15.65亿元,下降48.15%。收支相抵,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结余2.82亿元。 (七)2021 年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管理 因2021年省厅未预下达地方政府债券,2021年地方政府债务暂按省财政厅下达的2020年政府债务限额72.05亿元控制。 三、认真抓好 2021 年财政工作 2021年是建党100 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财政工作意义重大。财政部门将继续稳收入底盘,保刚性支出,防潜在风险,保障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服务人民期盼和需求,将积极财政政策的红利转化为攻坚“四大突破口”、全面推进绿色跨越的强大动力,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强分析研判,稳住收支底盘。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形势动向,及时分析各项政策对组织收入的影响,进一步摸清新形势下的税源底数。加强与税务部门沟通协调,不断健全收入协调和财税协作工作机制,合理把握组织收入进度和节奏。全力组织收入,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经济增长保持基本同步。确保税收收入、非税收入等各项收入应收尽收;积极推动土地出让金等非税收入增收。同时,通过积极向上争资金项目、争债券红利、引进社会资本合作等途径补充财力。 (二)围绕三个方面,夯实财源基础。围绕扶持产业抓财源。密切关注重点税源产业,统筹运用政策工具,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效用,为企业输送“子弹”,做好支撑。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在发展数字经济、总部经济等领域多做一些探索;研究完善相关财政政策,扶持旅游业、生命健康产业、医疗器械产业等重点产业发展。运用好金融政策工具,调整优化政府产业基金管理体制,健全财政投入、国资收益、基金增值、社会资本投资等多渠道并举的滚动投入机制,做大政府产业基金规模。增强对资源、资产、资金的统筹谋划能力,将投资引资与税源培育结合起来,推动建立更规范、合理的政府性项目决策机制。树立“大财政”理念,发挥好国有企业的作用,为项目建设提供坚强保 障。加大矿产等国有资产资源开发力度,盘活全县资源资产资金,增加财政收益。 (三)加强财政管理,提高资金效益。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强化零基预算理念,坚持以收定支原则,应减尽减、应压必压、可延尽延、该禁必禁,着力打破支出固化格局,将有限的财力用在“刀刃”上。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牢固树立铁心过“紧日子”的思想,持续压缩“三公”经费,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统筹更多的资金用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全面绩效管理改革。在全县层面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深入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三年行动计划,力争到2022 年,全县基本形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以整体智治强效能。深化政采云平台,加快推广政采贷、履约保函等政府采购金融服务。完善统一公共支付平台,深入推进交通违法罚缴一体化改革。推进电子票据改革,纳入统一公共支付平台缴款的项目全部实现电子票据改革。 (四)关注“四个风险”,兜牢安全底线。一是稳妥有序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统筹推进融资平台转型和后续相关工作,确保完成化债任务。积极做好债券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筛选合适的项目申报政府债券,提高申报成功率。积极向省厅争取再融资债券,用于偿还到期的政府债券。二是防范社保基金风险。密切跟踪上级政策走向,积极向上争取,认真做好测算,多渠道筹措资金,托牢民生底线,确保社会平稳有序。三是防范“三保”风险。全面落实保障责任,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坚决兜牢“三保”底线。四是防范基层财政资金管理风险。关注平台、乡镇债务问题,严格执行内控制度,积极履行监管责任,明确乡镇财政管理机构岗位设置及主要职责,着力防范化解基层财政资金管理风险。 各位代表,2021 年全县财政改革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严格按照县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的决议和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党委的决策部署,稳中求进,奋发有为,努力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为仙居攻坚“四大突破口”、全面推进绿色跨越作出贡献。
信息来源: 县财政局 |
||||
|